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第一婿 第四十八章东来顺

();

云家最近总是在盖房子,燕京城里在盖房子。燕京城外也在盖房子,门头沟还在盖房子。

云家盖房子与别家不一样,用不着用糯米水活胶泥。

而是用一种灰色的土合上水,再搅拌上一些河沙便成了一堆灰色的东西。

这东西粘合性非常好,手艺好点儿的工匠,两天便能砌成一堵墙。只要再晾晒个两三天,这堵墙就结实得几个壮汉推搡都纹丝不动。

有了这样的好东西,云家盖房子的效率高得不要不要的。

联排三间大瓦房,不过七天便竣工。

城外的大观园洗浴中心,半个月便完工。

朱棣很心痒水泥的配方,但又拉不下脸放出自己闺女出去要,只能每天在银安殿里面纠结。

朱月蓉被禁足在王府不准出门,于是王府后院里面便出现了一个肥皂作坊。整日里工作不停,做好的肥皂交给纪纲发卖。

只卖五文钱一块的肥皂,一个月时间居然赚了二百多两银子。

朱月蓉很大方的给每个出力的仆役都发了工钱,顺带赏赐了一些钱财给那些阵亡将士遗孤,一时间永平郡主仁慈之名传遍燕京。

云家出租出去办饭馆的铺面悄然关张,原因是店老板失踪,欠了云家的房租。

伙计们正衣食无着的时候,云家出面将他们接手过来。

没过几天再次开张,抬头的牌匾赫然换成了东来顺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据说这字出自云家老太爷的手笔。

一些好奇心重的食客,相邀来到东来顺,准备试吃一下这东来顺的菜品如何?

“来了几位爷,里面请!”小二很热情的招呼着走进来的食客。

店面没什么变化,只是置办了崭新的桌椅。最让人感到奇特的是,这桌子中间凹下去一块,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你们换老板了?”

“嗯!”伙计很肯定的点了点头。

“换厨子了?”

吃饭讲究的就是吃个味道,若是厨子换了,那这菜品的味道……

“换了!”伙计再次很肯定的回答。

“呃……!那你们有什么拿手菜式,尽管端上来。”食客也是吃家,想着尝尝新厨子的手艺。

“好嘞!客官您稍等!”伙计客气的离去。

不多时,伙计端出来一个纯铜打制的奇怪家什。

黄铜锅敞口如圆钵,中央烟囱笔直耸立,炭火在膛内噼啪作响。锅身錾刻缠枝纹,蒸汽沿筒壁盘旋而上,粗犷铜色映着跳动的火苗,活脱脱一座微型烽火台。

“这是……!”食客还真没见过这东西。

“这是锅子,我们馆子就这一道菜。”

伙计说完,便在烟囱里面投进去几块烧得通红的火炭。

然后又在圆钵里面,倒进备制好的汤料。

随着火炭的加热,汤料逐渐沸腾起来,一阵异香扑鼻而来。菜码还没端上来,食客们便食指大动。

菜端上来,所有人都傻了眼。

“你耍老子,这肉都是生的,怎么吃?”食客放下筷子,揪着伙计的脖领子。

“客官莫急,我们这吃的就是锅子。

你夹起一块生肉,放进锅子里面涮两下就好。

然后蘸着这调料吃就好,这东西辛辣,小的再给您备上一壶上等的烧刀子。

保准您吃的好,吃得香,明儿还来。”

食客见伙计说得有道理,燕京城里面不是没见过这样的吃法。蒙古人在的时候,就有冬日里吃锅子的传统。

不过蒙古人的锅子,可不是这形状的。不过就是一个盆,架在篝火上或者红泥炉上而已。

鲜嫩的羊肉肥瘦相间,红白相间中可以看到明显的三道线。

伙计用长筷子夹起一块,放在红油翻滚的火锅里面左涮一下右涮一下,待肉变色之后便拿出来放到白瓷碟里面:“客官,这肉得蘸着这芝麻榨成的酱料吃。

您尝尝!”

食客疑惑的夹起来放进嘴里咀嚼,感觉到满嘴灼热似乎还有一丝丝麻。

麻酥酥的触感从舌尖蔓延,像无数小针轻轻扎过味蕾,继而化作一股暖流顺着喉咙滑下。

辣意后知后觉地涌上来,像有双手攥着胃袋慢慢收紧,却又在某个瞬间松开,只留下醇厚的鲜香在唇齿间打转,让人忍不住咂嘴回味。

“不错!不错!来来来,大家都来尝尝。”

有一个带头的,后面的人自然跟随。学着伙计的模样,夹起一块生肉在沸腾的红油里面左涮一下,右涮一下。

“客官!

本店的酒名叫烧刀子,乃是这燕京城里最烈的酒。

别说燕京城,就是全大明也是独一份儿。

小的给您斟一盅!”伙计陪着笑脸斟满杯中酒。

食客抽了一盅!酒液如丝绸滑过舌尖,初尝是凛冽的锋芒,转瞬化作一团滚烫的暖流,从喉头直抵丹田。

醇厚的香气在鼻腔里盘旋,似有若无的甘甜在齿间萦绕,喝罢半晌,那灼热仍如星火,在胃里明明灭灭地烧着,叫人忍不住咂舌回味。

憋了好一会儿,这才吐出一口浓烈的酒气:“好!好酒!

这他**才叫酒,以前喝的那些东西,只配叫醪糟。”

其他人很是好奇,纷纷斟满杯中酒,学着那人的模样抽了一口。

果然,酒香醇厚,酒气霸道。

有几个酒力不好的人,被呛得直咳嗦,脸比猴子**还要红。

“烈!太烈了,你们这酒怎么如此的烈。”

“果真,跟你这酒一比。其他的酒都不配叫酒!”

“咱燕京的爷们儿,就得喝这种酒才对。”

“对!对!对!今后要吃喝,咱们都来这云家的东来顺。”

有这么几个食客在店内鼓噪,好奇的吃家越来越多。中午开业,晚间便是高朋满座没有一张闲桌子。

有好事的人居然在外面排起了长队!

管事的伙计也客气,给每个排队的人都发了一个号牌。

只要里面有桌吃完,便按照号牌叫号。

吃饭还要排队,这在燕京城简直就是一景。

不过一天时间,便传遍了四九城。

无数食客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就是为了尝尝这让人排队才能吃上一口的东来顺。

纪纲挠了挠脑袋,看着昨天还假扮食客排队的手下,又看了看今天真在东来顺门口排队的食客喃喃自语:“这小子的脑袋是怎么长的!”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