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正道异士联盟的大营中。
张道之独自在这里,愁眉苦脸,他已知晓,在与妖族一战时,来自北元与西域的威胁。
他虽对人间之事,并不在意,然而若是大周亡了,总归会影响到大周的异士界。
就连他们龙虎山也不例外,表面看,人间谁主沉浮,似与龙虎山并无关联。
无论是大周主天下,还是北元主天下,龙虎山依旧能长存于世,且人间皇朝,都会尊奉龙虎山,不敢乱来。
但,这也只是龙虎山而已,或者说,一些强大的异士宗门,亦不会受人间王朝更迭影响。
可是如此一来,那些较弱的异士门派呢?还有那些散修呢?
若是北元入主中原,定不会放过这些异士。
要知道,北元皇室中,也是有异士存在的,北元皇室,亦有国运。
如今他为正道异士联盟盟主,不仅得考虑龙虎山的未来,也得考虑这些异士的未来。
当然,一劳永逸的办法,那便是令异士参战,必能击退北元的入侵。
可是如此一来,又势必造成异士不再受约束,通了人间,那么凡人与异士之间,定也会产生冲突。
这也失了凡间之事,归凡人管,异士界之事,归异士管的初衷了。
想到这儿,张道之不免太阳穴突突的跳动,隐隐作痛。
至于西域那边,反而还好解决一些,西域佛国,与西域三十六国,上下一气,无论是凡人还是异士,都存有对大周的觊觎之心。
如此,无论是大周,还是大周的异士,都会对其出兵。
虽不免凡人与异士杂乱,但总归与北元不同。
当然,重点还是与妖族的战争,唯有驱除妖族,方才真正使人间“太平”。
虽然这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太平。
“张天师,你可是正在为北元之事犯愁?”
就在这时,额图根从帐内传来。
听到声音,张道之陡然从沉思中醒来,望向了帐外。
只见额图根不知何时已到了帐内,他竟然没有一点儿警觉。
“是,也不是。”张道之叹了一口气,应道。
额图根道:“我虽能左右北元皇室,但也不可能永远左右,这人间之事,我亦不愿插手过多。”
张道之点了点头,他自然明白额图根的想法,因此也并未在意。
只听额图根接着道:“北元皇室中,也有一些我的熟人,我已告诉他们,北元与大周之事,让他们插手的太过分。”
张道之又叹了一口气,应道:“这终究不是万全之策。”
“无论是北元的异士,亦或者大周的异士,都与人间皇朝牵连颇深。”
“且两国交锋,涉及国运,不免会有异士参与其中。”
“但只要不涉及异士争斗,北元若做的不太过分,贫道当然也不会出手。”
额图根点头,道:“那是自然,据我所知,草原的萨满教,被蒙哥亲自下令,不许参战。”
“恐怕这也是预防大周朝异士出动的缘故,尤其是你,张天师。”
“当然,一些北元的重要人物,定有萨满现身,护其周全。”
张道之接着道:“如此,两国之情,倒是相差无几。”
额图根沉吟片刻,忽然道:“张天师,**原一人,亦是人族,此番为了对付妖族,大周朝异士,可谓倾巢而动,令我敬佩。”
“想我北元萨满教,身为人族,也是异士,当为人族与妖族一战出力才是。”
“张天师不妨在这上面下功夫?张天师以为如何?”
额图根这番话,听得张天师忽得恍然大悟。
对啊,自己怎么没想到呢?当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了。
全然忘了这其中关键。
凭什么人族与妖族之战,只有大周朝的异士出力?
无论是北元,还是西域佛国,却都置身事外?
他们也是人族,凭什么就能躲在后面享受?
一念至此,张道之豁然通达。
当即,他起身向额图根郑重的行了一礼,道:“多谢额图根提醒。”
额图根愣了一下,旋即笑道:“能让当代张天师为我行礼,恐怕我也是草原历史上独一份了。”
张道之面色肃然道:“若无你提醒,贫道还在自误当中,不论是为贫道,还是为天下苍生,贫道都当行这一礼。”
额图根嫣然一笑,道:“你这一礼我收下了,不过这也并非我提出来的。”
“我在来的途中,听到有大周的异士在抱怨:‘凭什么我大周的异士,就要对抗妖族?’
‘而那西域的佛国,北元的萨满,却都逍遥事外?’
‘难道他们不是人族吗?不来对抗妖族不说。’
‘还落井下石,趁此机会入侵我大周,简直禽兽云云……’
“我身为北元额图根,听到这话,自不免气愤。”
“但仔细想想,这话虽不不堪入耳,但确实有些道理。”
“于是,我这才生出了这个想法,让草原的萨满们,也加入这对抗妖族的战争中。”
“在此事上,我也愿助一臂之力。”
听到这话,张道之瞬间了然,他正奇怪,为何额图根突然有这个觉悟了呢?
原来是听到了一些“流言蜚语”。
这令他不禁感叹,看来有时候,这些“流言蜚语”,也不是一无是处嘛。
二人一番谈论,最终张天师做下了决定,那便是北元与大周的战事,他不再插手了。
只要萨满教不参与,大周朝的异士界,自然也不能参与。
至于北元与大周之间的战事,胜负他也本就不在意。
想到这儿,张道之不禁说道:“此事便拜托你了。”
额图根摇了摇头,道:“张天师当派人与我同行,去说服北元皇帝。”
“我则回草原,去将草原的萨满,都聚集起来。”
“与妖族之战,迫在眉睫,耽误不得。”
张道之闻言,略一沉吟,也明此理,当即应道:“好,待我想一人,与你同去。”
他沉思片刻,便想到了此番前往北元的人选,当即传令,让全真教掌教,及全真其余六子,来他帐内议事。
不多时,全真七子,俱到了帐内,皆向张道之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