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 第107章:校园新生态与校长的阶段性胜利

一个半月。

四十五个日夜,足以让一种全新的秩序,在龙河大学这片被外界视为“教育试验田”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一种矛盾到极致,又和谐到诡异的秩序。

白昼,是属于理性的战场。

耗资九位数的结构力学实验室里,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切割的微尘与高能粒子加速器特有的臭氧气息。几十名学生围着一个悬浮在磁场中的复杂金属构件,争论声几乎要盖过仪器的蜂鸣。

“不行!六号节点的屈服强度已经逼近阈值了!再增加应力,整个模型会直接崩塌!”

“崩塌才是对的!这说明我们从一开始的理论构建就存在缺陷!推倒重来!”

草稿纸被揉成一团,狠狠砸在地上,旁边是堆积成小山的能量饮料空瓶。

新落成的基因编辑中心,无菌环境内,灯光明亮得有些刺眼。

一名女生死死盯着显微镜下的细胞切片,她的瞳孔中倒映着幽蓝色的荧光标记。

“CRISPR的脱靶效应还是无法控制在千分之一以下……项目要失败了。”

她的声音里带着哭腔。

旁边她的队友没有安慰,而是将一份全新的数据模型推到她面前,语气冷静得不带一丝感情。

“放弃Cas9,换用我们昨晚推演出的新型引导蛋白,重做一遍。”

图书馆,原本是安静的圣地,此刻却成了无数个小型的风暴中心。每一张桌子,每一个角落,都盘踞着一个团队。他们压低了声音,但那激烈交锋的思维,几乎让空气都变得粘稠。

焦虑。

疲惫。

濒临崩溃。

这就是龙河大学的白日,一场将所有新生都卷入其中的、名为“期末项目”的极限挑战。

然而,当最后一缕夕阳被西山吞没,夜幕降下。

整个校园的磁场,会瞬间翻转。

“嗡——嗡——砰!”

模拟风洞实验室内,一架由木条、帆布和大量胶带拼凑而成的、造型古怪的飞行器,在挣扎着爬升了不到三米后,干脆利落地在半空中解体。

碎片稀里哗啦地掉了一地。

【失败者研究社】的成员们,非但没有沮丧,反而爆发出惊人的欢呼。

“成功了!这次比上次多飞了零点七秒!”

“机翼断裂的角度和我们模拟的数据完全吻合!我们的失败,是可预测的、完美的失败!”

他们笑着,闹着,从一地鸡毛的“失败”残骸中,捡拾着比成功更宝贵的数据。

天文台。

巨大的穹顶缓缓开启,露出缀满星辰的夜空。

【星空守望者协社】的成员们没有在进行枯燥的观测,而是在为一颗新发现的脉冲星举办命名派对。

投影幕布上,是那颗遥远星体不断闪烁的射电信号,音响里放着的,是根据信号频率转换而成的、奇特而富有节奏的宇宙噪音。

他们举着可乐,用一场狂欢,向宇宙深处致敬。

南边的草坪上。

【失传手工艺复原社团】点燃了篝火,火焰映照着一张张年轻的脸。他们没有弹吉他,也没有唱歌,而是在用一套亲手复原的活字印刷工具,笨拙而虔诚地印刷着社团的招新海报。

油墨的香气混合着草木的清新,飘散在微凉的夜风里。

白日里那几乎要将人压垮的理性与焦虑,在夜色中被彻底释放,转化为一种纯粹的、不为任何目的的热爱与痴狂。

奋斗,是为了解决问题。

娱乐,是在解决问题的间隙,去寻找更多值得热爱的东西。

最初笼罩在所有人心头的迷茫与无措,就在这日夜交替的极致撕裂与融合中,悄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奋斗-娱乐”双循环。

校长办公室。

何宇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这片由他亲手缔造的、光怪陆离的校园。

他的个人终端上,正分屏显示着数十个来自生态监测系统的实时画面。

他看到王浩的团队在生态箱前,为一种新型共生菌落的成功培育而相拥欢呼。

他也看到“失败者研究会”的成员们,在又一次“成功”的失败后,笑得前仰后合,毫无芥蒂地分享着彼此的失误。

他看到了白天的极致“内卷”,也看到了夜晚的尽情“不务正业”。

这一切,都落在他眼中。

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如同温水般,缓缓浸透四肢百骸。

他所做的一切,不是要培养一群只会考试的机器,也不是要打造一个无菌的精英象牙塔。

他要的,是一个生态。

一个允许犯错、鼓励“不务正业”、能够自我调节、自我进化的生态。

一个能让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价值,并迸发出无限创造力的生态。

现在,这个生态的雏形,已经出现了。

就在这时。

一道清越的、仿佛来自另一个维度的提示音,在他的脑海中响起。

【叮!】

来了。

何宇的呼吸,停顿了一瞬。

【检测到校园内已形成良性的“问题导向型”学习生态,“问题解决者”教育模式已初步构建成功!】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跨学科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开始全面发展……】

【隐藏任务“为人师表”进度已达到15%!】

【任务奖励:信誉度10000点!】

一连串的系统信息,化作淡蓝色的数据流,在他眼前瀑布般刷过。

何宇的嘴角,终于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

那不是一个礼节性的、公式化的微笑,而是一个发自肺腑的、卸下了千斤重担的笑容。

隐藏任务。

这倒是意外之喜。

但这串提示,更像是一枚勋章,一枚迟来的、却分量十足的勋章。

它标志着他一直以来坚持的、被无数人质疑、被外界所不理解的教育理念,终于不再是空中楼阁。

它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窗外,夜色正浓。

校园里的灯火,如同散落人间的星辰,璀璨而温暖。

他的学生们,正在以他所期望的方式,挣脱了所有无形的枷锁,向着天空,野蛮而自由地生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