西游之方寸山二师兄 第81章 城隍束水

();

李海益将五行山的残片,垒砌到了蛇盘山鹰愁涧之上。

李青云成了新山神之后,改此山为青云山。

按照李海益的命令,代替原来的两界山,拦住外来的妖魔。

至于李海益,则返回了大唐。

之前,观音大士告诉他,水神泾河龙王这边还有后患。

李海益决定去清理一下。

到了长安,李海益收束了所有神通。

以凡人的形态,漫步在长安街头。

此时的大唐,天下一统,气势恢宏,土地广袤。

黄河,是大唐的母亲河,也是文明灿烂的集中地。

有个词,叫做泾渭分明,清浊不容。

两者之间,泾河就是那个清澈的河。

三界四洲,象以灵显。

因此泾河之中,有龙宫,有水神。

但可惜的是,泾河并不总是清澈的,一年之中,也会有一段时间清澈,一段时间浑浊。

泾河龙王,当泾河水神,也已经数万年了。

受到泾河影响,泾河龙王本就时而清醒,时而浑噩。

这一次误了天时,被魏征斩了脑袋,也并非一时之过。

此中,早有征兆。

头悬市曹,是袁守城钓鱼执法。

但袁守城能钓鱼执法成功,则是早就知晓泾河龙王的反应。

李海益还算到,其实泾河龙王也早知道自己的问题。

但是,他自认为对人族有功,有人族气运加身,没人敢真斩了他。

为了给自己个保险,他还专门去寻了唐王,得了个承诺。

唐王知道,泾河龙王,是八河四渎之首,天下百姓,均要仰仗其生存。

若是得罪了他,大唐国运必然受损。

因此,唐王答应了下来。

可是,袁守城技高一筹,先是想办法让唐王知道,是他手底下的魏征动手监斩龙王。

又给他献计,让他拖住魏征。

同时,又引导魏征梦中斩龙。

自此,人间皇朝和水神一脉,关系彻底恶化。

自知闯了大祸的唐王担心水神们报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转头寻人作法,以一场水陆大会,度鬼消灾。

如此一来,佛门才有了传法的契机。

唐玄奘辩赢百家,观音大士一锤定音。

佛门,成了泾河龙王之事的最大赢家。

但水神们,可并没有死。

西游的后患,也才刚刚开始!

一番推算之后,李海益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这个突破口,在李海益看来,足以护佑一方生灵。

李海益指的,是城隍。

大唐时,城隍已然有了雏形。

但此时城隍还不是正祀,多为野庙家祀。

为了避免好心办坏事,李海益决定,先去看看具体情况再说。

在此之前,李海益决定,先把自己的奖励给领了。

首先是副卦大壮的奖励,李海益得到了一道混元法力。

李海益并没有吝啬这一道法力,而是直接拿来炼化混沌珠。

消耗掉法力之后,李海益的炼化进度大涨,能控制的珠内混沌,也初具其形。

主卦井卦的奖励,是一枚九转还魂丹,来自黑神话悟空世界。

李海益此时,其实不是特别怕死。

毕竟,有不朽金性在身,还有四个化身存世,随时替死。

但是,保命的手段,李海益也并不嫌多。

万一,哪里能用上呢!

李海益脚程快,只用了三日,就游遍了所有有城隍的大唐城市。

倒不是李海益走马观花,主要是,可能因为城隍神不是正祀,并非每座大城都有城隍。

城隍的实力,也参差不齐。

看了一圈,李海益十分失望,但心中,却也松了口气。

第四日,李海益借助星卫的安排,直接找到了唐王本人。

“拜见天市星君!”

唐王躬身行礼,随侍的臣子,则跪拜行礼。

李海益是天上星神,位列仙班的正神,下凡见君王,当然不是小事。

“唐王不必客气,我听闻,人间水神作乱,妖魔遍地,不忍生灵涂炭,特此下凡!”

唐王眼珠一转,敏锐的心思,让他动了脑筋:

“启禀星君,佛门观音大士,对此事已经有了安排!”

李海益瞄了唐王一眼,随口道:

“我俗名也姓李,倒是不必这么客气。放心吧,观音大士是有德真修,我也是观音大士寻来帮你们的!”

此话一出,唐王的心安定了下来。

对于**极为敏感的唐王,很担心人间王朝卷入神仙之间的争斗。

好在,李海益和观音大士是一边的。

“之前,我已经让我御弟带齐盘缠,西天取经去了,想来,等到他取经归来,我们大唐的鬼患,也就消了!”

李海益却道:“佛门三藏真经我听说过,确实不凡。但,靠山山倒,靠水水枯,我这里,有个能让你们自己自强,获得与水神恶鬼斗争的法门,你们可愿要?”

唐王和一众大臣闻言大喜:“拜请星君赐法!”

李海益挥手,将号令之旗的炼制方法,传给了唐王和在场的臣子。

同时,还传了一门死后敕封城隍的法门。

得到了李海益的传的妙法,唐王大喜。

让人摆了不少酒菜,但可惜,李海益看不上。

主要是,李海益此时,确实吃不惯大唐时期这些简陋的酒菜。

传法之后,李海益转头,朝着取经人一行飞去。

此时,他们离着观音设下的另一重劫难,观音禅院,不远了。

当然,入劫之前,李海益也没忘了再开西游幻镜,给自己开了一卦。

“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面对如此卦象,李海益对应了一下后面九难,不由得笑出了声。

果然,卦象不会骗人。

如果说西游前九难,是取经之因,那么二九难,就是各种纷乱干扰。

这九难得根由,大多,还都是在取经队伍内部!

比如,即将来的这一劫难,观音禅院。

禅院内有金池老僧,修行二百七十余载。

已然是得了道的高僧。

但是,劫气未消,执念未改,所以未能飞升灵山,再进一步。

此劫明面上是因为袈裟而起,实际上,却是因为取经队伍招摇炫耀招惹来的。

李海益一边回忆此劫根由,一边开卦算副卦。

“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