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我奉化人,升职快点怎么了 第133章 同志,你被征调了

();

巨大的库房里,一排排整齐的货架一眼望不到头,货架上摆满了一杆杆**。

角落里,一挺挺闪着蓝光的捷克式轻机枪,马克沁重机枪排列得整整齐齐。

木箱堆砌如山,上面刷着“7.92mm尖弹”,“手榴弹”,“迫击炮弹”等字样。

更深处,还能看到用帆布覆盖着的更大轮廓,不是山炮就是步兵炮。

“李长官,请看”

军械库主管恭敬地递过来一本厚厚的物资清单,开口说道:“本库库存的武器弹药种类,数量都在这里,按照军政部指令,您部所需,可尽管挑选”

说到最后,军械库主管都忍不住有点肉疼。

这可是中央直属的战略储备库啊,平时抠一点出来都难,如今却要对面前这个年轻少将完全敞开。

李学文接过清单,只是粗略一扫,心里便已有了数。

说句实在话,军械库里的武器,对于李学文并没多大的吸引力,也就是

武器数量多是多,但是都谈不上好,轻重机枪就那些东西,火炮最多的还是迫击炮,山野炮最大口径也就75,一门重炮都没有。

随手将清单递给旁边的陈二柱,自己则迈步走入库房深处。

随手拿起一杆**,拉开枪栓简单看了一眼,还是稀罕货,进口自捷克的Vz-24**,也就是国内备受好评的马四环。

精度高,威力大,钢材好,坚固耐用,这枪确实是好枪。

除了中央军外,东北军也爱用马四环。

东北军将领杨宇霆曾经私下从捷克订购了3万支,在东北军精锐中就没少装备,可惜的是,大部分都一枪没开,全送给了小鬼子了。

**里面除了进口**外,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国产的汉阳造,刚开始生产没两年的中正式**的数量比进口的还少。

李学文放下那支做工精良的马四环,心中已有计较。

“使用79尖弹的**,不论型号,给我装三千支带走”

“好的”

军械库主管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六千人的新兵,补充三千支**虽然有些多,但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捷克式给我装108挺带走”

说到这里,李学文顿了顿,目光扫向那排闪着烤蓝冷光的轻机枪,纠正道:“不准拿重庆造的糊弄我,最好全部给我装成进口的,就算是国产,也要挑质量好的装”

“是是是,一定,一定”军械库主管连连保证,一定不会给李学文装次品。

不怪李学文会补充这么一句,主要是南京管理这么多年,武器制造非但没有进步,反而还退化了,生产能力连山沟沟里的阎老西都不如。

中央军管辖下的各个兵工厂,其中存在着大量粗制滥造产品,不能连发的捷克式了解一下?

武器挑选的过程很是顺利,只要是李学文看上的,军械库主管无一敢怠慢,全都点头哈腰地应承下来。

指挥着手下士兵小心翼翼地将那些油光锃亮,散发着枪油气息的崭新装备搬上等候在外面的卡车。

很快,李学文点名要的三千支使用79尖弹的**,一百零八挺正宗的捷克ZB-26轻机枪,数十挺国产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各型迫击炮以及堆积如山的弹药箱,将一辆辆卡车塞得满满当当。

又挑了一批高射炮,十来门进口步兵炮后,李学文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中央军械库。

满载着武器装备的车队浩浩荡荡地驶回补充兵训练基地。

此时,基地内的交接手续已然办妥,六千名浙江籍新兵早已打好了简单的行囊,在操场上列队完毕,等待着李学文的训话。

当看到一辆接一辆的卡车驶入基地,尤其是看到卡车上那些堆积如山**时,所有新兵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浙江籍的补充兵虽说装备了基础的武器装备,但是全都是老旧的汉阳造。

即将要上战场杀敌,谁不想着能换上好枪用?

装满装备的卡车停稳后,李学文从卡车上跳下来,也不废话,直接叫来各个新兵连的临时连长,直接下令道:

“各连连长,带上你们的人,按照花名册,立刻领取新装备”

“每人一支**,一百二十发子弹,四颗手榴弹,轻机枪,重机枪,迫击炮,步兵炮按预定编制,迅速配发到班排”

“是”各个临时军官轰然应诺,立刻行动起来。

整个基地瞬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装备分发场,新兵们排队将自己的老旧**留下,领取自己的全新**。

分发装备的效率极高,只用了小半天时间,这支六千人的部队就焕然一新,从一支仅有训练装备的补充兵,变成标准的德械部队。

正当李学文准备去协调一下沿路补给,准备出发时,前来运输武器弹药的车队队长找了过来。

“报告长官,我部已完成运输任务,奉命即将返回原单位报到。”车队队长敬了个礼,语气恭敬的说道。

李学文闻言,眉头微微一皱。

看了看操场上刚刚换装完毕,士气高昂的六千新兵,又看了看那堆积如山的炮弹箱子,再看了看运输队二十几辆卡车和大量的骡马大车。

“先不急,你们的活还没干完呢”李学文抬手阻止了准备离开的车队队长,笑着说道。

车队队长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长官,还...还有什么任务吗?”

“有。”李学文笑容不变,意味深长的说道。

“长官请讲。”车队队长硬着头皮问道。

李学文轻描淡写地说道:“你们运输队,连人带车,外加所有骡马大车,全被我就地征调了,从今天开始,你们的编制就地转入中央突击队”

“......”

在后方待得好好的,他可不想去前线送死。

前线的消息可传来了,在小鬼子的飞机和火炮轰炸下,各个运输队全都是损失惨重。

有心想要拒绝,不过在李学文极具压迫感的目光注视下,车队队长根本不敢说出半个‘不’字。

“是....是,卑职....卑职遵命”车队队长哭丧着脸,颤声应了下来。

得到自己想要的回答,李学文满意的点了点头,

在运输队长欲哭无泪的目光当中,李学文当场向军政部后勤厅和中央军械库各发了一份征调运输队的电报。

区区一个运输车队而已,李学文这个委座眼前的大红人想要,自然不会有人不长眼的拒绝。

电报发出去不到半个小时,军政部和军械库的回电便相继传来,清一色的“准予调拨,全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