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小鬼子指挥部内缴获的车辆,李学文组织起了三百体力较好的士兵,从留守士兵那补充了一下弹药,就准备出发。
就在即将出发时,急促的脚步声和低沉的引擎轰鸣已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令李学文惊喜的是,这次来的是萧平波带领的主力部队。
萧平波不但带着三营来了,随之而来的还有中央突击队的装甲连。
看到这一幕,李学文心中大定,优势确实在我!
满身硝烟的萧平波快步来到李学文面前,好奇的问道:“老李,战斗都快结束了,你这是要去哪?”
“老萧,你来的正好,我刚审了小鬼子的俘虏,知道了十一师团指挥部的位置,现在的十一师团就是个被敲碎了外壳的王八,里头软得很”
“他们的师团部就在十里外的刘行镇,缩在天主堂里,第22旅团指挥部刚被我端了”
“旅团长也被我宰了,前线部队被打残,他们后方极度空虚,连看家的骑兵都拉出来填线,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活该咱们兄弟名留青史”
萧平波闻言,瞳孔猛地一缩,打掉了二十二旅团的指挥部,连旅团长都给宰了。
老天爷啊,这是自开战以来,干掉的日军最高长官了吧?
不等萧平波从干掉22旅团长的兴奋中反应过来,又听到了李学文要继续去干十一师团长。
萧平波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得滚圆。
刚干掉一个少将,又要去干鬼子中将,兄弟你这么猛吗?
看了看那四辆缴获的八九式中坦,又看了看小鬼子卡车上坐满的士兵,再看向自己刚刚带过来装备精良的装甲连。
萧平波的大脑飞速运转,评估着风险与收益。
仅仅几秒钟,萧平波猛地一拍大腿,斩钉截铁的道:“干,天赐良机,不干是孬种”
“我把装甲连带走,作为第一梯队,你在后面通知十八军,另外再搜集马匹,车辆组成第二梯队,前去刘行镇小心小鬼子的空军轰炸”
“好”
看了看天色,李学文不再废话,跳上坦克说道:“时间不等人,我先带队立刻出发,直扑刘行镇,你们随后便跟上”
装甲营的四辆八九式中型坦克,九辆装甲车迅速的和刚缴获的四辆坦克汇合,组成一个庞大的战车队伍。
这支临时拼凑但气势汹汹的装甲队伍,浩浩荡荡的朝着刘行镇赶去。
就在李学文的混合车队咆哮着冲向刘行镇时,天边已经出现了一丝亮光,距离天亮也就十几分钟的事了。
混合车队行至半路,前方道路侧翼陡然扬起了冲天的尘土,紧接着,急促而密集的马蹄声如同滚雷般迫近。
通过天边出现的光亮,可以清晰的看到,前方出现了大批的骑兵,正在慢悠悠的朝着22旅团赶来。
看样子这个骑兵联队还没有得知22旅团已经覆灭的消息,依旧在不慌不忙的赶路,打算等到天色稍亮再发起救援。
趁着天边的那一丝光亮,双方几乎同时发现了对方。
李学文几乎下意识就要下令坦克开炮,只是这个念头刚刚升起,就被李学文硬生生的压了下来。
出发前,李学文把刚缴获的四辆坦克安排在了最前面,那上面还有明晃晃的膏药旗呢。
如果能靠近他们呢?
骑兵不是步兵,四条腿的短距离内跑的可比坦克快。
现在开火确实能击溃他们,但是无法获得更大战果,要是能在几十米内突然开火,肯定能对鬼子骑兵造成大量杀伤。
李学文打出旗语,让身后的战车不要开火,车队缓缓的朝着小鬼子的骑兵开去。
对面的日军骑兵显然也发现了这支庞大的“装甲部队”,骑兵队伍出现了一阵轻微的骚动,许多骑兵好奇地张望着。
一个军官模样的骑兵策马跑到队前,举起望远镜观察。
通过天上的一丝亮光,隐隐约约看到打头那辆坦克形状后,脸上的警惕迅速消散,转而换上一丝不屑的表情。
“八嘎,战车中队实在是太过胆小了,定是担心混战中损伤了战车,竟然提前退出了战斗,真是帝国军人之耻”
那骑兵军官放下望远镜,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对身边的副官抱怨道。
在他看来,这支突然出现的装甲部队,定然是之前配属给22旅团,参与进攻罗店的那个战车中队。
他们此刻出现在这里,唯一的解释就是畏战退缩,擅自撤离了前线。
副官也附和道:“联队长阁下所言极是,这些战车兵总是惜命得很,比不上我们骑兵的忠勇。”
这股先入为主的观念,加上黎明时分视线依然不佳,以及车队前方那几辆八九式坦克和膏药旗极具欺骗性的外观,让鬼子骑兵联队长彻底放松了警惕。
他根本没有想过,也不可能想到,强大的帝国旅团会在一夜之间被摧毁,更想不到会有国军驾驶着帝国的坦克出现在如此深入的后方。
他甚至懒得再派人上前仔细询问,只是不耐烦地挥了挥马鞭,示意身后的骑兵队伍继续前进。
同时让传令兵打旗语,要求对面的“战车中队”靠边让出主要道路,别耽误了骑兵联队前去支援22旅团。
看到日军骑兵非但没有戒备,反而打出让自己让路的旗语,坦克里的李学文差点笑出声来。
小鬼子这傲慢轻敌的毛病,真是帮了大忙。
他立刻命令车队减速,并做出向道路一侧偏转,准备避让的姿态,显得十分“配合”。
两支队伍的距离在不断缩短,二百米,一百米,五十米.....
随着距离越靠近,视野就越清晰。
骑兵联队长越看这支队伍越奇怪,一个战车中队只有十二辆战车,这支队伍远超十二辆了吧?
不是说这段时间在罗店有战损吗?难道司令部又给加强了一个战车中队?
就在骑兵联队长在疑惑对面的战车数量时,双方的距离已经拉近到了三十米的距离。
李学文已经能清晰看到日军骑兵脸上,那混合着傲慢和不耐烦的表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