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想去月球的另一边。”
当代理局长用颤抖的声音,说出这个猜测时,整个兰利的指挥中心,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月球背面,或者说,月之暗面。
由于潮汐锁定效应,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完全相同,导致它永远只有一面,朝向地球。
它的另一面,对于地球上的人类来说,是一个永远无法直接观测到的,神秘的未知世界。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苏两国,都曾发射过绕月探测器,拍下过月球背面的照片。那里的地貌,与正面截然不同,布满了更加古老,更加密集的陨石坑,仿佛一片从未被时间侵扰过的,洪荒之地。
但是,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尝试过将探测器降落在月球背面。
原因很简单。
一旦探测器,降落到月球背面,它和地球之间的通信,就会被整个月球球体,完全阻断。
它会变成一个,彻彻底底的聋子和瞎子。
除非……
“除非,他们能像上帝一样,在月球的背后,再挂一盏灯。”技术主管的面色,惨白如纸。
他指着屏幕上,那个正在向着地月系统L2拉格朗主点飞去的,中国新发射的卫星轨道图。
“这个点,是一个引力平衡点。任何物体,只要停留在那里,就可以在消耗极少燃料的情况下,与月球和地球,保持相对静止。”
“一颗通信卫星,如果部署在这个位置,它就可以同时看到月球的背面,和整个地球。”
“它就像一座桥,一座架设在,地球和月之暗面之间的,信息天桥!”
所有人都听懂了。
中国人,用一种,极其巧妙,却又极其考验测控和轨道设计能力的,天才般的方式,解决了这个困扰了人类航天几十年的,世界级难题!
“他们……他们把那颗中继卫星,命名为‘鹊桥’。”一名情报分析员,用干涩的声音补充道。
鹊桥。
这个来自中国古老神话传说的名字,在这一刻,让在场的所有美国人,都感到了一股,发自灵魂深处的寒意。
牛郎和织女,因为天河相隔,无法相见。
而地球和月背,同样因为月球的阻挡,无法通信。
现在,中国人,架起了这座“鹊桥”。
他们不仅要在月球的正面,建立基地。他们还要去那片,从未有任何人类探测器,踏足过的,神秘的**地!
“疯子……郑昊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代理局长再也无法维持镇定,他感觉自己的精神,正在被一次又一次的,超出理解范围的冲击,碾压得濒临崩溃。
他的前任安格尔顿,就是这样,被送进疗养院的。
他感觉,自己离那一天,也已经不远了。
……
“鹊桥中继星,已顺利进入地月L2点使命轨道。”
“所有通信载荷,工作正常。”
“覆盖月球背面的信号链路,建立成功!”
京城,航天指挥中心。
当一系列的报告,确认了“鹊桥”的成功部署后,郑昊平静地下达了下一个指令。
“通知戈壁,准备发射嫦娥四号。”
“是!”
所有人都已经对郑昊这种,多线并进,无缝衔接的,快得让人窒息的节奏,习以为常了。
那边“玉兔一号”,还在月球正面,辛勤地培养着土豆。
这边,它的姊妹,“玉兔二号”,就已经整装待发,准备去闯荡一片,全新的天地了。
“郑总师,我们这次,真的要去月球背面吗?”林兰走到郑昊身边,她的脸上,既有兴奋,也有一丝担忧,“那里的地况,比正面要复杂得多。我们的着陆系统,能应付得来吗?”
“嫦娥一号”的数据显示,月球背面,布满了巨大的,古老的撞击盆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南极-艾特肯盆地”,直径高达2500公里,深13公里,是整个太阳系中,已知的,最大的撞击坑。
科学家们推测,那次恐怖的撞击,很可能,已经将月球最原始的,月幔物质,都给翻了出来。
那里,隐藏着,关于月球起源和演化的,最深层的秘密。
“我们这次,就是要去这个盆地里,看一看。”郑昊的眼中,闪烁着探索者独有的光芒。
他将屏幕上的地图,放大到了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一个叫做“冯·卡门”撞击坑的区域。
“我们的着LA**,就选在这里。”
“这里是整个盆地中,地势相对最平坦的区域之一。更重要的是,根据光谱分析,这里的月壤中,可能含有,一些非常特殊的,来自月幔的物质。”
“这对我们的材料科学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而且,”郑昊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意味深长,“你不觉得,把我们的探测器,降落在一个,以航空航天工程的先驱,冯·卡门的名字,命名的撞击坑里,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吗?”
林兰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她知道,郑昊的心里,除了那些宏大的战略目标,也住着一个,喜欢玩梗和浪漫的有趣的灵魂。
一个月后。
“嫦娥四号”发射升空。
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次,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大胆的探索任务上。
几天后。
在鹊桥中继星的指引下,嫦娥四号组合体,飞临月球背面,开始执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的,月背软着陆。
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画面,不再是熟悉的,月球正面的景象。
而是一片,完全陌生的,充满了蛮荒和孤寂气息的,灰色世界。
巨大的,层层叠叠的环形山,像是巨兽的鳞甲,覆盖着整个大地。
阳光,以一个极低的角度,斜斜地照**来,在陨石坑的内部,拉出了,深不见底的,漆黑的阴影。
这里,是真正的,无人之境。
“组合体开始动力下降!”
“高度一千米!”
“高度五百米!”
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
因为没有了地球的引力参照,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导航和定位,难度极大。它只能依靠自身的惯性导航系统,和对下方地形的实时扫描,来进行自主判断。
这对探测器的“大脑”——它的控制计算机和算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苛的考验。
“自主避障系统启动!”
“正在重新规划着陆轨迹!”
屏幕上,代表着探测器飞行轨迹的绿线,在最后几十米的高度,发生了一个明显的,横向机动。
它成功地,避开了一个,隐藏在阴影中的,小型的陨石坑。
“着陆成功!”
当这个声音,通过鹊桥中继星,跨越了四十几万公里的漫长距离,传回到地球时。
整个指挥中心,爆发出了一阵,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热烈,更加疯狂的欢呼!
他们做到了!
他们,代表全人类,第一次,踏上了,月球的背面!
很快,“玉兔二号”月球车,驶离了着陆器。
它将桅杆上的相机,对准了周围这片,神秘而古老的大地。
一张张,前所未有的,月球背面的高清地表照片,开始源源不断地,传回地球。
全世界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在看到这些照片的瞬间,都陷入了,集体性的,狂喜之中。
“天哪!看那块岩石的纹理!这绝对不是正面的月海玄武岩!”
“这个土壤的颜色……更深!成分完全不同!”
“一个全新的世界!中国,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而郑昊,他的目光,却落在了另一组,刚刚传回的数据上。
那是,玉兔二号搭载的,一台低频射电频谱仪,传回的数据。
“郑总师……您看这个……”一名负责数据分析的年轻科学家,指着屏幕上的一段曲线,声音都在颤抖。
郑昊凑了过去。
他的瞳孔,猛地,收缩了。
屏幕上,那段代表着宇宙背景辐射的频谱曲线,在一个特定的,极低的频段上,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干净和平滑。
“没有任何……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干扰。”郑昊喃喃自语。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月球的背面,由于有着整个月球球体的完美屏蔽,是整个地月空间中,进行低频射电天文观测的,独一无二的,最完美的净土。
在这里,建造一台射电望远镜,它所能听到的,来自宇宙最深处,最古老的,微弱的信号,将是地球上任何一台望远镜,都无法比拟的。
郑昊的眼中,燃起了一团,更加炽热的火焰。
他的脑海中,一个比建立月面基地,更加宏伟,更加大胆的计划,已经开始,悄然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