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好东西自然要送给喜欢的人。”眼瞧着电灯泡退了出去,这时候不表白更待何时?
朱月蓉一张脸红得发紫,耳根热得发烫。
哪个少女不怀春,此时的朱月蓉心中小兔乱撞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脑袋低垂着,耳根已经爬满了玫瑰红。
“喜欢么?”云烁踏前一步故意没有说是人还是镜子。
朱月蓉后退一步,身子却撞到了书桌上,双腿动弹不得。
云烁和朱月蓉脸对着脸,两个嘴唇之间的距离一寸一寸的缩小。
就在两人的嘴唇近在咫尺之时,“咳咳……!”一声咳嗦忽然间响起。
朱月蓉羞得转过身,跑到书桌另外一边。
云烁无奈的看着站在门口的小青!
作为郡主的贴身侍女,俩人说说情话没什么关系,可若是要进一步,那可就关系到小青的小命了。
“我要打制的是铁皮炉子,听说燕王殿下要在今冬放马漠北。
草原上的冬天,能冻裂石头。取暖是大难题!
荒草不劲烧,若是烧牛粪……十几万大军挤在一起,一百万头牛一起拉牛粪也不够烧的。
有了这铁皮炉子,一顶帐篷里的人点这么一个炉子就够取暖的。
而且,这铁皮炉子烧的蜂窝煤。一块就能烧一个晚上,草原上有些地方,地下挖两尺深就是煤层。
无论多少军马,煤总是不会缺少,用不着从内地费时费力的输送到前线。”
云烁脸皮很厚,小黄文老子都写过无数桥段,撩妹的手段更是多次实操,经验也算是丰富。
很快转移话题,让朱月蓉从尴尬中解脱出来。
果然,谈到军国大事。朱月蓉立刻变身永平郡主!
“当真?”
“真,比珍珠还要真。
只要铁匠按照我的图纸打造出来就成了,至于蜂窝煤也有专门的机器压制。
哦,最重要的是烟囱。这东西一定要有烟囱,不然碳气伤人。”
云烁赶忙叮嘱,别将士们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于一氧化碳中毒。那样的话,云烁无论如何心里也过不去。
“那你快些画!”朱月蓉一边说,一边寻找砚台准备亲自给云烁研墨。
“找什么?”
“砚台在哪里?”
“哦,我不用砚台我用这个!”云烁举了举手里的铅笔。
朱月蓉拿起一根铅笔仔细端详了一阵,然后毫不客气的抓起两根揣进了怀里。
看着云烁手里的圆规,直尺,还有量角器,朱月蓉直撇嘴。
堂堂的永平郡主,进了云家就像是乡下丫头进城,到处都透着新鲜。
就连云烁的窗帘都跟别家不一样,两根绳子挂着两个滑轮,只要一拽就能拉上窗帘,再拽另外一根绳子窗帘就会打开。
外间屋,丫鬟的针线笸箩里放着两双没有完工的千层底布鞋。
还是分左右脚的!
朱月蓉拿起布鞋,熟练的将针在头发上刮了刮,认真的开始纳鞋底子。
纳鞋底是姑娘家都要会的本事,新媳妇进门,婆婆只要看看媳妇手指头上的茧子,就知道这媳妇究竟是否勤快能干。
“哎呦!”朱月蓉手上没茧子,顶针脚的时候手指被扎了个血窟窿。
“怎么了?”云烁赶忙窜了过来。
小青则拦住了门口要冲进来的侍卫!
“手扎破了!”朱月蓉像个小媳妇似的气恼。
“这不是有顶针嘛!”云烁从针线笸箩里面,拿出一个铁做的小圆圈。顺势拉过朱月蓉的手!
朱月蓉还以为他要给自己套上,却不料想云烁一把将手指塞进自己嘴里**起来。
“呀!”朱月蓉羞得推开云烁。
“瘀血要吸出来,不然会长鸡眼。顶针要套在手指头上,这样就不会弄伤手了。”云烁再次拉过朱月蓉的手,将顶针套在朱月蓉手上。
“咳咳……!”小青再次咳嗦。
云烁撇撇嘴,只恨自己没鼓捣出伸腿瞪眼丸。不然,一定得给这小妮子吃一吨。
药不死你,撑,老子也撑死你。
“哥哥,娘亲喊你吃饭。
还说,要这个漂亮姐姐也一起去。”
小青恨不得冲过去,搂着小丫亲一口。
这样下去,屋里那俩货迟早出事儿。真出了事情,王妃会揭了她的皮挂墙上。
云家的饭食从来都不会令人失望!
庖娘现在非常长气,在少爷的指导下她的厨艺有了指数级进步。
现在,就连猪蹄子那种**人才吃的东西,也能被她炖得酥烂入味儿。
泥巴烤的鸡,也能整得外焦里嫩香气四溢。
酒席摆在了老**房里,刚开始朱月蓉还矜持着装鹌鹑。两杯酒下肚之后,话也多了起来。
小青在云家厨房里非常受欢迎,庖娘在她的大碗里面铺了满满一层红烧肉,还贴心的问够不够。
看到小青吃得满嘴油汪汪的,捞起水桶里的大黄瓜,撸两下便递过去:“姑娘,尝尝这个,解腻的!”
小青也不拘谨,拿起黄瓜“咔嚓”“咔嚓”的松鼠一样的啃。
“以后常来,陪着我多说说话。
多吃些!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一顿饭能吃那么大一碗。”
云烁感觉老娘比划得有些夸张,按照她两手间的距离,那不是一碗饭,而是一盆饭。
郡主的霸气霸道,此时此刻全都飞到了九霄云外。
老娘夹什么,朱月蓉就吃什么。就连平日里见都见不到的猪蹄子,也能捧着啃一只。
云烁比较无奈!
黄豆炖猪蹄,最好吃的应该是黄豆才对。吸饱猪蹄里的油脂,不但软糯香甜,还营养丰富。
远不是被炖烂的猪蹄可比!
往日里夹向自己碗里的菜,如今都进了朱月蓉的碗里面。
当看到老娘把肥肥在猪肉片子夹给朱月蓉的时候,云烁就觉得今后朱月蓉应该多跟老娘一起吃饭。
“漂亮姐姐,娘说你比那狐狸精强多了。还说……!”
小丫说不下去了,一根鸡腿准确的塞进了她嘴里,堵住了后面的话。
PS:十万字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字数。感谢书友们的捧场,念在老龙还算是勤劳更新的份儿上,兄弟们有必读票甩两张。
这对新书很重要,老龙在这里拜谢各位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