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夏琳毫不犹豫的夸奖:“因为她的性格。”
这还是第一次听见有人夸奖她女儿的性格。林阿姨露出明显的狐疑神色。
“她的优点是外向活泼,甚至在某些时候可以放下自己的自尊心。对于初创公司来说,碰见这样的合伙人,简直是求之不得。”夏琳几乎是不假思索的说出了这些话:“我很明白我的缺点,让我跟她一样,明白自己错了马上道歉,我是做不到的。她有这样的能耐,又有您和叔叔的背景,她绝对是最适合的合作者,另外——”
“好了好了。”林阿姨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别说了,你再说这丫头晚上都要高兴得睡不着了。”
笑着指了指高兴得连眼睛都看不到的林涛。
“想不到,你跟她仅仅认识两个月的时间,竟然这样了解她。”林阿姨有些感慨,夏琳虽然年纪小,做事稚嫩,但是眼光具有超前性。
——绝对不是因为她能发现林涛那些狗脾气后的称得上优点的地方林阿姨才这样夸奖她。
连她们这些生意人算是消息灵通的,都才知道县里的方向走向。
要不是一开始林阿姨就查过夏琳的背景,林阿姨真的怀疑夏琳是不是上面有人了。
林阿姨故意笑着说:“但是你们俩没有钱,哪怕那块地我让给你,你也没有钱买呀。”
“我可以贷款一部分。”夏琳说:“其实在找她合作之前,我也已经想过了这个问题,或许我可以用工厂来进行贷款——这个部分我还没去银行了解过,但是我想,贷款一部分应该不是问题。我们一开始可以先从小的场地开始,不着急一口气将所有的场地和产品准备好。”
“你想先养什么?”林阿姨好奇的问。
“当然是养鸡。”夏琳不假思索的回答。
“周期短,养成快,回款快,而且鸡仔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低。”夏琳一股脑的说着鸡的优点:“最重要的是,老师说我们正在推广一种新的品种鸡——白羽鸡。白羽鸡价格低,长肉更快,这对我们来说是最合适的起手养殖禽类。”
这是真研究过的。
林阿姨对夏琳多了切实的欣赏。她觉得女儿跟着夏琳,哪怕这次创业失败了也无所谓,只要能学到一些做人做事的本事就好了。
“小琳,我相信你的确是做了很多准备。”林阿姨赞赏的说:“照理来说,我应该给予你们一些金钱上的帮助,但是这次,我打算让你和小涛自己试试
——小涛,你别在这给我玩欲言又止的,我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你要找我们拿钱支持你们的事业,我,以及你的爸爸是不会同意的。”
林涛:“?”
她转头就对林阿姨:“不是,妈妈,你不就我一个女儿吗?你为什么不给我钱?”
林阿姨无奈对夏琳一摊手,表示:你瞧。
夏琳为了她们之间亲昵的而会心一笑,她也想她的妈妈了。夏琳的妈妈已经转世投胎了,按现在的时间线或许能够找到她,但是夏琳没有去。
不找,妈妈就在这个世界。
找了,没有找到,那无异于再伤心一次。
林阿姨敏锐的察觉到夏琳微笑下的若有若无的难过。
林阿姨笑着转移话题:“你们俩要是想让我和你叔叔投资,也不是不行,得拿出点好处。”
“什么?妈妈,你支持女儿的事业难道还要好处啊!”林涛这就不服气了。
林阿姨收起了笑容,现在的她跟刚才那个好说话的形象判若两人。她郑重的,主要是针对林涛说道:“林涛你不要跟我在这里嬉皮笑脸。则(这)是生意,你也即将跟着你同学一起搞事业,咱们在商言商,你想靠着交情跟我套近乎,就三个字——
不 阔 能!”
林涛立刻噤若寒蝉,喏喏的说:“好嘛,你那么凶做啥子。”
一直到林阿姨留着她们吃了饭,又派车子送她们回了学校,林涛瞧见车子尾气都没了,这才嘟嘟囔囔的说:“夏琳,我太没用嘞,本来还想着给你搞点钱。”
“你已经帮我搞到了。”夏琳心情很好的说。
“什么?可是妈妈她不是不同意么?”林涛郁闷的说:“我可是她亲女儿,亲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后妈。”
“林涛,你又忘记我早上刚跟你说的话了,越是亲近,钱越要算得清楚。”夏琳走在月光下,踩着月亮的影子走:“你的妈妈已经同意帮助我们了,如果不是有你,你的妈妈或许看都不会看我一眼,更不会说听我讲我浅薄的方案了。”
“夏琳,你总是跟我说一堆大道理,但是其它的先不论,我想先跟你说,”林涛也学着夏琳一样,踩着月亮的影子走。
真幼稚,但是旁边有人陪着一起就好像不幼稚了,反而很有趣。
“你也很好,你不要老是贬低自己。”林涛真诚的告诉夏琳。
夏琳偶尔总会露出一点负面的词汇,比如我浅薄、我不行、我很一般......这种词。林涛是真的认为夏琳已经很厉害了。
夏琳突然感觉眼眶有点热热的,她闷闷的说:“嗯。”
“不过!你刚刚说的我还是不懂唉,妈妈她不是没同意吗?”林涛很快就恢复了活泼的样子,“你们难道私底下谈话了?可是不对啊,咱们不是一直都在一起吗?难道是我趁着我去上厕所的时候?”
夏琳:.......“林涛,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
“什么?书上的?还是哪里的?”
“林涛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夏琳说完立刻跑了。
徒留林涛在原地思考,两秒后,林涛怒吼一声:“夏琳!你给我站住!”
————
结业这天有的人哭了,说舍不得大家。
是她们中最多愁善感的人。
也有人自费买了不少瓜子,让大家路上无聊了就吃。
石老师也眼皮发热,她最后只说了一句:“希望大家都能顺顺利利的!”
培训班就正式结束了。
虽然只是两个月,但是大家一起上山、下田、还有一起抓鸡、做饭,在一起时还不觉得,真要离开了,大家心里都涌出了不舍。
各个都留下了自己村里的电话,工工整整的写在夏琳送的笔记本上,叮嘱要常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