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十九章 父子反目
次日清晨,奉天殿上,群臣肃立。
这是自从五十里铺刺杀案发生以来,朱元璋首次召开朝会,而且是深夜派遣锦衣卫上门通知,要求朝中百官必须参与,否则革职查办!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许多朝臣惴惴不安。
因为他们之前都曾参过负责追查本案的秦王朱慡。
现如今,群臣站立一处,却迟迟不见朱元璋出现。
往日里负责唱喏的大太监云奇,今天也被替换成了太孙朱允文,而且他的身上还穿上了象征太子身份的四爪蟒袍。
这不禁让群臣心中都生出了一个疑问。
今天这场朝会,是否会确定储君的归属?
“皇上驾到!”
一声唱喏惊醒群臣,大家纷纷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朱元璋在众人的朝拜下走上金殿,坐在龙椅之上。
看着跪在脚下的群臣,拂袖说道:“众位爱卿平身吧!”
“谢皇上……”
群臣起身,迎上的却是朱元璋那阴鸷的脸孔。
“众位爱卿呈上的奏折,朕都已经看过了,看来你们对于秦王似乎都有很大的意见,也不希望五十里铺的事情再被追究下去,是吗?”
朱元璋一双虎目扫视朝堂,在场众人谁敢与之对视?面对他的审视,众人只是纷纷将头垂下,不敢有所妄言!
在这关键时刻,倒是有一个人走了出来:“陛下,既然各位大人不好开口,那我就替他们说了吧!”
“好啊惟庸,那你就说说,你们递上奏折究竟是有什么意图!”
“陛下,诸位大人对于秦王的参奏并非是想要叫停本案,而是秦王殿下矫枉过正,已经搅得民心不安。”
“远的不说,单单是前天,京城西市锦衣卫公然与统领衙门当街对峙,代王出面调解,却被秦王厉声喝止,而且据我所知,秦王还亲自下令斩首了一名统领衙门的将官。”
“陛下,我大明现在可是清平世界,缘何会出现这样的事情?秦王殿下一心为国,想要查清真相我等能够理解,可是如此大张旗鼓,惊扰百姓安宁,岂不是有些太过了吗?”
“不仅是秦王殿下行事如此,就连他身边的亲卫也是嚣张跋扈,当街械斗,滥杀百姓,前日里死在西市的那二十条人命就是最好的佐证,就算诸位大人不参秦王这一本,我胡惟庸也要参他!”
胡惟庸这一番话说的可谓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在场群臣原本还摄于老朱的威信,可如今听到他的这番话后,却又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纷纷附和,对着朱樉就是一顿口诛笔伐。
朱樉站在群臣当中,将这一切全都看在眼里。
面对胡惟庸的这番指责,他脸色阴郁,迈步走了出来:“胡大人,本王是不是应该称你一声胡相啊?”
“那日在凉国公的府上,你可还对本王毕恭毕敬,怎么到了今日,突然就翻脸不认人了?”
“殿下,咱们现在谈的是国事,您不能以私交来论,胡某吃的是朝廷俸禄,受的是陛下荣恩,难道当今朝廷有错,我就不该指出来吗?”
听朱樉提起那日在蓝玉府上发生的事情,胡惟庸明显有些紧张,想要找借口将此事搪塞过去。
朱樉看出了他的小算计,索性顺着他说道:“原来胡大人是想和本王谈一谈国事啊?”
“好,那本王今天就与你们好好谈谈!”
“你们之所以会连番上奏,诘击本王,那是因为你们心虚!”
“堂堂朝廷命官,却连一群前朝余孽都处理不了,反而险些置陛下于险境,朝廷每年花费那么多的银两,养的就是你们这群废物吗?”
“你们如今想要息事宁人,想要叫停调查,并不是因为本王影响到了百姓民生,而是你们心里有鬼,是你们的底子不干净,害怕有朝一日会被本王给查出来!”
“就凭你们还想上折子参我?我告诉你们,若不是本王提前探明此事,得知了那群刺客的阴谋算计,陛下若是出了什么意外,你们万死难辞其咎!”
“看看你们这副嘴脸,你们有什么资格站在这朝堂之上?没错,本王是杀了统领衙门的将官,也的确纵容手下杀死了十几名平民,可是那又如何?”
“相较于我大明国祚的安稳,这些人死不足惜,别说是他们,就算是在座的各位,只要威胁到了我大明朝廷的安稳,本王同样照杀不误……”
“住口!”
朱樉话还没等说完,就被朱元璋厉声喝止:“朱樉,你好大的胆子!”
“朕几时准许你说话了?谁让你擅自开口的!”
“父皇,难道儿臣说的不对吗?”
“大哥的葬礼上竟然出现这样的事情,难道这不是群臣失察,不是他们渎职所致吗?”
形势的突然转变让在场众人一时间都有些茫然无措。
本以为今天要召开的是确立储君的朝会。
那曾想刚一开场就变成了辩论会!
朱樉刚刚那番妄言可是听的在场众人心惊胆战。
谁不知道如今各路藩王当中当属秦王朱慡实力最强?
群臣上奏这件事情如今被老朱抖落出来,他们还真担心会招致朱樉的报复。
朱允文眼见着二叔和皇爷爷吵的不可开交,也立刻站出来做起了和事佬:“爷爷,我感觉二叔也是为大局考虑,所以才会操之过急,您莫要因为此事动气,毕竟二叔近来也很辛苦……”
“住嘴,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
还不等朱允文把话说完,朱元璋便厉声呵止了他。
他霍然起身,紧盯着殿下众人:“朕虽然老了,可朕却还是大明的皇帝,你们想要翻天,想踹窝子,都还早点!”
“朱樉,我问你,这次的事情你认不认错?”
面对朱元璋的质问,朱樉冷然说道:“儿臣不知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儿臣,不认!”
“好,好啊,太子一死,朕管不了你们了,来人,将秦王押解回府,让他好好给朕反省,要是反省不好的话,就给朕滚回封地,以后再也别进京了!”
朱元璋钧旨降下,又有何人胆敢违逆?
禁军当即上殿,将朱樉押解下去。
而老朱也因此事而被气的跌坐在龙椅之上,阵阵咳嗽响彻金殿,老迈之态更添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