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助父成龙,我成了煤二代 第379章 一不小心成首富了

();

张伟豪终于有时间可以享受无忧无虑的大学时光了。

他刚在食堂买了支绿豆沙冰,咬着冰棒往宿舍走,身后还飘着女生宿舍楼下晾晒的碎花裙影子。

另一边自己的投资业务早已按部就班推进 ,张有军带着团队,陪着东东多媒体的刘东,早早就踏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

此行目标明确:直奔沃尔玛总部,把人家那套成熟到骨子里的物流管理体系,从仓储分拣到配送调度,掰开揉碎了学明白,好给东东多媒体的线下铺货铺路。

这边刚安生没几天,大洋彼岸的美国,一场酝酿已久的风暴终于撕破了伪装。

刚入 7 月,标普一纸公告就像块巨石砸进平静的湖面,直接下调了 612 个房贷债券的评级, 那数字密密麻麻列在纸上,看得市场人心发紧。

更让张伟豪在意的是,他一直盯着的 “参照物”—— 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两家投行的债券评级也跟着被下调,红通通的 “负面展望” 在张伟豪眼里就是钱的模样。

最先扛不住的是贝尔斯登。

财报里的亏损数字像泼出去的墨,再也收不回,之前硬撑的 “稳健” 面具彻底碎了。

这下市场才算看清了现实:次贷这滩水,比想象中还深。

高盛、摩根这些华尔街巨头,前一秒还在嘴硬 “风险可控”,后一秒就抄起 CDS(信用违约互换)工具反手做空次贷债券,满脑子都是 “先止损再说”。

美国楼市更是惨不忍睹。

之前被炒到天上的房价,跟断了线的风筝似的往下掉,直接腰斩,不少家庭前阵子还引以为傲的 “资产房”,一夜之间就变成了负资产,门口插满 “法拍房” 牌子的街区,看得人心里发沉。

最魔幻的是贝尔斯登, 连自己当初发行的次贷债券都下手做空,活像亲手给自家漏水的船又凿了个洞。

张伟豪在电话里听完赵丽娜的汇报,咬着的冰棒都化了半截,忍不住暗自摇头:这资本啊,真是能屈能伸到没底线,可现在才想起做空?黄花菜都凉了。”

自己还是接着盯雷曼,它不倒,这戏就还没到高潮。

国内的投资也没闲着。

西部投资那边,付武成盯着一家叫浩海生物的玻尿酸厂家,把厚厚的评估报告递到张伟豪面前时,张伟豪扫了几页就放了下来。

他心里门儿清,再过几年,这玻尿酸得火得一塌糊涂,女生们的梳妆台上、医美机构的诊疗室里,哪少得了这个?

“投吧,” 他没多犹豫,“后续盯着产能就行,市场不用愁。”

没过几天,高世东也从深圳飞了趟魔都,一进张伟豪的办公室就递上了启明星的业绩报表,脸上带着点 “喜忧参半” 的神色:

“这两年还行,电子词典、MP3、MP4 稳稳占着 35% 的市场份额,可再往上冲就跟撞了墙似的,竞品杀价太狠,死活破不了局。”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团队没敢歇,正闷头琢磨新产品呢,就是方向还没太定准 ,是往学习机延伸,还是要新生产别的电子产品。”

张伟豪接过报表,指尖划过 “35%” 的数字,心里盘算着:

电子消费这行更新太快,MP3、MP4 早晚要被智能手机取代,启明星要想不被淘汰,确实得早做打算。

他抬头看向高世东,笑着说:“不急,咱们慢慢聊,新产品的方向,得踩准下一个风口才行。”

“下一个风口在哪”,张伟豪心里门儿清。

智能手机的浪潮迟早要席卷而来,可具体什么时候能撞上,他还没十足的把握。

他打开电脑,在搜索栏里敲下 “安卓” 两个字,按下回车后,屏幕上却只跳出零星几条无关的信息,连个正经的系统介绍都没有。

“看来安卓系统还没正式发布。” 张伟豪松了口气,没发布就意味着还有时间,不用急着赶这波节奏。

他靠在椅背上,想起赵丽娜发来的对冲基金盈利数据。

报表上的数字格外刺眼:截止 6 月底,基金盈利已经逼近 90 亿美金,红色的数字像跳动的火焰,灼烧着他的神经。

“七月份的数据还没出来,照次贷危机这架势,盈利肯定还得往上冲。” 张伟豪心里盘算着,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他掏出计算器,指尖飞快地敲击:90亿美金的基金规模,自己能分到多少?

先算本金 30 亿美金。按照之前约定的 “20% 年化收益”,他只需要给投资人返还 “本金 收益”,

也就是30 亿 (30亿 ×20%)=36亿。

“这么算下来,剩下的理论上都是我的?” 张伟豪盯着计算器上的数字,心脏砰砰直跳 。

张伟豪重新拿起笔,在纸上把账目理得更清楚。

就算暂时按 6 月底 90 亿美金的盈利算,扣除给投资人的 36 亿收益,这里面还裹着自己之前贷出来的本金,这么一刨除,理论上进自己口袋的,有 54 亿美金。

他打开汇率换算网页,指尖在键盘上敲了敲,屏幕上跳出的数字让他眨了眨眼:按当下汇率算,54 亿美金,折合华币足足有 430 多亿。

“这数字…… 好像也没多夸张?”

张伟豪嘀咕了一句,毕竟后世动辄数百亿的资本补贴,这会对 “430 亿” 的概念,反倒有点模糊了。

他干脆点开浏览器,在搜索栏里敲下 “2006 胡润富豪榜”,想找个参照物,看看这钱在当下到底是什么分量。

网页加载出来的瞬间,张伟豪盯着榜首的名字和数字,直接愣住了2006 年的首富,身价赫然标注着 “270 亿华币”。

“270 亿就登顶了?” 他反复确认了两遍数字,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么算下来,自己手里的 430 亿华币,何止是 “超过首富”,简直是直接把榜首的门槛拉高了一大截。

一瞬间,一种前所未有的畅**涌了上来 ,不是赚了钱的狂喜,而是那种 “站在时代前面,手握别人难以想象的财富” 的**。

他靠在椅子上,双手往扶手上一搭,脑子里忽然蹦出一句话:

“那年我双手插兜,不知道什么是对手。”

可不是么?在 2007 年的当下,绝大多数人还在为房贷、车贷奔波,房地产大佬们刚摸到 “千亿俱乐部” 的边。

而自己仅凭对次贷危机的预判,就轻松赚下 430 亿,这放在整个富豪榜里,都像是上帝般的存在。

他又往下翻了翻榜单,后面的富豪身价从 200 亿、150 亿依次递减,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原来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经站在了这个时代财富金字塔的顶端,只是这份 “富可敌国” 的实力,还藏在对冲基金的报表里,没被多少人知晓。

“难怪说‘时势造英雄’,这提前知道历史走向的感觉,也太爽了。”

这自己一不小心就成首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