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方寸山二师兄 第41章 遁遁苟存

();

郫县天星山,草蛇居。

千门中人不善战,改头换面是看家本领。

但是,想要认出来,也不是没有办法。

因为要修行千门局,千门和普通修仙之人不同,很喜欢给人算命批卦。

而且,每次批卦,都会送不少人入轮回。

西游之劫,开篇有位名叫袁守诚。

开卦摊设局引人皇下场,为西游开路的这位袁守诚,就是千门中人。

当然,在千门中,袁守诚属于正修。

“乾坤在握,运筹帷幄。

天罡数局,遮天化道!”

应威此时,也在升仙渡劫的关键时期。

关关难过关关过,事事为难事难为。

一路苦心修行,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艰辛过往,他应威,终于走到了渡劫升仙的这一步。

只可惜,劫数在身,争道劫来。

“苦也,为何劫数会是和一个修易数的争道啊,真是麻烦!”

应威看向郫县天星山草蛇居。

虽然有些不愿意,但既然劫数确定了,那怎么也得动手试试看。

在应威算到李海益的方位的同时,李海益也算到了应威的来历。

“若是不知道千门,我还真不好算出你的底细,但是,你最大的底牌都被我知晓了,明暗之势,自然改易。”

李海益一番掐算,内天地生灭不定,短短半炷香时间,内天地就生灭了万次有余。

各种可能性,一一被卜算出来。

应威的背景,也被李海益算了个干干净净。

“原来,是董先生的门徒啊!”

早年间,董仲舒推动大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后又开天人感应学说,助力大汉收拢皇权。

儒家中人,有不少投入了董仲舒门下。

董仲舒作为大儒,所学颇杂,千门易学,本身也是其学问的一部分。

应威,就是当年跟在董仲舒门下的一个小徒。

只不过,应威无心仕途,一心修行,靠着读书明理,开灵筑基,成了儒家大修。

儒门修行,与道佛大不相同,基本上都是入世的修法。

在天人感应出现之前,读书人脑子虽然灵光,但大多数都没有术法神通傍身。

有了天人感应之后,才算有了些保命之法,但限制一般都不少,所以正统儒门修士,自己主动出手的比较少。

应威学了一身天人感应之法,在刘秀消灭更始帝的过程中,出了些力气。

如今,也有了爵位在身,算起来,也是个爵爷。

当然,因为修仙的缘故,他的爵位,挂在自家子侄身上,自己藏身背后。

“倒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不至于死斗,算了,且斗一场试试吧,万一是个软柿子呢!”

......

“天市老师,不好了,城里来了个同行,看样子来者不善!”

这一日,李海益正在草蛇居中讲经。

有弟子来报,说是有人在城里散播谣言,说他李海益是十算九不准的知名骗子。

李海益睁开双眼,看着慌乱的学生,满不在乎道:

“他们说的是我,又不是你们,你们慌什么?说说吧,谣言怎么说的?”

“说是...说是:

君平稚子,盗名邀功。

邯郸学步,十年撞钟。

先骗家财,后拐细君。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

听到学生转述的这个话,李海益老脸一红:

“这死不要脸的,造谣我骗财我认了,拐人老婆的事情,我可没干过!”

见李海益听了依旧还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

学生们都很不解:

“老师,难道你不辩解辩解吗?”

李海益摇头:

“缘至则来,缘散则终。

心如清风,德如流水。

不因坟驻,不因财困。

德广普施,咸使得闻!”

说完,李海益随手一捞,提起青田葫芦,给自己灌了一口琼浆玉液,推开一脸不解的学生们,走出草蛇居,当着众人的面,化作一道清风,当众消失不见。

“神仙!老师是神仙!!!”

众学生这才发现,自己跟着学了这么多年经文的天市散人,居然是个真神仙。

方才还对李海益有些怀疑的人群,瞬间散了。

大家都是凡人,没有人会为了看个热闹,惹怒神仙。

云层之中,李海益躺在墨云凤背上,红彤彤的小脸上,满是笑意。

应威第一次出手,用的是众口铄金之法。

流言蜚语,积毁销骨。

李海益可没有自证的爱好,直接一手釜底抽薪,表明自己的身份,顺便还应了卦象,直接跑路。

这下,应威的造谣,没了目标,那些被当做棋子的小民,被他牵连当了辱骂神仙的帮凶,反噬,要开始了!

不过,应威是千门中人,如果单纯的靠那些被蒙蔽的小民,是做不成任何事的。

李海益知道,自己得去推波助澜一番。

李海益眼珠一转,以指代剑,以石代纸,写下了两封家书。

一封,被李海益送去了李圆安处。

另外一份,则给了周圆晓。

“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有些时候,什么都不做,只需要远小人,就足够彰显己道。”

“师兄让我着重讲敬鬼神而远之?”

周圆晓看着李海益的信件,十分重视。

得了仙缘,还传了天书。

李海益对他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

虽然不明白为何李海益会让他着重宣传这一点,但是,周圆晓还是照方抓药,开始做事。

“这个应侯爷家怎么得罪少爷了,让我查巫蛊之事,难不成...?”

李圆安如今可是星卫,与宗室关系匪浅。

而且,还有完善的侦查情报网。

“虽然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但既然是少爷的命令,那对不起了!”

李圆安是李海益的贴身管家,李家的死士。

李海益给了命令,从不打折扣。

炼化了百山鼎后,当即展开行动。

“该安排的都安排了,现在,该去碰碰面了,论道论道,不论,怎么知道谁走对了道,谁又走错了道呢?”

李海益算出应威的位置,驾云朝着应威的方向飞去。

与此同时,应威,也在安排后手。

应家,已经在安排人,查李海益的家人了。

若不是李海益经历过一次人劫,提前留了防备,怕是双方,要换家了。

此时,皇宫秘地。

刘秀问道:

“你急着来见我,发现什么了?”

“报告主公,是星卫,星卫有动静了!他们好像,在查应家!”

刘秀听到手下的话,手指敲击着桌面,思考着其中的深意。

许久之后,刘秀开口:

“应家?哦,我有印象,就是记忆力超群的那一家?这两家怎么打起来了!”

“没错,是他们!”

“什么原因?”

“应家先出手,造谣李家少爷李毅,不知目的。”

“这倒是有趣,罢了,既然事出有因,那就公事公办吧!”

“主公,这可是在我大汉,确定不管管吗?”

“我区区一个人间皇帝,哪里管得了神仙的事!”

刘秀不为所动,也不打算管。

应家后山。

李海益按下云头,落在地面。

“道友,可否现身一见?”

李海益出声邀请道。

应威脚踩八卦步,身随九宫图。

从后山秘境之中走出。

“道友,来我应家,有何贵干啊?”

应威见李海益主动前来,有些诧异,心想:

“这个天市散人,这么自信的吗?看来不好惹啊!”

李海益左右看了看:

“堂堂侯府,待客之道,好像也不怎么样嘛~”

应威:“道友,你是客还是敌,可还不一定呢!劫数牵引之下,你我恶缘已结下,怎么,道友是来认输的?既如此,我可念你修行艰难,为免身死道消,道友自毁元神,我可勉强饶你一命!”

李海益气笑了:

“那恐怕要让道友失望了,我天市散人的元神,没那么容易毁!天演道途,我也不会放弃。谁赢谁输,还不一定呢!”

拒绝后,李海益反唇相讥道:

“倒是道友,蒙蔽天机,化假为真,肆意妄为,如此行事,难道不怕栽跟头?”

应威冷哼一声:

“原来,道友原来是来与我耍嘴皮子功夫的,看卦象,你老师已经不在人间,其他的身边人,一个有仙缘的都没有,修仙修成了孤家寡人,仙途独行,滋味不好受吧!”

李海益向天拱手:

“师父仙福永享,飞升成仙,自然不在人间,待我飞升,自然能重聚,倒是道友,修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法门,将无德无功之人,欺天带上天,未来,后患无穷,是帮是害,还不一定呢!!”

“你我都修天机,天意如棋,不如手谈一局,分个高下?”

应威见嘴上分不了高低,决定下把棋试试看。

然而,面对应威的邀请,李海益的选择是:

“下棋?道友,棋是小道,为争胜勾心斗角,不合吾道,不学也罢,不下不下!”

应威冷笑:“身在局中,想要无为?世事如炉,可不是你不想,就可以不做。下不下,你可未必做得了主!”

李海益给自己灌了一口琼浆玉液,笑呵呵的道:

“道友急什么,黑白子作棋,哪里比得上苍生为棋潇洒。你我都备了暗手,该动手的都动手了,急也没用。不如,尝尝我这琼浆玉液,一起等结果,如何?”

“好啊!”

应威选择同意。

他是儒生,修的是天人感应法,对付大敌妖魔,还能借国运行事。

对付李海益这样在人间声望不低的主,只能以人为棋,低调斗法。

转眼,三个月过去。

星卫与侯府,好一番明争暗斗。

最终的结果,却让李海益和应威都高兴不起来。

李圆安很厉害,星卫也很厉害,但是侯府也不简单。

死了不少人,却都没有查到能扳倒对方的关键证据。

暗斗的结果,是两方两败俱伤。

“看来你我,是分不出个高低了!”

应威有些不服,面色有些难看,勉强的说道。

“你我都修卜算之道,一个警示世人,一个苍生作局,本来往日无怨近日无仇,是因为劫数,才纠缠到一起。

如今斗也斗了,比也比了,两方两败俱伤,难不成,真要分个生死?”

其实,李海益也在犹豫,是不是要死斗。

李海益知道,应威还有后手。

“天发杀机,移星换斗,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

天市道友,我修人道,你修天道,真死斗,谁都占不到便宜,不如,握手言和如何?”

“怎么个握手言和法?道友,这劫气,可还在我们身上呢!”

李海益心动了。

应威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不瞒道友,我有一应劫之法,能将劫气,转移到亲人身上,代己受劫,可化争道之劫为人劫?道友若是愿意,我可以教你!”

李海益一听,居然是这么一个馊主意,顿时没了兴趣。

想了想,李海益道:

“转劫于亲,欺心乱道,不适合我!”

“那你什么意思,难不成非要和我斗个你死我活?”

应威天人相合,一副随时准备召唤天威,和李海益斗个你死我活的样子。

李海益摆手:“那倒也不必,你有脱身妙法,自用便是。我,自有办法脱身!”

“既如此,成交!那就,日后再领教道友的手段了!”

应威收起周身的异象,与李海益达成了一致。

一波争道之劫,以双方均认怂而结束。

李海益驾云飞走,应威也潜入秘境之中,消失不见。

随着两人一同放弃,第五道仙气飞出,李海益又过一劫。

只是这一次,劫数消弭的不干净,劫波虽过,残留的劫气仍然在,与其他未生效的劫气一起,融合成了一道大劫。

后面的一劫,变的更难了。

李海益内观西游幻镜,领取奖励。

幻影变幻,最终化为一根毫毛。

“救命毫毛?”

李海益一摸那毫毛,毫毛消失。

李海益体内仙气一阵汹涌。

一道讯息,传入李海益元神之中。

“这是,八六版西游记的那三根救命毫毛之中的一根?”

李海益大喜,根据西游幻镜的介绍,这根救命毫毛,可以拿来代劫。

“此时,已经到了第六劫了,且先试试看卦象如何,若是艰难,就代了它!”

“天在山中,大蓄;君子以多识前贤往行,以蓄其德。”

见到如此卦象,李海益有些奇怪。

看劫气,这第六劫似乎不大好过啊,怎么会是大蓄卦呢?

但当劫气扰动,天地生应之后,李海益明白卦象如此的原因了。

“心魔劫!”

心魔劫,又称杂念生魔劫,是升仙修士最怕的劫数之一。

但是,李海益,例外。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