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霸王:李七岁带朱标打穿洪武 第267章 鞍山城!今日起,重归大明!

();

朱标落地瞬间,一个翻滚卸去冲力,

手中长刀横扫而出!

“噗嗤!噗嗤!”

两名靠近的女真兵被拦腰斩断!

鲜血喷溅了朱标一身!

他毫不在意,如同猛虎入羊群,

长刀挥舞,

瞬间在城头清出了一小片空地!

李祺此时也紧随其后,攀上城头!

他拔出钉在城墙上的破岳枪,

枪出如龙,瞬间挑飞两名扑向朱标的敌人!

“标哥!你左我右!守住这片垛口!”

李祺大吼,长枪舞动,

将试图合围的守军,死死挡住!

“好!”

朱标应了一声,手中长刀化作一片寒光,

将左侧涌来的敌人死死挡住!

刀势凌厉!

“铛!”一刀劈断一杆长矛!

“噗嗤!”反手一刀捅穿一名敌人的胸膛!

“咔嚓!”

一脚踹断另一名敌人的膝盖骨!

朱标状若疯虎,

每一刀都带着必杀的决心!

他手中的刀很快卷刃,

他随手丢弃,从地上捡起一把敌人的弯刀继续砍杀!

弯刀崩口,再换!

短短片刻,他竟连换三把兵刃!

脚下堆积的尸体越来越多!

李祺这边同样凶悍!

破岳枪在他手中如同有了生命,

点、刺、扫、砸!

枪影重重,所过之处,人仰马翻!

没有敌人能近身一丈之内!

他如同一座礁石,牢牢钉在右侧,

为后续登城的兄弟守住通道!

朱标和李祺两人,如同两尊杀神,

背靠背站立在城头,这片狭小的立足点上,

硬生生挡住了守军疯狂的围攻!

他们的悍勇,彻底震慑了城头的守军!

“快!云梯!架云梯!”

城下的朱棣和常茂,

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嘶声力竭地命令!

一架架云梯迅速架上了西城墙!

明军精锐,

顺着云梯和那些钉在墙上的弩箭,疯狂向上攀爬!

“挡住!快挡住!别让他们上来!”

阿勒坛声嘶力竭地指挥,但军心已乱!

朱标和李祺的存在,

如同插在守军心脏上的两把尖刀,

让他们首尾难顾!

越来越多的明军登上了城头!

他们以朱标和李祺为核心,迅速扩大战果!

城头的战斗瞬间进入白热化!

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每争夺一寸垛口,都伴随着生命的消逝!

“随孤杀下去!打开城门!”

朱标浑身浴血,如同血人,

他看准了通往城楼和马道的方向,

怒吼一声,带头冲杀过去!

“杀!”李祺挺枪护卫在侧!

“杀啊!”登城的明军将士,士气如虹,紧随其后!

朱标一马当先,长刀挥舞,

硬生生在密集的敌群中,杀出一条血路!

他目标明确,直指城门楼下的绞盘!

阿勒坛看出了朱标的意图,惊骇欲绝:

“拦住他!不惜一切代价拦住他!”

数十名最精锐的女真甲士,

在阿勒坛的亲自带领下,

组**墙,死死堵在通往绞盘的马道前!

“挡我者死!”

朱标眼中只有那控制城门的绞盘!

他爆发出全部的力量,

手中捡来的狼牙棒,带着呼啸的风声,

狠狠砸向人墙!

“轰!”

人墙被砸开一个缺口!

但立刻有更多的敌人补上!

“标哥!我来!”

李祺一声暴喝,破岳枪如同毒龙出洞,

瞬间洞穿两名甲士的咽喉!

他枪势不停,横扫千军,将左侧的敌人逼退!

朱标抓住机会,狼牙棒再次猛砸!

右侧的敌人也被砸得东倒西歪!

两人配合默契,一左一右,

如同两把锋利的凿子,

硬生生凿穿了这最后一道防线!

“保护绞盘!”

阿勒坛绝望地嘶吼,

亲自挥舞着弯刀扑向朱标!

“滚开!”

朱标怒吼,狼牙棒带着万钧之力横扫而出!

“铛!”

阿勒坛的弯刀被砸得脱手飞出!

他本人也被巨大的力量,

震得口喷鲜血,踉跄后退!

朱标看也不看他,

一个箭步冲到巨大的绞盘旁!

绞盘上,粗大的铁链,连接着沉重的城门!

“开——城——门——!”

朱标用尽全身力气,双臂肌肉贲张,

青筋暴起,猛地转动绞盘!

“嘎吱吱——!”

沉重的绞盘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开始缓缓转动!

连接城门的铁链被一点点收紧!

“帮忙!”

李祺一枪逼退周围的敌人,

也冲到绞盘旁,与朱标合力转动!

“嘎吱吱——轰隆隆——!”

鞍山城南门那沉重的包铁城门,

在绞盘的牵引下,发出沉闷的巨响,

缓缓向内打开!

“城门开了!”

“杀进去!”

早已等候在城外的常茂、朱棣,

率领着如狼似虎的明军骑兵和步卒,

爆发出震天的喊杀声,

如同决堤的洪流,从洞开的城门汹涌而入!

“完了……全完了……”

阿勒坛看着洞开的城门和涌入的明军,

面如死灰,瘫倒在地。

城内的战斗再无悬念。

失去了城墙依托,又士气崩溃的女真守军,

在明军的铁蹄下迅速溃败。

负隅顽抗者被无情斩杀,

跪地投降者被绳索捆绑。

朱标和李祺站在城门洞下,

看着潮水般涌入的大军,

听着城内逐渐平息的喊杀声,

相视一眼,

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疲惫和如释重负。

朱标拄着卷刃的狼牙棒,鲜血顺着衣甲滴落。

他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污,

望向城内升起的明军旗帜,

声音沙哑却带着无上威严:

“鞍山城!今日起,重归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