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翌日,赵德汉接着他的捞钱大业。
省委大院,高育良办公室。
李达康和高育良相对而坐,昨天李达康可是在市委办公室,足足等了一天,也没等到季昌明给他回的电话。
更不用说什么逮捕丁义珍的手续了。
今天,一大早他没去市委点卯,直奔省委这边,让高育良这个政法委书记给他一个说法。
高育良也是蒙圈,被李达康阴阳了几句。
铁青着脸才打电话给季昌明,让他立刻,马上到省委大院来汇报工作。
这事儿就怕细究,把锅甩给丁义珍外逃,李达康分担一下用人不当的责任也就过去了。
现在李达康经赵德汉和张树立几人的分析后,他不想承担这点责任,何况犯错的,还是竞争对手的人呢。
赵局长,东汇集团的蒋总来汇报工作!
(黄毛和他爹郑西坡在家吃饭,接到一个业务电话,黄毛吹牛逼就说过,他在和东湖集团的老板一起吃饭)。
哦,还是老套路,翻看了一下东湖集团公司的账单明细,然后才把客人请进来。
汉东能源集团,董事长办公室。
作为汉东省本地龙头国营企业的老大,经营范围很广,垄断民用天然气这些产业就不说了。
旗下还有煤矿,铜矿,地产公司等企业。
汉东全省遍布的加气站,就属于他们旗下的子公司。
资产规模大几百亿,行政级别正厅级的董事长刘新建,他当然有底气不叼赵德汉了。
“你的意思是如果一个星期之内,我们把钱不给他们汇过去,他们要走法律途径?”
反了天了,刘新建听他副手一大早来给他汇报这个情况,气的把茶杯都摔了。
气出来,事儿还要办,反正钱也不是他家的,真要被市国土局给走法律程序,把集团公司的账户一冻结,吃瓜烙的还是他自己。
赵德汉就算准了这些,民营私人老板的账不好要,那是因为逼急了人家可以跑路。
但国营企业就好办了,只要他不怕得罪人,对方账上但凡有钱,就能给他要过来。
“是的,董事长,公函已经送过来了!”副总低头小心翼翼回道。
他这会儿有苦,也是说不出啊,国土局随公函一起送来的明细单显示,滞纳金已经快赶上所欠本金,这账怎么平啊!
钱多钱少的无所谓,得有合适理由和明目下账啊!
“怎么?还有事儿?刘新建看他低头欲言又止的样子,心里恨铁不成钢的问。
“董事长!主要是牵涉到滞纳金,要不您找达康书记求求情?”
“求情之前是不是先要把本金和利息给人家转过去,不然,你让我怎么找达康书记开口说这事儿?”
“是,是,我这就安排财务去**!”副总擦了擦头上吓出来的汗,虚惊一场,他以为刘新建会问他具体金额呢!
赵德汉让局里的办事员,打着李达康的尚方宝剑到处宣扬的结果,明显起到了作用。
高育良办公室,这会儿李达康正拍桌子,对刚刚赶过来的季昌明和陈海发火。
“昌明同志!这就是你口口声声说的证据确凿,最高检的手续齐全么?”
“16号下午,你当着我和玉良书记怎么说的?”
现在,你拿个18号的搜查令是来糊弄我么?
“是不是昨天我不亲自打电话给你要手续,你连18号的搜查令都不准备办了!”
“说!”
这会儿李达康真是生气了,不是因为丁义珍跑了而生气,而是他堂堂省委常委,京州市书记委被人当**一样糊弄!
“玉良书记,你给个解释!”看季昌明一改平时笑呵呵的模样,闷头不语,李达康把矛头指向高育良。
高育良这会儿也确实有点坐蜡,不但坐蜡,也很生气。
他要不是信任这俩人,怎么会全盘深信两人的汇报,而不等最高检的手续,就下命令!
胆子真肥!省委都敢欺骗,怪不得昨天下午李达康给他打电话。
原来在这等着他呢!
丁义珍是匆匆外逃的,家里又没有搜出来有价值的东西,这事儿真不好说!
李达康要说丁义珍被逼走的,那理由多少也能说的通。
“陈海停职反省,季昌明同志记大过一次!”
“达康书记,你还有什么补充的没有?
高育良扫了季昌明和陈海一眼后,给出处理意见,然后转头扶了扶眼镜问李达康。
季昌明快退休了,记个大过有毛用,陈海停职反省多长时间,也没有明确说明。
李达康眯起小眼,从三人身上缓缓扫过后,冷哼一声,起身甩手离去。
事已至此,他还能再说什么。
看着李达康气哼哼的离去,他郁闷的坐下后,拧开茶杯猛喝了一大口茶水。
要不是看在陈海是他学生,另外还是他老领导,陈岩石他儿子这双重关系,今天,陈海至少也要降职使用。
“咳!我怎么说你们俩啊!”
“高书记,我们两个也是被你那学生侯亮平,给信誓旦旦忽悠住了呀!”季昌明看找事的李达康走了,这才委屈巴巴的汇报道。
“好了,回去吧!”高育良也是弄的没脾气,今天在李达康面前,他面子里子都丢尽了。
“陈海!你以后多长点心吧!”高育良再次叮嘱了一句,摆手示意两人可以滚蛋了。
赵德汉不知道省委高育良办公室里发生的事情,如果知道这种处理结果。
陈海高低得给李达康磕一个,这可是救命之恩啊!
停职反省,一毛钱的工资也不会少,说个带薪休假,一点毛病都没有。
跳出沙瑞金带来的搞事漩涡,他也就不会有车祸发生了。
他今天送走了东汇集团的蒋总,迎来了昨天谈好价码的香江恒生地产王总。
两家五千五百万的进账,满满的收获……。
赵德汉不知道的另一件和他有关的事情,经过半个多月的发酵,他的名声已经渐渐被人熟知。
国内研究宏观经济的一些圈子里,随着《大国崛起》在高校,地方主政官,和一些财经专家学者之间传阅,讨论。
那销售量,以匪夷所思的速度递增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