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六章 纸船拒京使
一、京使南下
六月十五,蝉声聒耳。
官道尽头,三辆黑漆马车卷起一路黄尘,停在县城驿馆。
车帘绣着“京药行会”朱红篆字,随行的还有八名佩刀护卫。
为首者名唤柳怀章,三十出头,青衫玉带,眉目斯文,却带着京城特有的倨傲。
他手里托着一只鎏金圆筒,内装行会密令:
“北地药材,统购统销,违者断货。”
落款:京药行会总董 陆观澜。
二、驿馆密议
当夜,魏家残部、回春堂赵全、济世堂林掌柜齐聚驿馆。
柳怀章展开密令,声音温润却透着冰碴:
“魏家败落,北地药路不能乱。
京行愿以市价七成,一次性买断三年收成。
不从者——”
他指尖轻敲桌面,“断供、断贷、断生路。”
赵全眼中闪过贪婪,却故作迟疑:“七成太低……”
柳怀章淡淡一笑:“七成,已是恩典。魏家三成,你们分。”
一句话,把魏家残血吸干,也堵死地方小户的退路。
三、纸船示威
次日清晨,柳怀章的马车刚出驿馆,就被一群孩子拦住。
孩子们手里举着纸船,纸船上写着歪歪斜斜的字:
“京行压价,药农无活。”
纸船顺着驿馆前的溪水漂走,像无声的抗议。
柳怀章掀帘,目光落在领头的三宝身上,眸色微沉。
四、沈青萝拒使
午后,柳怀章亲自登门破庙。
沈青萝正在晒药,头也不抬:“柳特使远道而来,喝杯凉茶?”
柳怀章微笑:“沈娘子爽快,在下开门见山。京行愿以市价七成收购,另赠白银千两,只求一纸契约。”
沈青萝接过契约,指尖轻弹,纸张脆响:“七成?买命还是买良心?”
柳怀章依旧温声:“买路。沈娘子若不从,北地药农将无路可走。”
沈青萝抬眼,眸光冷冽:“那就让北地药农自己修路。”
她当着柳怀章的面,把契约折成纸船,放进溪里。
纸船打着旋儿,顺流而下,像一面小小的叛逆旗。
五、京行反击
柳怀章笑容一敛:“沈娘子,可知螳臂当车的下场?”
当夜,县城四家钱庄同时贴出告示:“即日起,拒收沈氏药田抵押,拒放贷。”
次日,回春堂、济世堂宣布:“拒收沈氏药材,违者同罚。”
流民们慌了,垦荒的锄头停在半空。
六、自救之策
沈青萝连夜召集众人。
破庙里,灯火摇曳,她声音沉稳:“京行要断我们的路,我们就自己开路。”
她摊开一张新绘的商路图:
——南下:走水路,经洛河至襄城,换盐商船北上;
——东进:翻熊耳山,与豫州药商换货;
——西走:借道秦岭栈道,直抵长安。
刀疤男瞪大眼:“娘子,这三条路,可都不好走!”
沈青萝笑:“不好走,才没人走。没人走,才有利可图。”
七、盐船之盟
三日后,洛河码头。
沈青萝带着大宝、二宝,挑着五十斤上等当归,登上盐商老周的船。
老周是洛河盐帮二当家,早年受过沈父恩惠。
“沈家侄女,盐船带货,风险不小。”
沈青萝递上一封密信:“盐帮缺药材,北地缺盐,你我各取所需。
盐船北上,药材南下,利润对半,如何?”
老周看完密信,拍板:“成交!”
第一船药材,顺流而下,换回十船青盐。
北地盐价骤跌,京行措手不及。
八、熊耳山道
与此同时,刀疤男带十名壮汉,翻熊耳山。
山道险峻,毒蛇猛兽,他们用当归换得猎户向导,用黄芪换得山民背夫。
十日后,第一批豫州药材抵达破庙,换回百匹棉布、千斤铁器。
垦荒工具焕然一新,流民士气大振。
九、秦岭栈道
最险的,是秦岭栈道。
沈青萝亲自押队,带着三宝、二宝,雇了二十匹骡马。
栈道狭窄,脚下是万丈深渊,骡马嘶鸣,山谷回声阵阵。
他们用柴胡、甘草换得长安药商“广济堂”三年包销契约。
广济堂掌柜拍胸脯:“北地药材,有多少要多少!”
十、京使离境
一个月后,柳怀章再次登门,脸色已不复从容。
“沈娘子好手段,三路齐开,京行措手不及。”
沈青萝微笑:“柳特使,北地药路,不是京行的后花园,是天下药农的生计。”
柳怀章沉默片刻,拱手:“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马车调头,卷起尘土,消失在官道尽头。
十一、星火燎原
破庙前,沈青萝把三路商图刻成木牌,立在村口。
木牌下,流民们排队领取新锄、新镰,笑声震天。
大宝用木炭在木牌上写下四个大字:“星火燎原”。
沈青萝站在木牌旁,望着远方,眸光如炬:
“京行退了一步,北地药农就进一步。
总有一天,我们会把这条路,修到京城脚下。”
——第十六章??完——
【第十七章预告】
三路商路初通,北地药材价格回暖。
魏家残部狗急跳墙,勾结山匪劫盐船。
月黑风高,刀疤男血战洛河滩;
沈青萝连夜布阵,以药为饵,引山匪入瓮——
一场血与火的较量,即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