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乔楹月心中的疑惑却更浓了。
明明她刚收到宁烽送来的捷报,为何皇兄却说前方传来了败书?
如今局势不明,若将捷报之事说出,定会被皇兄怀疑她和前线将士勾结,引来更大的麻烦。
必须现将眼前的事儿解决。
念及此,乔楹月对乔景琰说道:
“这件事儿怀宁全然不知,怀宁要看看那只金镯子。”
“哼,反正都是你的手段,你既要看,那便让你装个够!”
赵皇太后态度激烈,直接将一个被剪断的镯子丢了过来。
镯子擦着乔楹月的裙摆,落在脚边,滚了两下后才落地。
乔楹月高贵的站在原地,没有弯腰去捡的意思。
赵皇太后看了一眼乔景琰的脸色,这才吩咐自己的宫女。
“点翠,将镯子递给怀宁公主!”
“是。”
点翠小步上前,捡起镯子,用袖子仔细擦了几下,恭敬的捧到乔楹月的面前。
“公主,镯子在这儿。”
乔楹月冰冷的看了赵皇太后一眼。
“事情没有定论之前,母妃说话可要注意分寸。”
虽然这镯子是‘金福来’购买,但这中间过了很多遍手,谁也没证据证明问题出在哪个人身上。
一开始就将话说死了,若真相并非如此,只会打自己的脸。
赵皇太后怎会不知这个道理,只是因为往日的成见便认定了自己认定的事实。
这会儿她看见乔楹月‘不驯’的态度,觉得她是死鸭子嘴硬。
那败书本该只有皇上知道,如今却整个盛京都知道了,明显其中有人从中捣乱,故意搅乱大周的人心。
此举往大了说,是内奸通敌,这是抄家灭门的死罪。
倘若真是乔楹月所为,那她这条命都不够死的。
皇上再如何宠她,也绝对不会在这种大事儿上姑息。
眼下且让她狂,等会儿查出真相,她要亲手处决这个小畜生!
心头诸多念头闪过,赵皇太后强行忍下怒火,冷声说道:“是哀家说话过了几分。”
“既然母后知道自己错了,儿臣便也不计较,”乔楹月缓慢的收回目光,慵懒的抬手接了镯子。
她捏着镯子查看镯子内圈,只见内圈之中有着三个小字,正是金店名字,金福来。
她将镯子放回桌上,认真对乔景琰说道:“这个镯子的样式确实和臣妹铺子之中的一模一样,但内圈之中的刻印却有很大差别。
首先是金福来三个字,字体有差别,另外是这三个字的大小,比真货的要大了近一倍。
这刻印是臣妹那金匠一人研发,如今还无人能仿冒得出来。”
乔景琰皱眉:“你的意思是,有人故意仿冒你铺子里头的金饰样式,意图对你栽赃陷害?”
“是。”
“简直是胡扯!”赵皇太后没想到乔景琰竞对乔楹月的鬼话这么信任,立刻激动起来,“她肯定是故意将刻印做得不一样,以此来洗清自己的嫌疑!”
“确实有这个可能。”
点头附和的并非乔景琰,而是身为嫌疑人的乔楹月。
乔景琰被她的态度弄的头痛,沉声说道:“别绕弯子!”
乔楹月直说:“背后人这一招很高明,不仅能离间皇兄和臣妹的兄妹情,还煽动了百姓的情绪。
届时臣妹被冠上通敌卖国的罪名而处死,朝廷之中也会陷入疑神疑鬼的动荡,此人再暗中将此事传到奋战的士兵耳中。
如此,那东陵将士便能轻而易举的击杀我方将士。
这是个兵不血刃的阳谋。”
此言让乔景琰的后背冒出冷汗。
就连对乔楹月有偏见的赵皇太后都认真起来。
乔楹月继续往下说:“只要皇兄不中计,这个计谋便自会失败,眼下追责是其次,应对此事才是紧要。”
听出来乔楹月话中有话,乔景琰眸色亮了几分:“怀宁可是有应对之法?”
乔楹月点头:“只要皇兄相信臣妹,臣妹便能力挽狂澜。”
“朕自然信你!”
乔楹月又看向赵皇太后:“母后可信?”
赵皇太后憋屈的点头:“哀家也信!”
乔楹月便缓缓说出了自己的计策。
“便将计就计,便说这镯子是父皇托梦送到身边的宝贝,只需将镯子供奉七日,大周自会反败为胜。”
乔景琰脸色不容乐观:“倘若七日之后无法反败为胜,百姓定会更加失望。”
乔楹月笑道:“七日之后自有另外的法子。”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瞻前顾后不是办法,过关斩将才是正道。
赵皇太后觉得眼前的少女似乎和以前有些不同了,性子变得沉稳了,脑子变得灵光了。
这对她而言可不是个好消息。
她身为大周的皇太后,与大周荣辱一体,眼下这小畜生的法子确实可行。
仇恨可暂先放在一边,先帮大周度过眼前的难关要紧。
于是赵皇太后展现了身为国母的风度。
“这可法子哀家觉得可行,不如试试。”
乔景琰点了头。
于是先帝托梦,手镯乃吉祥之物的事儿传遍了盛京。
百姓们听后精神一震。
反而是朝臣们暗中嘀咕。
想到乔楹月往日的‘劣迹’他们认定乔景琰是被这个妹妹蛊惑,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七日后前方一旦传不回来捷报,人心就彻底散了。
大周的国力本就不强,东陵兵强马壮,常年主动进攻,意图占领大周的国土。
人心一旦散了,大周的气数也就尽了。
都说女人祸国殃民,如今他们是亲眼见证了!
在这片唉声叹气之中,唯有沈砚一如从前的镇定。
文墨甲当天就去公主府见了乔楹月,得知了事情的经过,虽然对这‘先帝托梦’的法子不乐观,但却明白,当时的局面,乔楹月应对的极好。
他知道乔楹月有脑子,便也不担心了。
盛京城的气氛陷入了两个极端,百姓极端的乐观,朝臣们极端的悲观。
时间在这种煎熬的气氛中流逝,第七日到了。
这日乔景琰依旧稳重的看奏章,只是偶尔的走神出卖了他的紧张。
赵皇太后早早进入佛堂诵经,祈求着捷报传来。
眼看太阳西沉,两人的心也渐渐跟着沉了下去。
便在太阳快要完全落山时,一骑快马冲入了皇宫。
乔景琰颤抖着手打开捷报,顿时狂喜。
“大周,反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