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 第111章:“失败学”的意外走红

何宇的官方直播间,后台数据刷新频率已经跟不上人气的疯涨速度,那个代表着在线人数的数字,正以一种蛮横的姿态向上跳动,每一次刷新,都意味着数以万计的新观众涌入。

“欢迎来到龙河大学的‘课外活动’时间。”

何宇的声音透过麦克风,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从容与笑意。

他身后的镜头,稳稳地对准了一间灯火通明的工坊。

那不是寻常大学社团活动室的杂乱模样,更像是一座匠人的圣殿。

工坊内,一群学生正全神贯注地围着几件作品,他们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玩闹,只有面对神圣造物时才会有的虔诚与狂热。

讨论声此起彼伏,激烈却又有序。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失传手工艺复原社团】的日常。”

何宇的声音适时响起,引导着所有观众的视线,“他们手中的,是根据古籍记载,一比一复原的鲁班锁和木牛流**简化模型。”

镜头给了一个特写。

那枚鲁班锁,通体由紫檀木构成,表面闪烁着温润的光泽。其内部榫卯结构的繁复程度,让屏幕前的无数观众瞬间失语。它不像一个玩具,更像是一个无法被破解的、源自古代智慧的立体密码。

直播间的弹幕在凝滞了零点几秒后,彻底引爆。

“卧槽!这鲁班锁的结构,比我电脑CPU还复杂!”

“别简化模型了,这玩意儿直接拿去博物馆都能当镇馆之宝了吧!”

“木牛流马!真的是木牛流马!我看到了!那个齿轮传动结构,山河大学的学生已经开始复原古代黑科技了吗?”

“别说了,我一个985的工科博士,感觉自己这几十年白活了,我的毕业设计跟这个比起来就是一坨屎……”

弹幕的狂潮中,何宇却并未让镜头过多停留在这群“技术宅”的鬼斧神工之上。

他嘴角的笑意加深,话锋陡然一转。

“当然,探索未知,并不总是伴随着成功。”

镜头切换。

画面从静谧的工坊,猛地切入到一间更为喧闹、甚至带着几分野性的实验室。

画面中央,王浩正站在一座用木棍和胶水精心搭建的吊桥模型前。那座桥看起来很精致,但又透着一股刻意为之的脆弱感,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王浩的手里,紧紧攥着一个音频发生器,他的脸上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表情,既有面对最终审判的紧张,更有即将见证毁灭的癫狂兴奋。

他环视四周,对着周围那些眼中闪烁着同样光芒的社员们,用尽全力嘶吼道:“各位‘失败者’!”

“参数都对好了吗?”

“那就准备坍塌吧!”

“准备好了!”

社员们齐声回应,那声音里没有半分犹豫,反而充满了对接下来一幕的期待与狂热。

王浩不再多言,他深吸了一口气,拇指决绝地按下了启动按钮。

“嗡——”

一阵特定频率的嗡鸣声突兀地响起,不高,却尖锐得直刺耳膜。

空气开始震动。

那座精巧的吊桥模型,开始以肉眼可见的幅度剧烈地颤抖起来。

先是桥面轻微的起伏,随即幅度越来越大,桥塔开始疯狂摇摆,仿佛一个被无形之手扼住喉咙的巨人,在做着最后的挣扎。

一秒。

两秒。

三秒。

“咔嚓!”

一声清脆到极致的断裂声,成为这场毁灭交响曲的第一个音符。

紧接着,是摧枯拉朽的连锁反应。

整座吊桥以一种极具“破坏美学”的方式,华丽地、彻底地、壮观地解体了!

它不是简单的垮塌,而是猛然向内爆开,无数木屑与胶水碎块在瞬间炸成一团飞散的迷雾。

现场一片狼藉。

然而,伴随这片狼藉而来的,却是雷鸣般的欢呼与喝彩!

“成功了!”

“哈哈哈!我们又一次完美地失败了!”

这段充满硬核物理知识和“暴力美学”的视频,很快被人从长达数小时的直播中剪辑出来。

标题简单粗暴——【龙河大学硬核物理课:如何科学地搞垮一座桥】。

视频,爆了。

一夜之间,它的播放量突破了千万,评论区成了网友们的狂欢圣地。

“我人傻了,别的大学都在卷怎么建桥,龙河大学反其道而行之,教学生怎么拆桥?”

“楼上的别秀无知了!这叫‘共振坍塌’原理!塔科马海峡大桥就是这么完蛋的!我只在教科书上见过公式,他们居然真的做了出来!”

“硬核!太硬核了!这才是真正的寓教于乐,从失败中学习!”

“格局!什么叫格局!别的大学教成功,龙河大学教失败,这格局直接拉满了!”

“失败学”这个词条,以一种谁也未曾预料到的方式,冲上了热搜。

作为这场“失败盛宴”的主导者,【失败研究社】的社长王浩,也在校内名声大噪。

只是这份名声,很快就给他带来了“甜蜜的烦恼”。

夜已深。

宿舍里只剩下显示器散发出的幽幽白光,映照在王浩那张紧锁着眉头的脸上。

他正在批阅社员们提交的最新活动报告。

一份份报告,看得他眼皮直跳。

《关于不同胶水粘合强度在剪切应力下的溃败阈值分析》、《木棍桁架结构在特定频率下的最优解体路径研究》……

每一份报告都写得详尽无比,数据分析、理论模型、实验过程一应俱全,其严谨程度,堪比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

社员们对于“如何更科学地失败”这项研究,投入了空前的热情与智慧。

王浩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心中五味杂陈。

他关掉报告文档,熟练地切换到学校的【“创世计划”】项目进度系统。

当他点开自己项目组的页面,挨个查看那些“失败学”核心成员所负责的子项目时,瞳孔骤然一缩。

屏幕上,好几个核心项目组的进度条,都亮起了刺目的红灯。

旁边标注着清晰的系统提示:【进度严重滞后】。

“这帮家伙……”

王浩哭笑不得地挠了挠头,一股荒谬感涌上心头。

研究失败,研究得太成功了。

结果,把真正的正事给耽误了!

他转过头,看着窗外被月光笼罩的宁静校园,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了那份属于“领导者”的沉重。

那不仅仅是荣誉,更是责任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