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靠打游戏改变命运 第248章 发愁的秦家人

();

回到滨海城,何雨柱立刻带着船来到造船厂,将之停到港口之后,便快步走了进去,在商店界面将那些海盗船全部选择售卖。

然后他就听到一阵“哗啦哗啦”的金属碰撞声,让他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这是他最喜欢的金币入袋的声音。

等声音结束,他立刻打开背包,就看到余额从47万增加到142万,这一下就多了95万金币,可比他天天打怪来钱快多了。

等兴奋的劲头过去,何雨柱看了看时间,已经凌晨三点多,这个时候去海盗团老巢已经来不及了,他干脆一头扎进练功房,开始修炼技能,神照经还差五千多经验就能满级,加上挂机的加成,剩下的几个小时足够了,顺便还能恢复状态。

......

一早,何雨柱来到轧钢厂,没有立刻就去车间加工发动机,而是进仓库看了看自己的吉普车,这几天他打算将压缩机搓出来,给车子装上空调,顺便再弄一个液压转向助力。

这年头的汽车可没有这东西,别说汽车,就是坦克都没有。

想要转向,全靠大力,因此,开车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计,特别是开卡车的司机,开一年就能练个麒麟臂出来。

虽然转向的阻力对何雨柱来说,有没有都一样,不过加上助力还是能舒服不少,最起码转弯结束,他不用跟揉面似的再刷刷刷把方向盘往回转。

而且这东西也没多少技术含量,只要懂了原理,随便拉几个人就能搓出来。

至于其他的功能,很多都是需要芯片的,他不是很想搞,虽然对于算力的要求很低,但那也是芯片,何雨柱虽然也能手搓,毕竟这东西比起傀儡上的纹路简单的不行。

但是他不是只想做几个出来自己用,而是想规模化生产,那就不是他一个人能搞定的了。

这东西一旦开始大规模使用,他一个人即使搓到冒烟都没法满足那么大的需求。

等到了九点多,何雨柱才来到车间,开始制作发动机剩下的部件,一直到中午吃饭时间,他已经将所需部件做出了大半,还差几个就能做完。

只是让他奇怪的是,一上午竟然没看到杨厂长,平时他可都是会出来巡视的,找了几个人询问才知道,对方竟然带着人去城外测试车辆了。

因为不放心让司机自己去,他就直接坐在副驾亲自看着测试。

对此,何雨柱表示理解,一台发动机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但却是杨厂长立身的重要资本,对于组织也是重要的助力,马虎不得。

而且他还发现这些天,厂里已经有了些变化,保卫科的人身上都藏着花生米发射器,在办公楼以及车间,也有了干事常驻,不再是巡逻形式。

这些都是杨厂长安排的防护力量,一方面是防止有人来偷技术,另一方面就是保护他了。

而现在还只是测试阶段,没有上报,若是真的确定投产,那么防护力量就不只是这点了。

先进的发动机就代表着外汇,上头必然会安排更加严密的措施,要知道,现在还没那么严格的专利保护,一旦技术泄露,转头就会有同款的发动机问世,直接开始抢夺市场,这样一来,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而且以现在的形势,想打官司都不好打。

吃完了饭,何雨柱继续回车间搓零件,很快就将全部零件生产出来,之后就是进行组装了。

他直接做了一个临时的测试架,在上面开始组装,很快,一台完整的发动机就出现在眼前,不过没有变速箱,只能等做好之后再测试了。

随后,他没有继续干活,而是开始制作压缩机,打算先给自己的车装个空调再说其他。

就在何雨柱在这忙活的时候,另一边的秦家村,秦京海脸色难看的走出了大队部,匆匆向家里走去。

秦京茹家里住在村里靠西的位置,距离大队部也就几分钟的路程,他很快就到了家里。

一进门,秦京海就拿起炉子上水壶倒了杯水,吹了吹喝上一口,又重重的放在了桌上,气道:“真是岂有此理!”

然后他又站了起来,烦躁的在屋里踱步,还不时“啧啧”两声,像是牙疼一样。

这时,秦母带着大闺女秦京梅回来了,她们手里还各自挎着一个竹篮,里面放着一些碎布跟纳了一半的鞋底。

两人一进门就见秦京海抓耳挠腮的样子,立刻问道:“京海,这是又没办下来?”

秦京海点了点头,“没给开,我只要一说要介绍信,队长就说现在正是挖水渠的时候,需要人手,我前两天已经开了一次,短时间内不给开了。”

“这......这可怎么办啊,隔壁村张家的就要找一个有工作的城里人,你弄不来工作没法结婚啊。”秦母也是跟着犯愁,眉毛紧紧皱起。

秦京海没说,烦躁的一**坐在了凳子上,想起了今天去找相亲对象的时候,自己的保证。

当时他去隔壁村,当着相亲对象她爹的面,拍着胸脯保证很快就能成为工人进轧钢厂,当时可是给对方高兴坏了,答应只要工作下来,立刻扯证。

他回来就想开介绍信去城里找秦京茹,下定决心这次一定要弄一个工作,不行就逼着秦京茹把工作让给他,不答应就让秦母去施压,不信这个丫头不就范。

他都想好了成为工人要如何潇洒,每个月领着几十块的工资,那还不得吃香的喝辣的啊。

而且还能穿上好衣服,把自己打扮得体面起来。

就像是秦京茹一样,在村里就是一土妞,现在一进城,立刻就有了城里人模样,不仅衣服没了补丁,鞋子也是暖和合脚的大棉鞋,看着就暖和。

只是他注定想多了,城里穿带补丁衣服的大有人在,秦京茹穿的也是何雨柱给她在游戏商店里买的衣服,而且为了不被人怀疑,买的还都是符合这个时代的样式、布料。

回到村里,他带着期待去了队部,找到队长想开介绍信,然后就被断然拒绝,不管他怎么说,队长就是不松口,就连打感情牌都不好使。

秦母看着正发愁的大儿子,说道:“要不等你爹跟老二挖水渠回来,让他去跟队长商量商量,让你再去一趟城里?”

秦京海再次吸溜了一口水,无奈道:“行,让我爹去试试吧,他跟队长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不信能不给面子。”

一旁默默纳着鞋底的秦京梅听着母子俩的对话,手上不停,目不斜视,但是被碎发挡住的脸上却带着淡淡的嘲讽之色。

作为姐姐,她是为秦京茹高兴的,妹妹进了城过上了好日子,而且还没忘记家里,每个月都寄钱寄粮食,有时候还有肉,让秦家这段时间日子滋润了不少,村里人都夸秦家闺女是个好的,在她看来,秦京茹已经是孝顺闺女了。

只是家里人不知满足,得到了好处还想更多,甚至想把家里人都安排上工作。

但是工作是那么好搞的?

整个秦家村,也就出了一个秦京茹,至于秦淮茹,她只是嫁进了城里,顶替了丈夫的工作,不算在内。

而那个跟秦京海相亲的张家闺女,在她看来什么一定要嫁一个城里人,纯粹忽悠人,以前可没听说他们家跟别人提过这条件。

这年头,村里人没有城里户口拿不到定量,生的孩子也是随母亲,每生一个就是增加一份负担。

现在谁家都不好过,都缺吃少喝,哪养得起这么多张嘴,别看工人挣得多,但这些钱买粮食都不一定够嚼谷的。

那张家,也就是看到秦家出了个秦京茹,觉得有便宜可捞,这才跟秦京海相亲。

要是秦京海通过秦京茹能弄到工作,那作为亲家是不是也得给安排上?

他们家可是比秦家还多一个儿子呢,正愁找个好出路,这不就送上门来了?

要是秦家弄不来工作,那也不亏,反正没结婚,再找其他人家就是。

这属于是有枣没枣打三杆子,闲着也是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