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案回忆录第一卷 第24章:证据分析现关联

();

郑宇轩将钢笔在桌面上轻敲两下,笔底的“K”印痕在灯光下留下一个微凹的痕迹。他没有收笔,而是将其夹在指间缓缓转动,目光落在技术科离线终端的屏幕上。数据流已停止传输,三台机械记录仪的原始信息正逐行转录为可解析文本,打孔纸带的孔洞被逐一映射成字符。

“‘中转-7号舱’出现了三次。”赵亮盯着显示器,手指划过残缺的文本片段,“第一次在编号后标注‘货未清’,第二次是‘延迟启运’,第三次……只有半行,‘接应组失联’。”他放大墨迹边缘的扩散区域,“纸张厚度约0.12毫米,纤维密度偏高,像是防水登记簿。”

郑宇轩点头,将一页载有编号的复印件推给林悦:“比对格式。这种命名方式不像是本地中转站的规则。”

林悦接过文件,调出海关五年前的走私案卷宗。屏幕上并列显示三组编号:一例来自珠江口油料走私案,标注为“T-3泊”;一例是滇缅边境冻品运输,使用“CZ-9”;第三例则出自东南亚某港口的集装箱逃检记录——“TRANSIT-7”。

“‘中转-7号舱’与第三例结构一致。”她用光标圈出关键词,“前缀为功能描述,数字为序列,后缀标明物理位置。但‘号舱’这个中文后缀,说明记录者母语为汉语。”

“孙强懂航运。”郑宇轩低声说,“他早年跑过货轮,航线覆盖南海至马六甲。”

赵亮立即接入企业信用离线库,以“跨境物流”和“金边注册”为双条件检索。系统跳出一条三年前的注销记录:鸿远跨境物流(柬埔寨)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金边市第十二区物流园A7栋,法人姓名为林振国,身份证号经比对确认伪造。

“再查资金流。”郑宇轩翻开案件附录中的银行流水扫描件,“孙强早期账户有笔异常汇款,备注‘柬线维护费’。”

赵亮输入金额与时间戳,系统匹配出一笔2.8万元的跨境汇款,收款行为金边市中心的湄公商业银行,账户已于案发前注销。他调取该银行同期可疑交易通报副本,发现同一账户曾接收来自泰国曼谷一家离岸公司的多笔转账,资金用途标注为“设备租赁”。

林悦此时正操作质谱仪,将船厂电缆通道内提取的粘合剂样本送入分析腔。屏幕上的元素图谱逐渐成形,镍钛合金微粒分布呈现规律性簇状排列。

“这不是普通封装材料。”她调出晶相结构模型,“真空压强达到10^-6帕,加工温度稳定在820摄氏度,符合军工级自动化封装线参数。民用设备不会采用这种工艺。”

“军规模块怎么会出现在废弃船厂?”赵亮皱眉。

“它不是用来监控我们。”郑宇轩看着粘合剂残留的几何形态,“是接收终端。有人通过加密频段向现场人员发送指令。喷雾标记、通风口震颤、六分钟一次的扫描——都是信号同步的节点。”

林悦接入国家质检总局的进出口异常物料通报系统(离线镜像),输入封装参数。系统在三分钟后返回一条匹配记录:2019年广西东兴口岸查获一批申报为“医疗传感器组件”的货物,实际夹带含镍钛合金封装的信号接收模块,共计17件,转运方正是“鸿远跨境物流”。

“物流公司运输军规设备。”赵亮盯着屏幕,“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拐卖案了。”

郑宇轩站起身,走到白板前。他写下三个关键词:鸿远物流、中转-7号舱、镍钛封装模块。然后在下方画出三条连线——第一条连接物流公司与金边注册信息,第二条连接编号格式与境外港口系统,第三条连接模块来源与跨境走私记录。

“孙强的团伙不是孤立运作。”他拿起记号笔,在三线交汇处画了一个圈,“有人提供技术指令,有人开放中转通道,有人负责跨境转运。他们用合法外壳掩护非法节点,形成闭环链条。”

“但目前没有直接通讯记录,也没有资金往来的完整链条。”林悦提醒,“仅凭间接关联,无法提级立案。”

“不需要直接证据。”郑宇轩回到终端前,调出三份分析报告,“我们要的不是定罪依据,是案件定性的支撑。”

他新建文档,标题为《关于“婴幼儿贩卖案”关联境外走私网络的初步研判》。文档第一部分引用林悦的材料溯源意见书,指出信号接收模块的技术特征与境外走私渠道的匹配性;第二部分附上赵亮整理的物流与资金图谱,展示孙强与鸿远物流的双重关联;第三部分则分析“中转-7号舱”的命名逻辑,论证其与东南亚走私中转系统的结构一致性。

赵亮站在他身后看着内容:“你打算把案子定性为跨国人口贩卖关联案?”

“现有的证据指向协同运作。”郑宇轩在结论栏输入文字,“建议启动跨部门协查预备程序,申请调取边防、海关、反洗钱系统的离线数据权限。”

林悦将最后一份检测报告打印出来,放在桌面上。纸张边缘整齐,墨迹干燥,右下角盖着法医检验专用章。

“这份报告只能由你签字。”她说。

郑宇轩取出钢笔,笔尖落在签名栏上方。他停顿片刻,随即用力写下名字。笔压深重,纸背微微凹陷,笔底的“K”印痕再次压入纤维。

赵亮将三份文件装入防水文件袋,准备送往保密档案室暂存。林悦关闭终端,拔下所有存储设备,逐一投入电磁屏蔽箱。

郑宇轩站在窗前,看着技术科外的走廊。灯光稳定,无人走动。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钢笔,旋紧笔帽,放入内袋。

“明天一早,我去局里递交报告。”他说。

赵亮点头:“需要我陪你吗?”

“不用。”郑宇轩走向门口,“这件事必须由我亲自提交。”

林悦拿起检验台上的镊子,夹起一片未使用的载玻片。她对着灯光检查表面洁净度,然后轻轻放入密封盒。盒盖合拢时发出轻微的咔嗒声。

郑宇轩的手搭在门把手上,停顿了一瞬。他没有回头,只是低声说:“如果报告被驳回,我们就从边防旧档开始查。”

门打开,走廊的灯光斜切进来一道长方形光区,照亮了地板上一小段电缆槽盖。盖板边缘有一道新鲜的划痕,像是被硬物撬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