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民 第一百零一章 种子危机

张敬民摆了摆手,做了一副无奈的样子。

“说实话,但凡有一点点的期盼,我也会等。可我们等到什么时候,这个时间,是一年,还是十年?”

张敬民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笔记本,但并没有打开,看着台下。

“就是因为全省,全地区,全县经济,各是一盘棋。在这些棋盘中,我们羊拉乡根本就不是发展的重点,说难听一点,完全可以被忽视。”

张敬民的忐忑,开始变得自信。

“我说这个话的意思,丝毫没有责怪各级领导的意思。我站在你们的角度,我也会先保重点,忽视羊拉乡的发展。”

“问题是羊拉乡能等吗?”

“等到什么时候?就因为等待,干部没有干劲,思想动摇,下面的干部想调进城里,即使是调到其他乡也愿意,就是不愿在羊拉乡,上面的干部则派不下去。”

张敬民将手中笔记本,摊开在面前,说道。

“群众等待无望,就骂天、骂地、骂干部。农业基础设施失修,交通闭塞,万亩梯田荒草丛生,干部群众人心浮动,看山叹,看水叹。”

“粮食靠天吃饭,产量上不去,年年吃回销粮,在这种困境下,有的农户甚至抛荒了土地,跑到藏区和川北做皮货生意,……”

张敬民翻了一页笔记本,说。

“等下去的结果,就是等来群众骂我们基层干部。特别是山外改革开放的消息跟随报纸、广播传到山里,通过比较更是激发了群众的思变之心。”

“迫使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先干起来。”

“当然,也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我是立下军令状到了羊拉乡的,后来又和阿布乡长以粮食翻番打赌。”

“羊拉乡的困境把我逼到了绝境,我又把自己逼到了绝境,没有退路了。除了干,没有别的选择。”

“包括我们羊拉乡在内的香格里拉,是世上最美的地方,可就因为经济发展的滞后,我们看到的都是困难。”

“当我们换一个角度看的时候,发现没有比我们香格里拉更美的地方。并且,包括羊拉乡在内的香格里拉,天生就是世界上发展立体农业最好的地方。”

“在我的心里就有了一个愿景,羊拉乡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我们羊拉乡就在什么都没有,只有两只手的条件下,先干了起来。以科技措施抓粮食,修路,修水渠,修水窖……”

“说实话,事实证明,我们羊拉乡赌这一把,赌对了。”

“结果是省报的钱记者到了,接着是梁上泉领导也到了,在梁上泉同志的指示下,省交通把组织生活会开到了羊拉乡的山路上,省农学院的立体农业试验基地的牌子也挂上了羊拉乡,沧临卷烟厂的农用物资到了羊拉乡,沧临水泥厂的水泥也到了羊拉乡……”

“如果没有各级领导的支持,没有社会力量的支援,单靠羊拉乡干部群众的努力,做不到粮食翻番。”

“今天这个会议很特别,我一个乡干部能出席这样的会议,更特别。”

“在此,我也借这个机会,代表羊拉乡两万多群众,向梁上泉领导,江炎领导,朱书记,钱小雁记者,沧临地区卷烟厂的杨兴国厂长,以及我的同学杨晓,颜如玉等,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说到此处,张敬民向台上的梁上泉鞠躬,又向台下鞠躬。

会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张敬民的眼睛潮了起来。

“我作为一个毫不起眼的基层干部,我是做了一些努力,但更多的是各级干部,各种力量,为了山区群众利益的不懈努力。”

“在羊拉乡,我顶多就是一只带领群众往着走的领头羊。所以,今天站在这里,我诚惶诚恐。但有一句话,我要说,我们先干起来,干对了。”

梁上泉带头鼓掌,会场上再次响起掌声。

掌声停下,张敬民说道。

“我的基层工作心得,就讲完了。请各位将掌声留给省、地、县各级领导,以及为羊拉乡的发展做出努力和正在努力的同志们,不用给我。”

掌声又一次响起。

张敬民走下**台,梁上泉接着讲。

“同志们,羊拉精神,就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先干起来的精神,不等靠要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羊拉乡,是香格里拉的一个缩影,香格里拉是沧临地区的一个缩影,沧临地区是南省的一个缩影。”

“羊拉乡在南省的地位,相当于南省在全国的地位。羊拉乡需要发扬的精神,也就是我们南省需要发扬的精神。”

“这正是我看重羊拉乡的地方,也是我到羊拉乡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

“羊拉乡发展所需要的精神,也正是我们南省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精神。”

“受羊拉精神的启发,省里对全省经济的发展作了一些调整,将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策略,作了定调,就是‘敢为天下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民利民,真抓实干,力求实效。’”

“工作上不搞花架子,不搞面子工程,”

梁上泉正讲着,一个戴着眼镜的秘书匆匆忙忙上了**台。走到梁上泉身边,与梁上泉耳语了几句。

秘书离开后,梁上泉的脸变得凝重起来,甚至有些被愤怒撕裂的扭曲,谁也猜不到发生了什么。

梁上泉停止了讲话,掏出香烟,抽出了一支,但并没有点燃,似乎不是要抽烟,而是要稳住可能的失控。

是什么样的事,能扭曲梁上泉的脸呢?

朱恩铸有些紧张,不会是梁小月的事吧?

梁上泉低着头,双手轻轻捏着香烟,抬起头来,眼睛扫过会场,咳嗽了两声。

“同志们,我刚才得到消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公司——加德公司,提出拒售通知,不论我们出怎样的价钱,都不会将良种卖给我们。”

“我们现在尚不知加德公司出于怎样的原因,拒绝交易。但这就是明面上的技术封锁,不愿意看到我们粮食丰收。同志们,你们现在还认为粮食仅仅只是一个吃饭问题吗?”

“不。在这里,粮食就是**。有人想控制我们的饭碗,还真是用心险恶!”

“加德公司一直希望和我们合作,可当他们知道我们的丰收计划后,却突然改变了主意。没有良种,我们靠什么丰收?我现在还没有看透加德公司的用意,但可以判断,没安什么好心。”

梁上泉又开始捏手中的香烟,突然看向台下的张敬民,高声问道,“张敬民,如果没有加德公司的良种,我们明年有丰收的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