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机会
宴席结束后,李卫东和周伟国回到酒店房间,毫无醉意,反而异常兴奋。
“伟国,听到了吗?局下属的公司!这是最重要的信息!”李卫东目光炯炯。
“听到了,李总,如果能与他们合作,牌照和频率问题几乎迎刃而解!”周伟国也很激动。
“立刻调整方向!”
李卫东果断下令,“你主攻两点:第一,继续完善那份可行性报告,要把它做成精品,作为我们的‘敲门砖;第二,通过所有渠道,重点打听这个省邮电通讯服务公司’的负责人、经营状况、合作意向!”
“明白!我马上联系同学和各方面的关系!”周伟国立刻拿起电话本。
“四哥那边,我也会让他集中精力摸这个服务公司的底。”李卫东补充道。
接下来的几天,东威公司的所有情报力量都集中到了“省邮电通讯服务公司”上。
赵老四发挥了他在地面上消息灵通的优势,通过各路朋友,甚至找到了服务公司内部的司机、退休老职工,摸到了一些软信息。
服务公司的总经理姓郑,五十岁左右,技术干部出身,为人相对正派,但也不是完全不食人间烟火,比较看重实际业绩和上级的评价。
公司虽然是局下属三产,但局里要求他们自负盈亏,甚至要上缴利润,经营压力不小。
他们确实有在全省铺开寻呼业务的计划,但苦于资金和在地市缺乏可靠的合作抓手,如果完全靠自己建网点,投资大、周期长、管理也难。
周伟国则通过更正式的渠道,了解到服务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一般,虽然背靠大树,但体制不够灵活,开拓市场的劲头和效率不如民营企业。
李卫东综合了所有信息,脑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策略。
不能单纯去求人办事,而是要展现自己的价值,打造一个双赢甚至多赢的合作方案,让他们觉得与自己合作是解决他们难题的最佳选择。
他让周伟国加班加点,将那份《关于在临江市投资建设高标准社会寻呼台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打磨得更加完善。
报告中重点突出了东威公司的资金实力、本地深厚的政商关系、灵活高效的管理团队、以及对于快速开拓临江市场的决心和能力。
报告中也特意提到,愿意在技术标准、频点使用、业务规范上完全服从省邮电管理局和服务公司的指导和管理。
准备就绪后,李卫东再次通过王处长那条线,加上周伟国同学的引荐,向省邮电通讯服务公司的郑总发出了会面邀请,措辞非常客气。
表示东威公司对参与本地区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怀有极大热情,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希望能向郑总当面汇报请教。
郑总那边大概也听王处长打过招呼,同意给他们半个小时的时间。
会面当天,李卫东依旧是带着周伟国,两人穿着得体,提前到达服务公司会议室。
郑总准时出现,面相敦厚,戴着眼镜,神情严肃,带着几分技术官员的刻板。
简单的寒暄后,李卫东没有过多废话,直接让周伟国将那份装帧精美的可行性报告呈上。
“郑总,这是我们公司对在临江市发展寻呼业务的一些初步想法和规划,请您批评指正。”李卫东态度谦逊。
郑总接过厚厚一沓报告,随意翻看了几页,目光在注册资本、投资预算、网络规划等几个关键数据上停留了一下,眼神微微有些变化,但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想法是好的。”
郑总合上报告,语气平淡,“但是李总,你们也知道,寻呼业务不是谁想搞就能搞的,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很多企业一时热情,最后发现不是那么简单,半途而废的也不少。”
“郑总您说的是,”
李卫东点头表示认同,“所以我们做了充分的调研和准备。我们深知其中的难度,尤其是技术和管理层面。”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特别希望能与像贵公司这样拥有丰富经验和技术实力的权威单位合作。”
他话锋一转,开始切入核心:“我们了解到,贵公司有在全省发展业务的战略布局,但在地市一级全面铺开,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人员管理,压力都会非常大。”
李卫东观察着郑总的反应,继续道:“我们东威公司在临江深耕多年,有一定的根基。如果我们双方能合作,由东威公司主要出资,在临江组建合资公司,负责本地网络建设、市场推广和日常运营。”
“贵公司则以技术、品牌、频率资源和部分资金入股,进行技术把关、业务指导和宏观管理。这样,贵公司可以用最小的投入、最快的速度,占领临江市场,获得稳定收益,同时也完成了局里的布局要求。”
“这相当于贵公司在我们临江设立了一个高效可靠的特区,成功了,是贵公司的政策和战略眼光成功;即使过程中有任何问题,也是我们东威冲在前面解决,不会影响到贵公司的主体业务和声誉。”
李卫东这番话,完全说到了郑总的心坎上。
服务公司确实需要业绩,但又怕担风险,怕投入太大收不回来。
李卫东提出的这种合作模式,几乎是为他们量身定做:出品牌、出技术、出政策,让对方出钱出力跑市场,自己坐享其成,至少风险共担。
郑总脸上的表情明显缓和了许多,手指在报告上轻轻敲击着。
“合资公司…这个思路倒不是不能考虑。但是,控股权、管理权、技术标准、利润分配,这些具体问题都很复杂。”
“只要大方向定了,具体问题都可以谈。”
李卫东立刻表态,“我们的原则是,绝对尊重和服从贵公司在技术和行业标准上的领导地位。”
“在股权上,我们可以接受贵公司占大头,确保国有资本的主导地位。在利润分配上,也完全可以体现贵公司的主导作用。”
他展现出了极大的诚意和灵活性。
李卫东心里清楚,只要能拿到入场券,凭借东威在本地运营的效率,哪怕对方占股51%,自己占49%,赚到的绝对利润也远大于自己单干可能获得的100%的微薄利润,更何况这几乎是他唯一能快速合规进入市场的通道。
郑总沉吟了片刻,显然心动了。他需要这样的合作来做出成绩,李卫东的方案几乎解决了他所有的顾虑。
“这样吧,”
郑总终于松口,“你们的报告我留下仔细看看,如果可能,你们先拿一个初步的合作方案草案出来,包括出资比例、董事会构成、管理模式、利润分成的大致框架。我们内部先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