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我奉化人,升职快点怎么了 第22章 慈不掌财,义不带兵

();

小鬼子中队长转身对身后的传令兵厉声喝道:“立即通知各阵地,让海军舰炮做好随时支援准备,反坦克炮组全部进入一级战备,战车小队随时待命出击”

“嗨依”

传令兵一个立正,转身飞奔而去。

在日军阵地后方,两门37毫米反坦克炮已经褪去伪装,黑洞洞的炮口直指桥面。

两辆八九式中型坦克的引擎已经预热,车长们正通过观察窗密切关注着对岸的动静。

日军中队长狞笑着拍了拍身旁的九二式重机枪:“**人要是敢冲过来,就让他们尝尝帝国炮火的厉害”

与此同时,李学文这边已经完成了最后的战前准备。

六十发黄磷烟雾燃烧弹整齐地码放在迫击炮阵地后方,炮手们正在紧张地调整射击诸元。

“报告副旅长,所有准备就绪”

二六四旅的炮兵排长小炮过来,向着钱伦体敬礼报告。

钱副旅长点点头,转向李学文:“李营长,可以开始了。”

李学文深吸一口气,举起信号枪:“全体注意,准备进攻”

‘砰’

红色信号弹划破天际。

“开火”

三门82毫米迫击炮同时发出怒吼。

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飞向桥头,在日军阵地上炸开一团团刺目的白光。

“轰轰轰”

黄磷弹爆炸的瞬间,炽热的白色烟雾夹杂着火星四溅开来。

几个躲在沙袋后的日军士兵顿时发出凄厉的惨叫,他们的军服被飞溅的黄磷点燃,整个人变成了火球。

“八嘎,是特种弹”日军中队长慌忙趴下,灼热的烟雾让他几乎窒息。

小鬼子的桥头阵地瞬间出现浓密的烟幕。

等十轮烟雾弹打完,小鬼子的堡垒区域全部被浓重的烟雾笼罩。

“装甲车冲锋”

随着李学文一声令下,一辆222型装甲车和两辆221型装甲车引擎轰鸣,排成楔形队形冲上桥面。

车顶机枪喷吐着火舌,子弹如雨点般倾泻向烟雾笼罩的日军阵地。

“敢死队,跟上”

二六四旅敢死队队长王铁柱挥舞着**大喊,五十名手持**的突击队员猫着腰,紧跟在装甲车后方,毫不犹豫的冲到桥上。

他们腰间挂满手榴弹,脸上戴着防毒面具,快速向前穿插。

相比于国军这边的井然有序,小鬼子阵地上此时乱成了一团。

他们实在是没想到,积贫薄弱的中国,竟然会配备这么多的烟雾弹。

紧急带上防毒面具的中队长,窝在掩体后面,高举着南部九四式**,歇斯底里地嘶吼:“射击,给我往桥面上射击,别让**人过来。”

烟雾中,日军士兵们慌乱地扣动扳机,子弹在桥面上形成密集的弹幕。

但防毒面具的镜片被烟雾熏得模糊,他们的射击大多失去准头,只能凭着感觉胡乱扫射。

这种程度的扫射,在装甲车的掩护下,对于敢死队所造成的伤亡微乎其微。

子弹打在装甲车上,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却无法穿透厚重的装甲。

敢死队员们借着装甲车的掩护,快速推进到桥中央。

突然,连续两发反坦克炮呼啸而来,在装甲车前方桥面炸开。

正在冲锋的装甲车没有丝毫的停顿,依旧快速的朝前推进。

李学文在后方指挥所看得真切,立即下令从二六四旅抽调过来的迫击炮组,朝着对面所有可疑目标开火。

五门82毫米迫击炮,立刻调整炮口,对着日军阵地后方可能隐藏反坦克炮的区域进行覆盖射击。

“轰轰轰”的爆炸声接连响起,烟雾被震得翻腾,碎石和沙土飞溅。

看着声势挺大,但是效果寥寥无几。

烟雾中朝外面打很难打中,烟雾外面朝里面打,同样全凭运气。

“轰”

又是接连两发反坦克炮从烟雾中穿出,这次冲锋的国军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其中一发打空,另外一发则是直接命中了一辆221型装甲车的正面装甲。

主要用作战场侦察和巡逻的装甲车,要的是机动性,自然不会有多么厚重的装甲。

小鬼子的37毫米反坦克炮,轻易的就撕碎了221型装甲车的正面装甲,炮弹穿透装甲的瞬间,车内爆发出一团火光。

驾驶员和机枪手当场阵亡,装甲车冒着黑烟停在了桥中央。

还剩下的两辆装甲车,面对战友的阵亡,没有丝毫的停留,依旧毫不犹豫的冲向对面的日军阵地。

李学文通过望远镜就这么看着,脸上没有露出丝毫的悲痛,平静的挥手,示意下一组的装甲车和敢死队准备。

一旦桥上的国军大部战死后,立即补位继续冲锋。

就在敢死队即将抵达烟雾边缘时,突然从烟雾中冲出了一辆日军的坦克,57mm炮口闪烁着致命的寒光。

双方战车碰面后,互相都是一愣,明显没想到竟然会这么突然的相遇。

两边装甲兵的素质都很高,临敌反应都很快,几乎同时开火。

可惜的是,正面对着日军坦克炮口的是221型装甲车,唯一的武器是挺7.92毫米MG13。

打在八九式中型坦克装甲上只溅起一串火星。

而日军坦克的57mm炮口已经喷出致命的火舌。

“轰”的一声巨响,221型装甲车正面装甲被直接洞穿,车内瞬间爆出一团火光。

“装甲车第二梯队准备”

“敢死队第二梯队准备”

看到桥上发生的一幕后,李学文立刻做出应对。

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新的装甲车引擎轰鸣,敢死队员们检查着武器弹药,随时准备投入冲锋。

攻坚战,作为进攻方就是这么的残酷,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慈不掌财,义不带兵,李学文深知这个道理,在战场上,作为指挥官面对手下的伤亡不能有任何情绪,始终要保持着铁一般的冷静。

这是对已经阵亡的将士,还有活着的将士,最大的负责。

就当李学文准备下令第二批次冲锋时,桥上仅存的一辆222型装甲车,机关炮的炮口已经调整完毕。

对着小鬼子那辆八九式中型坦克就是一通猛射。

二十毫米机炮在近距离的威力不容小觑,轻而易举的穿通了八九式的装甲,炮弹在坦克内部反弹,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撞击声。

王铁柱带领的敢死队员们立即抓住机会,如猛虎般冲入日军阵地。

他们手中的**喷吐着火舌,手榴弹如雨点般落入日军战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