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第193章 难道真是内阁与后宫合谋,意图暗害皇帝?

始皇觉得自己的推测极有道理。

宫廷**这种事,他见过的、听说的都不少。

若从逻辑上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眼前的怪事。

否则,明世宗又何必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皇后被大火吞没?

“父皇的意思是,后宫有人在暗算皇帝?”

扶苏听到始皇的推断,神色骤然一变。

若真是如此,那可是天大的事!

可若方皇后真的要害明世宗,她的动机又是什么?

明世宗若真被害,那下一个登基的皇帝……

人做事,总要有利益驱使。

扶苏百思不得其解——方皇后这样做,能得什么好处?

“明世宗应当已有子嗣了吧?”

始皇缓缓开口道。

明世宗与明武宗不同,他有儿子。

若明世宗殒命,他的儿子自然承继大统!

届时,方皇后便能以太后的身份执掌朝局!

而且,始皇在看过许多明代帝王的视频后,还察觉到一个离奇的规律。

这些大明的皇帝,寿命普遍太短!

除了开国几位帝王,后面的皇帝几乎都是少年即位。

朝政多由内阁与后宫辅政。

可等到他们年岁稍长,开始亲政,准备大展拳脚时,却接连暴毙!

于是,新的幼帝登基,内阁与后宫再度掌权……

如此循环往复。

“难道真是内阁与后宫合谋,意图暗害皇帝?”

始皇眉头紧皱。

原本,他对汉武帝刘彻所谓的“阴谋论”嗤之以鼻。

在他看来,帝王岂会那般容易被人害死?

可这一个个明代帝王,难道真都是横死的吗?!

看完嘉靖的视频后,始皇不得不顺着刘彻的思路继续推演。

若真有这样一股暗中的势力存在……

那就能解释,为何大明皇帝频频早夭!

但问题是,究竟是谁能伸手到帝王身边?

是内阁?还是后宫?

始皇的神情渐渐凝重。

他忽然意识到,大明王朝的水远比他想象得要深。

这表面上的盛世之下,竟暗流汹涌!

……

汉武帝时期!

刘彻整个人都坐直了几分。

他睁大眼睛,死死盯着天幕中的画面。

“明世宗竟屡次被大火烧身,甚至在行宫里差点丧命!”

“连深宫之中,都会遭遇生死危机?!”

看完这一幕,他对自己的阴谋论越发笃信不疑。

这事绝对有鬼!

原本刘彻也只是心中存疑,可眼下看到视频,他的怀疑转为笃定。

若说这里面没有问题,鬼都不会信!

明世宗南巡,竟连续三次遭火劫!

而怪异的是,大火偏偏不烧别人,专烧皇帝!

这能叫巧合?

更离谱的是,那些大臣面对火海里的皇帝,竟无人出手营救——

反而是振振有词,说皇帝是“火德真君”,不惧火焚?!

刘彻整个人都懵了。

要不是有人拼命冲入火场把皇帝救出,恐怕他早就化为焦炭了。

刘彻实在无法理解这种荒唐至极的举动。

若换成他,第一时间就会将这些冷眼旁观的大臣满门抄斩!

更不可思议的是,明世宗在宫中,竟差点被区区宫女勒死?!

刘彻根本无法相信,这样的事会发生在帝王身上。

若是他遇到此事,必然立刻血洗后宫!

连皇帝的寝宫都不能保证安全,这天下还有什么地方值得信任?!

“怪不得明世宗要迁居西苑修道。”

“后宫实在是危机四伏。”

刘彻心中不由叹息。

“这些明代皇帝的死,果然蹊跷。”

他几乎可以断定,自己之前的猜测没错——

有人在暗害明代皇帝!

结合明世宗的遭遇,后宫牵涉其中几乎板上钉钉。

而且明世宗一登基便锐意改革,这必然引起文臣不满。

会不会是文臣与后宫勾结,共同下手?

刘彻心里仍有迟疑。

这些读书人,真有胆子敢动皇帝?

一旦皇帝频死,王朝动荡,难道他们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吗?!

不过,此事他无法彻底确认,如今也只能是推测。

……

贞观时期!

李世民同样觉得,明世宗的遭遇,实在匪夷所思。

堂堂帝王,本应有最周密的守护。

可他竟多次在大火中险死,还在后宫被宫女行刺?

李世民这一生戎马无数,虽说危险常伴,却也比不上明世宗的处境凶险。

“区区十五六岁的宫女,怎会有如此胆量,明知诛九族的下场,还敢暗杀天子?!”

“必然有幕后黑手在操控。”

长孙无忌闻言,也暗暗骇然。

“皇帝竟在深宫遇刺,此事骇人听闻。”

皇宫向来是天下最森严之地,寻常人连踏进一步都难。

唯有这些宫女,日夜侍奉在侧,才有近身之机。

可这些年纪轻轻的女子,真有胆子冒天下之大不韪?

他不信。

此中必有隐情!

“朕亦是此意。”

李世民轻轻颔首。

若连帝王在后宫都无安身之地,那普天之下,还有哪里安全?

哪里还能寄托信任?

“或许明世宗迁居西苑,也与此有关。”

“有意思的是,他的前任明武宗朱厚照,同样不居后宫,而是躲在豹房。”

“这明世宗也搬离后宫。两代皇帝的选择,未免太过巧合。”

李世民目光深邃,隐隐想到刘彻的阴谋论。

难道,这背后真有人在暗害明代帝王?

“若汉武帝的猜测属实,那这大明的局势,恐怕远比我们所见要复杂。”

房玄龄闻言,心中震动。

李承乾则满脸不可思议。

“真有人敢图谋帝王?!”

他自己也曾起过逆心,深知要对皇帝下手何其艰难。

何况,皇宫防御固若金汤,岂是轻易能闯进去的?

当年父皇能够发动玄武门之变,是因他声望足够高,手下又有忠心之士。

若无这些条件,他根本不可能率人突入玄武门。

再说,皇帝的饮食与医药,向来有专门的人负责。

御膳房掌管皇帝的一日三餐,每道菜肴皆有严格规程。

每位御厨完成菜品,都要署上名字,以便责任可查。

在菜肴送往御前途中,有专门的内侍与宫女护送,确保无半点污染。

而在摆上御案之前,必有太监先行试吃,以防毒害。

层层设防,使得想从饮食下手几乎不可能。

若后宫防御真如纸糊,能轻易得手,那如今大唐的皇位早就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