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第四百一十九章 国产

();

郑昊看着看着,手指不自觉地握紧了。

"如果......"他自言自语,"如果能做出国产的数控机床......"

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精密加工不再受制于人。

意味着国防工业能用上自己的设备。

意味着中国制造,能真正掌握核心技术。

但这太难了。

数控系统涉及电子、软件、机械,方方面面。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专业的技术团队,还需要时间。

"但也不是不能试试。"

灯陆续熄灭,只有军工车间还亮着灯。

郑昊站起身,走到窗前。

远处的村子里,星星点点的灯光。

那是千家万户。

数控系统、伺服控制、精密传动......这些前世熟悉的技术,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

或许,真的可以试试。

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先把彩电项目做好。

郑昊关上灯,走出办公室。

"郑厂长,陈工来了。"

张国强推开办公室的门,脸上带着点紧张。

郑昊正在看一份采购清单,抬起头:"陈工?他不是下周才来验收吗?"

"我也不知道啊,人已经在会议室了。"张国强压低声音,"看样子挺急的。"

郑昊放下清单,起身往会议室走。

一路上,他脑子里快速过了一遍最近的军工订单——上个月交付的那批传动部件,质量应该没问题,海军那边也没反馈什么......

推开会议室的门,陈工程师正站在窗前,手里拿着烟,却没点。

"陈工。"郑昊走过去,"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陈工程师转过身,脸上的表情有点严肃:"小郑,有个紧急任务,我来问问你们能不能接。"

"您说。"

陈工程师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图纸,摊在桌上。

郑昊凑近看,是一个轴承座的加工图。

看起来不复杂,但图纸右下角的公差标注,让他眉头皱了起来。

"±0.01毫米?"

"对。"陈工程师点点头,"这批零件要求比较高,跳动误差不能超过零点零一毫米。"

郑昊沉默了。

零点零一毫米,也就是十微米。

这个精度,在前世的航天项目里不算什么。

但在1983年的西尧重工,是个大难题。

厂里那台长春机床,精度极限也就零点零五毫米。

就算老王师傅亲自上手,反复研磨,也很难保证每一个零件都达到这个标准。

"这批货要多少?"郑昊问。

"五十个。"陈工程师说,"而且时间比较紧,最多三天。"

三天,五十个,每个都要达到零点零一毫米的精度。

郑昊心里快速盘算着。

如果用手工研磨,老王和老马两个人配合,一天最多做两个。

三天,最多六个。

根本来不及。

"陈工,这批货......"郑昊斟酌着措辞,"您能不能宽限几天?一个星期怎么样?"

陈工程师摇摇头:"时间卡得很死,不能延。"

他顿了顿,接着说:"我知道这个精度要求确实高。如果你们实在做不了,我就只能送到别的厂子去加工了。"

"什么厂子?"

"北京那边有几家,进口设备齐全。"陈工程师叹了口气,"但价格贵,一个零件的加工费就要二十多块。而且周期也长,来回运输就得耗掉两天。"

郑昊没说话。

他盯着图纸看了一会儿,脑子里在想别的事。

进口设备。

又是进口设备。

前世他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了。

关键零件做不出来,只能送到有进口设备的厂子去加工。

价格贵不说,还要看人家脸色。

有时候人家订单多,你就得排队等。

急活?那就加钱。

特别急?那就加更多钱。

而那些设备,核心技术全在外国人手里。

坏了,得请外国工程师来修。

升级,得重新花钱买软件。

想自己改进?不好意思,加密的。

那种憋屈感,郑昊这辈子都忘不了。

"陈工。"他抬起头,"给我三天时间。"

陈工程师愣了一下:"你确定?"

"确定。"郑昊的语气很平静,"三天后,这批零件我给您。"

"可你们的设备......"

"我有办法。"郑昊打断他,"您放心,精度肯定达标。"

陈工程师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二十四岁,说话做事却有股子说不出的沉稳。

就好像,什么困难在他面前,都不是问题一样。

"行。"陈工程师收起图纸,"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

送走陈工程师,郑昊站在厂门口,点了根烟。

他其实不怎么抽烟,但现在需要清醒一下头脑。

三天。

五十个零件。

精度零点零一毫米。

怎么做?

他脑子里快速闪过几个方案。

手工研磨?来不及。

租进口设备?时间也来不及,而且不知道能不能租到。

那就只剩一个办法了——

改造现有的机床。

加装一套简易的数控系统。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郑昊自己都愣了一下。

数控系统,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需要步进电机、驱动器、控制器......

还要编程,调试。

三天时间,够吗?

他深吸了一口烟。

前世在航天项目组,他见过无数种控制系统。

从最简单的开环控制,到复杂的闭环伺服系统。

那些技术,他都懂。

但问题是,现在是1983年。

很多高性能的电子元件根本买不到。

得用现有的元件,搭一个简化版的系统。

"可以试试。"郑昊把烟掐灭,"总比干等着强。"

他转身往车间走,脚步很快。

经过拖拉机车间的时候,老王师傅正在调试一台机床。

"老王。"郑昊叫住他,"你过来一下。"

老王师傅放下手里的活,跟着郑昊来到角落。

"咋了郑厂长?看你脸色不太好。"

"有个急活。"郑昊简单把情况说了一遍。

老王师傅听完,脸色也凝重起来:"零点零一毫米?这......"

他没往下说,但意思很明白——做不到。

"我知道难。"郑昊说,"但我想试试。"

"咋试?"

"改造机床。"郑昊压低声音,"加装一套控制系统,让刀具的进给更精确。"

老王师傅愣住了:"你说的是......数控?"

"差不多吧。"郑昊点点头,"简化版的。"

"这......"老王师傅犹豫了,"郑厂长,这玩意儿咱们会吗?"

"不试试怎么知道?"郑昊拍了拍他的肩膀,"老王,相信我一回。"

老王师傅看着郑昊的眼神。

那双眼睛里,有坚定,有自信,还有一种说不清的东西。

就好像,他早就知道该怎么做一样。

"行。"老王师傅点点头,"你说咋干,我就咋干。"

"先别声张。"郑昊说,"这事儿咱们悄悄干,成了,是好事。不成,也别让大家知道。"

"明白。"

郑昊又去找了老张师傅。

老张是从济南机械厂调来的,对数控技术有些了解。

"老张,跟我来一趟。"

郑昊把老张师傅带到厂区最角落的那间小车间。

这里平时堆放一些杂物,很少有人来。

"老张,我问你件事。"郑昊关上门,"你以前在济南厂,接触过数控机床吗?"

"接触过一点。"老张师傅说,"厂里有两台进口的,我跟着学过一阵子。不过都是皮毛,核心的东西人家不让碰。"

"那你知道数控系统的原理吗?"

"大概知道。"老张师傅想了想,"就是用电信号控制步进电机,让刀具按照设定的轨迹运动。"

"对。"郑昊点点头,"如果让你搭一套简易的数控系统,你有把握吗?"

老张师傅愣住了:"郑厂长,你是说......咱们自己做?"

"对。"

"这......"老张师傅沉默了,"我没做过啊。"

"我知道。"郑昊说,"但咱们可以试试。"

他从兜里掏出一张纸,上面画着简单的原理图。

"你看,用8031单片机做控制器,步进电机做执行机构,再加上驱动电路......"

老张师傅盯着那张图看了好一会儿。

他越看越惊讶。

这图画得太专业了。

电路结构,控制逻辑,连接方式......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

"郑厂长......"老张师傅抬起头,眼神有些复杂,"这图是你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