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纨绔国公?叫我万历战神 第47章 论功行赏,武夫荣耀

对于麻贵的“孤芳自赏”,张维贤实在是懒得吐槽。

此时张诚已经代替皇帝,说出了众将的功勋。

“萧如薰,抗逆孤忠,声震朝野!”

“宁夏之役初期,叛军气势极盛,连克河西四十七堡,宁夏全境几乎全部沦陷。唯独萧如薰坚守的平虏城巍然不动。”

“钦此由宁夏参将(副总兵级别)超擢为都督同知(高级武官虚衔,从一品),并实授宁夏总兵官!”

“荫一子为世袭锦衣卫指挥同知,钦赐白银万两,其妻杨氏在守城时助薰死守,封赠为正二品夫人!”

呼!

“臣,萧如薰,谢主隆恩!”

萧如薰深吸一口气,还不忘看向张维贤,若无这位贤弟帮助,恐怕他不可能捞到如此富贵!

万历皇帝摆了摆手,萧如薰是这些人之中,最为特殊的存在。

他用自己的忠诚,赢得了朝廷的看重。

“麻贵,指挥若定,统帅之功!”

“因指挥之功官复原职,增加官阶为都督同知!”

“荫一子入国子监读书并世袭武职!”

麻贵立下的功勋,其实远远大于萧如薰,但没有后者那般有代表性,不过也算是收获颇丰,麻贵自身已经十分满意!

“臣,麻贵,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麻贵跪地叩首,还冲着朱翊钧微微一笑,眼神中难免wink,倒是恶心的万历皇帝够呛。

毕竟一个须发戟张的虬髯大汉,对你眨眼wink,只要是正常人,都会觉得菊花一紧!

“萧如蕙,勇猛无畏,协助平叛!”

“由宣府副总兵,调任为为固原总兵官!”

幸福来得太过突然,萧如蕙有些发愣,没想到他竟一跃成为总兵官!

“萧二哥,还不谢主隆恩?”

张维贤低声提醒,萧如蕙这才如梦初醒。

“臣,萧如蕙,谢主隆恩,吾皇万岁!”

万历皇帝颔首点头,他能从这些武夫眼中,看到实实在在的感激,远非文臣们那种奸诈虚伪之情。

“张维贤,首功之臣,朝廷肱骨!”

张诚宣读起张维贤的封赏时,不由地瞪大双眸,只因陛下对其赏赐,实在是太过丰厚!

“加授龙虎将军(正二品散阶),提督神机营戎政!”

“荫一子为世袭锦衣卫指挥使,获赐白银万两、黄金千两、绸缎百匹!”

张维贤的封赏,已经令所有人羡慕不已,光是这正二品的散阶虚衔就算了,还有拥有实权的提督神机营戎政,这可是实打实的京营军官!

至于恩荫一子世袭锦衣卫指挥使,除了是正三品的官员外,还代表着皇帝对张维贤本人的信任!

锦衣卫,那是什么人都能进的吗?

即便萧如薰抗逆孤忠,如此有代表性,也只能恩荫一子世袭锦衣卫指挥同知。

可惜,万历皇帝对张维贤的“偏爱”,还远远没有结束。

“赐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

这都多少年,没有赐给臣子了?

英国公府张家,这次真的发了!

张维贤只觉得有数道灼热目光,盯向了自己,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身旁的麻贵。

要不是二人有过命的交情,这家伙恨不得掐死自己。

都特娘在宁夏平叛,张维贤的封赏实在是太过丰厚。

当然,麻贵绝对服气,毕竟没有张维贤,他们想要攻克宁夏,肯定不会那么顺利。

麻贵和梅国桢这一文一武,都想到了水淹的策略,可谁都清楚经历过水淹后,宁夏将会受到重创,更会削弱整个重镇的防御。

好在张维贤不但立下大功,更是顺手屠戮了四大套虏部落。

“臣,张维贤,谢主隆恩,吾皇万岁,寿与天齐!”

噗嗤!

其余群臣全都暗自发笑,大部分人都以为,这张维贤不过是沾了麻贵、萧如蕙、萧如薰的光罢了!

唯有万历皇帝清楚,眼前这小子,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真正的猛人。

“平身。”

其余人谢主隆恩,万历皇帝鸟都不鸟,唯有到了张维贤这里,给予了回应,也间接告诉某些心怀不轨之人,这小子朕是真的喜欢!

朱翊钧随即看向张诚,示意其继续宣读群臣封赏。

“叶梦熊,临危不乱,平叛有功!”

“加封为太子太保,升任南京兵部尚书!”

“陛下亲赐金银蟒袍一件!”

叶梦熊的封赏,令平叛宁夏的武将们,全都感觉到不可思议!

虽说升任兵部尚书,可那毕竟在南京,更像是打发叶梦熊前去养老!

但皇帝又亲赐其金银蟒袍,又像是极为看好此人。

张维贤此时也是紧皱眉头,昨晚陛下可是问过他对于魏学曾、叶梦熊、梅国桢三人的看法!

“梅国桢,幕后功臣,文武双全!”

“因功升任太仆少卿!”

没了?就没了?

麻贵听闻此言,只觉得整个人都麻了,梅国桢在平叛期间出谋划策,更是亲自上前挥刀作战,结果就混了个正四品,掌管马政的太仆少卿?

张维贤心中,更是燃起了一丝不妙的感觉,随后看向了前面的魏学曾。

那道坚毅的背影,在宁夏之战中,可是多次拍板,给予了他极大的自由。

可以说,张维贤如此天马行空的想法,要是没有魏学曾的支持,恐怕也没办法付诸实际。

“魏学曾!”

张诚此时的语调,显然有些严厉,台下的魏学曾一声不吭,但目光炯炯,丝毫不为所动。

“战事进展缓慢,统军能力存疑,朝中屡次弹劾,革职为民,免其押解,驰驿回籍!”

呼!

众人闻言,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谁能想到威震边陲的三边总督,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革职为民,永不录用!

**生涯走到了尽头,甚至落得个一身骂名!

张维贤注意到,其中一名文官,看向魏学曾的眼神中,明显充满着恨意,甚至有些不解。

免其押解,驰驿回籍。

这八个字看似平平无奇,却也表明了万历皇帝的态度。

魏学曾可以永不录用,但这个人必须活下来!

正当张维贤想要开口说话之际,却见魏学曾已经主动谢恩。

“臣,谢主隆恩!”

“老臣此去,请陛下保重!”

魏学曾低头叩首,朱翊钧看向此人,心中难免悲凉。

这皇极殿之中,多少功臣饮恨退场,奸佞小人跳梁取宠?

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