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秦。
与嬴政共同度过新春的扶苏很快整装前往栎阳城。
马车行驶在宽阔平整的大路上,扶苏几乎感受不到路面的颠簸。掀开帘子,望向路上来往的双辕马车,心下更是满意。
与大秦原本的单辕马车相比,扶苏在栎阳城推广的双辕马车单马即可驱动,使得成本大幅降低;转向更加便捷,操控也更为简单。
不多时,栎阳城门便出现在了扶苏眼前。
这时,马车却缓缓停下。
两名士卒手拿纸笔账本,上前查人验车。
“我们是栎阳城驰道收费站工作人员,请配合检查通行。”
扶苏听罢,掀开帘子向着二人点了点头。
两名士卒见状连忙躬身行礼,心中纳闷却也烟消云散。
自收费站建成,由“贵族专用通道”进出的大秦贵族哪个不是双马座驾,也就是扶苏公子平易近人、作风简朴,使用的是单马车。
士卒很快检查好车架,回道:“单马车三辆,走贵族专用通道,共计收费30钱。”
侍从熟练地将准备好的半两钱交给士卒。
一士卒迅速清点数量,另一士卒则将开具好的发票递给了侍从。
车内的扶苏接过盖着官印的单据,欣慰地点了点头。
没错,这便是扶苏在栎阳进行改革的一个小方面。按照马车类型(民用、商用、贵族官吏等)设计不同的收费标准,以控制城内交通流量,在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兼顾民生需求。
例如民用马车空载/轻载和重载的收费标准都不相同,重载按货物重量加收费用;商用马车则按车轴数和货物价值征收钱财。
当然与此相对应的便是同时出台的优惠政策。例如城内居民凭 “户籍木牍” 每日首趟免费;运送赈灾物资、丧葬用车免缴等;商人持有扶苏签发的 “通商符节” 可享八折优惠以鼓励跨区域贸易。
扶苏回到“知政阁”,他在栎阳城的办公地同时也是居所,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各项文件审批中去了。
“栎阳城曲辕犁推广实际耕作面积达75%,68%的农户主动进行购置或仿造”;“改良型织布机第一轮试验完毕”、“初代玻璃烧制成功”......许是新年新气象,扶苏不断收获好消息,喜得他拍案叫好,哪还有半点端方公子的模样。
“公子。”管家姜桓在书房外叩门。
“何事?”
“萧先生求见。”
“快请。”一听是现已为自己智囊团的萧何的到来,扶苏起身相迎。
“公子。”萧何行礼。
“先生请坐。”
待两人落座,寒暄过后,萧何从怀中拿出一本小册子。
“公子,王贺等人又递了谏书。”萧何捧着册子,墨迹未干的字迹透着几分刻意的工整,“他们说,兴修水利劳民伤财,不如多征些粮食弥补损失。”
扶苏原本的笑意瞬间凝固在脸上,心中更是寒意四起。
“这些蛀虫!泾水改道淹了万亩良田,他们的庄子却因筑了私堤毫发无损!此刻还敢跟我提征粮?!”
“公子此番改革,令贵族直接丧失了私田灌溉的特权,使得他们的土地兼并受阻和资产缩水。他们若是没有行动,那才令人生疑。”萧何安抚道。
“依先生看,该当如何?”扶苏冷静下来说道。
“王家以及其他几家已聚集私兵阻拦开渠数日,这样的手段只多不少。针对那些贵族的反扑,臣有三句谏言......”
三日后。
扶苏、萧何等人亲自带着工匠来到王家堤附近勘测地形,一队甲士突然拦住了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