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第137章 日本的赔款(二) 分裂的缅甸

李崇文接过沈磊递过来的,关于日本代表团在缅甸的情报。

"缅甸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沈磊看向手里的情报,有些沉重的说道。

沈磊作为南华共和国的官僚,不太希望南华共和国的旁边再出现一个强国,还是一个可以实现工业化的强国,即便双方有着暹罗作为缓冲区。

东南亚太小了,小到只能装下一个工业化国家,东南亚的资源和市场也不足以支撑第二个工业化国家的崛起。

"总统阁下,缅甸的情况不太好!"

"在1954年5月,缅甸民主阵线的军队在曼德勒曼德勒战役中,消灭了缅甸**军在北方的主力部队。"

"目前缅甸**军已经和民主阵线的军队达成临时的停战协议,双方以缅甸中部的曼德勒为分界线。"

"日内瓦会议已经商讨关于缅甸停战的协议了,如无意外,这几天就会出结果了。"

"缅甸很大概率会被一分为二。"

李崇文来到挂着中南半岛地图的墙壁边上,看着缅甸的地图。

"缅甸的民主阵线拿下哪些省份了?"

沈磊来到李崇文的身边,把缅甸人民民主阵线已经占领的地方都指出来。

"缅甸的民主阵线已经占领克钦邦、实皆省全境、钦邦北部山区、马圭省北部、曼德勒省的曼德勒以北的地区,以及掸邦西部地区。"

李崇文看向缅甸地图上曼德勒这座城市,曼德勒这座城市太重要了。曼德勒位于缅甸中部地区,伊洛瓦底江畔,是连接上缅甸(北部)与下缅甸(南部)的地理中心和战略心脏。

是控制缅甸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换句话说,谁控制了曼德勒,谁就拥有了向北部山区或南部三角洲地区投送力量和资源的跳板与基地。

还有曼德勒是缅甸历朝历代的首都,**文化的重要枢纽,象征意义重大。同时,也是缅甸佛教的宗教首都,曼德勒皇宫、佛教重要寺庙都在曼德勒都在这里。

现在民主阵线控制了曼德勒,就意味着民主阵线控制的缅甸北部地区彻底稳固下来了,并且拥有南下的主动权。

他现在需要了解民主阵线的战斗力,还有在曼德勒战役中,有没有其他势力的参与。

"有关于曼德勒战役的详细情报吗?"

沈磊把关于缅甸民主阵线情报的报告递给李崇文,有些沉重的说道。

"有,在曼德勒战役打响的时候,我们的情报部门就一直关注民主阵线的军队。"

"我们还得知,这次曼德勒战役有兔子的军事顾问的参与,甚至这次战役也是兔子的顾问团队策划的。"

沈磊拿出另一份情报,是从中原燕京传过来的,是关于中原和缅甸的情报。

"我们还拿到一份关于燕京的情报,燕京方面已经明确表示,缅甸民主阵线要求的军事物资都可以提供。"

"目前民主阵线的军事物资都由兔子的军委总后勤发货,其他势力很难进行干扰。"

"在1954年的曼德勒战役期间,兔子更是提供了战役所需的全部武器弹药、粮食及医药,这才确保了曼德勒战役的大获全胜。"

李崇文接过报告,看起曼德勒战役的资料。

民主阵线军队的参战兵力大约有4.95万人,4个步兵师、1个炮兵师及配属部队。

缅甸**军的参战兵力大约有5.62万人,8个步兵旅、2个炮兵旅以及配属部队。

战役结果,民主阵线的军队歼灭缅甸**军1.6万余人,俘虏1万余人,击落击毁缅甸**军62架飞机,彻底摧毁缅甸**军在北方的主力。

在1954年,缅甸北方局势越发紧张,**军已经失去北方大量领土,被迫退到曼德勒进行防守。

为了扭转局势,缅甸**军方面推出反败为胜的计划,打算用曼德勒为诱饵,通过诱歼民主阵线的军队主力的方式夺回战场主动权。

曼德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内比都的北大门,还是交通要冲,**军方面希望通过坚固防御工事(修建了49个据点、2个机场)和空中优势,将民主阵线的军队主力吸引到这里歼灭。

1954年8月20日,缅甸**军在曼德勒的外围据点彬乌伦进行防守,彬乌伦距曼德勒约74公里,是军事重镇,设有缅甸国防军官学校和军事训练基地。

民主阵线的军队若想攻占曼德勒,就需要先控制彬乌伦这样的驻军重镇,以切断**军的增援路线。

**军方面在这里驻扎了20多个营,约1.6万人,构筑起大量防御工事,包括混凝土工事、铁丝网、地雷区及地下指挥室等等。

1954年9月,民主阵线的军队开始集结兵力,大约4万余人。

在兔子的军事顾问的帮助下,民主阵线的军队从南北两个方向对彬乌伦和曼德勒分别形成合围。

彬乌伦虽然防御坚固,但补给完全依赖铁路运输,和鹰酱的空中运输补给,若切断**军的补给线,**军将陷入绝境。

因此,民主阵线决定集中主力、进行围点打援,通过攻克彬乌伦来粉碎**军的计划。

在第一阶段,民主阵线的主要目标是扫清曼德勒城和彬乌伦的外围据点,再逐步压缩**军的防御圈。

这些据点是**军机场和中心区域的防御屏障,攻占后**军的铁路补给线和鹰酱的空中补给线都暴露在民主阵线的直瞄炮火之下。

在第二阶段,民主阵线开始攻击**军防守的中心区域,民主阵线的军队利用坑道或交通壕接近**军的碉堡,通过逐点摧毁的方式推进。

这个阶段战斗最为激烈,**军凭借坚固工事与空中支援顽强抵抗,但民主阵线的军队通过稳扎稳打的战术,集中所有炮火支援进攻一个据点的步兵,逐步突破**军的防线。

在第三阶段,民主阵线的军队在消除所有阻碍后,便向**军所在的曼德勒和彬乌伦发起总攻。

1954年11月1日,民主阵线发起总攻,集中所有炮火,包括兔子提供的105毫米榴弹炮轰击**军的指挥室与机场。

11月7日下午5时30分,民主阵线攻入**军在彬乌伦的地下指挥室,彬乌伦的守军指挥官率部投降。

曼德勒守军指挥官在彬乌伦被攻占后,就全面撤退,民主阵线彻底占领曼德勒。

李崇文着重看向报告中的兔子援助的军事物资和顾问团队的资料。

"24门105mm火炮、炮弹3.6万发,一个营的75mm火炮及配属弹药(12门),还有一个营的喀秋莎火箭炮(12门)。"

"还有128门12.7毫米高射机枪、112门37毫米高射炮。**3000余支枪支,包括**、机枪及500万发子弹。"

"火力真是强大,怪不得缅甸**军顶不住民主阵线的压力,兔子这是下血本了。"

李崇文知道兔子虽然获得了毛熊的156工程,但是还处于建设阶段,兔子的一五计划才刚刚开始实施。兔子并没有生产105mm口径以上火炮的能力,更不用说喀秋莎火箭炮了。

李崇文接着往下看,发现兔子还向民主阵线援助了1700吨大米,占民主阵线在曼德勒战役中筹集粮食总量的6.8%,这些粮食解决了民主阵线的后勤,使其能够集中精力投入战斗。

兔子还提供了1万桶汽油和200辆汽车,保障了民主阵线的物资运输和装备机动。

在通信器材方面,兔子援助了大量无线电报机、有线电机等通信设备,保障了前线的指挥联络。

在药品与医疗物资方面,兔子向民主阵线提供了大量药品(如消炎药、止痛药),以及医疗器材(如担架、手术器械),保障了越军伤员的救治。

"怪不得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出口的药品越来越多了,原来是去了缅甸。"

李崇文突然想起南华共和国的高价药和医药器材,在半岛战争结束后,出口量暴跌。但是在几个月前,港岛的商人大量购买南华的药品和医药器材,哪怕价格比较昂贵。

那时候,他还在想兔子为什么突然购买这么大量的药品,没想到是援助给民主阵线了。

这时候,秘书室的一名秘书拿着一封电报走了进来。

"总统阁下,瑞士大使馆传来电报。"

"日内瓦会议正式结束,缅甸正式被分裂成两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