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工:重生1950,为国铸剑 第50章 涡轮增压,跨时代的创造

电子管的难题被攻克,“天网”雷达的诞生已经指日可待。

可就在所有人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时,一个负责“穿云箭”**推进剂项目的小组长,却满头大汗的跑了过来,他的手里还拿着一根烧得只剩半截的药柱。

“陆科长!出大事了!”

“咱们的推进剂燃烧不稳定,推力上不去!”

“按照现在的推力算,咱们的**根本飞不了一万五千米!”

啥玩意?

推力上不去?!

吴刚那带着哭腔的声音一出来,整个车间瞬间安静了。

刚才还因为电子管成功而燥热的空气,一下子变得又冷又硬,压得人喘不过气。

刚刚还抱在一起又哭又笑的老师傅们,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僵住了。

陈岩师长和李云虎更是心里咯噔一下,那感觉比打了败仗还难受。

“你说什么?!”

李云虎一个箭步冲过去,劈手夺过那根烧得乌漆嘛黑的推进剂药柱,差点没把手指头给烫了。

“咱们之前在‘青天剑’上用的不是好好的吗?怎么一到这个‘穿云箭’上就不行了?”

那个负责推进剂的小组长叫吴刚,是**车间赵卫国主任最得意的徒弟。

此刻却急得满头大汗,脸都憋红了。

“李代表,不是配方的问题!”

吴刚指着那根烧得只剩半截的药柱,声音都带着哭腔。

“是**的个头太大了!”

“‘青天剑’那火箭弹才多重?不到二十公斤!”

“可这‘穿云箭’**,按照陆科长的设计图装上战斗部和各种零件,总重量超过了一百公斤!”

“一百公斤啊!”

他比划了一下,那感觉就像要用一辆自行车的力气去蹬一辆大卡车。

“我们用现有的双基推进剂,在地面上做了好几次静态点火测试。”

“结果最好的那一次,产生的推力也只能把**顶起来不到一万米!”

“离设计要求的一万五千米,差了整整一大截啊!”

“这要是打出去,别说打B-29了,连鹰酱的侦察机都够不着!”

吴刚的话,让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是啊,道理很简单。

小马拉大车,根本拉不动!

伊万诺夫刚从地上爬起来,听到这话,精神头又来了。

他虽然被陆重用各种土法妖术打击得体无完肤,但在火箭推进技术这个熊国的核心领域,他还是有绝对自信的!

“哼,我早就说过,火箭技术是一门高深的科学,不是靠着小聪明就能解决的。”

伊万诺夫像个老师一样,背着手走了过来,又开始了他的专业分析。

“火箭的推力取决于两个核心因素:推进剂的能量密度和燃烧室的压强。”

“你们这种土法制造的双基推进剂,能量密度本来就低,燃烧速度也不稳定,推力时大时小。”

“而且你们看。”

他指着那根烧黑的药柱横截面。

“燃烧面非常不均匀,有的地方都烧穿了,有的地方还剩一大块。”

“这说明你们的药柱内部有气孔和裂纹,压根就没压实!”

“用这种劣质的燃料,去推一个一百公斤的大家伙?”

伊万诺夫轻蔑的摇了摇头。

“我建议你们还是现实一点,把**的重量减一半,或者干脆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项目,专心去造你们那个还算不错的自动**吧。”

他这番话虽然难听,但句句都说在了点子上。

就连一直力挺陆重的科斯季科夫,这次也缓缓的点了点头。

“伊万诺夫这次说的有道理。”

科斯季科夫走到陆重身边,低声说道:“陆重同志,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是我们熊国也是全世界都在攻克的难题。”

“推力的提升需要从材料学、化学、流体力学等多个基础学科上取得突破,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比如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

“虽然结构复杂一点,但推力要大得多。”

陆重却摇了摇头。

液体火箭发动机?

那玩意儿更复杂,需要的配套设备更多,什么燃料泵、氧化剂罐、涡轮泵……

501厂现在连个像样的轴承都造不出来,搞那个不是更扯淡吗?

他看着众人脸上凝重的表情,又看了看伊万诺夫那张写满了“快来求我啊”的得意嘴脸,只是平静的笑了笑。

“谁说推力不够,就一定要在燃料上想办法了?”

又来了!

又是这句熟悉的,让伊万诺夫听了就脑仁疼的话!

陆重走到烧黑的推进剂药柱前捡了起来。

“伊万诺夫同志说的没错,我们的药柱燃烧不均匀,这是事实。”

“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不均匀?”

他拿起粉笔,在地上画了一个圆形的药柱横截面。

“因为我们现在的药柱是实心的,从外到内一层一层的烧。”

“燃烧产生的气体都堵在燃烧室里,压强忽高忽低,燃烧速度当然不稳定,还容易把药柱给烧裂了。”

“那如果我们换一种烧法呢?”

陆重的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弧度。

他在那个圆形的横截面中间,画上了一个五角星的形状!

“这是什么?”

李云虎好奇的问道。

“内孔燃烧技术!”

陆重用粉笔重重的点了点那个五角星。

“我们不在外面点火,我们在里面点!”

“把药柱做成空心的,从中间这个五角星的内壁开始烧!”

“你们看这个五角星有十条边,它的燃烧面积是不是比外面那个圆圈大得多?”

“燃烧面积大了,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燃气就多了,推力不就上去了吗?”

“而且随着燃烧的进行,这个五角星会越烧越大,燃烧面积也会持续增加,这就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持续增长的,稳定的大推力!”

“最关键的是!”

陆重的声音拔高了几分。

“燃气可以从中间这个孔里顺畅的排出去,再也不会憋在燃烧室里了!”

“这样一来燃烧室的压强就稳定了,药柱本身也不会再被烧裂了!”

轰!

这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原子弹!

在场的所有技术人员,包括科斯季科夫和伊万诺夫在内全都目瞪口呆,像看怪物一样看着陆重!

还能这么玩?!

在药柱上开个洞,就能解决推力不足和燃烧不稳定的两大世界性难题?

这他**是什么神仙脑回路?!

伊万诺夫呆呆的看着地上那个简单的五角星,感觉自己的大脑被一股无法理解的巨力狠狠的冲击着。

他从熊国最高火箭技术研究院里学来的那些复杂的燃烧理论、推力公式,在陆重这个简单粗暴的五角星面前,脆弱的就像一张纸!

“我……我……”

他指着地上的图形,嘴唇哆嗦,一个完整的字都说不出来。

科斯季科夫更是直接蹲了下来,用手**着地上的粉笔印记,眼神里满是狂热和痴迷。

“天才……这绝对是天才的设计!”

他猛地抬头看着陆重,声音都在颤抖。

“陆重同志,你是怎么想出这个办法的?!”

“我把它叫做‘发动机的涡轮增压’。”

陆重开玩笑似的说道。

实际上这个内孔燃烧的星形截面技术,是后世固体火箭发动机最经典也是最基础的设计之一。

但在五十年代初,这绝对是石破天惊的创举!

“涡轮增压……”

科斯季科夫咀嚼着这个陌生的词汇,感觉自己又学到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还愣着干什么!”

**车间的吴刚第一个反应过来。

“快回车间!给老子的药柱上,全都开个五角星出来!”

“老子要看看,加了这个涡轮,咱们的**到底能飞多高!”

整个909科再次像上了发条一样,疯狂的运转起来。

制造星形内孔的模具,对于已经能手搓瞄准镜的孙师傅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仅仅用了两天时间,第一根带着标准五角星内孔的“穿云箭”推进剂药柱,就被成功制造了出来。

再次进行地面静态点火测试!

这一次,所有人都紧张的躲在了一百米外的掩体后面。

当吴刚颤抖着按下点火按钮的瞬间!

轰!

一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狂暴的怒吼,从测试台架上传来!

一股粗壮的尾焰,从火箭发动机的喷口中猛地喷涌而出!

狂暴的气浪卷起地上的沙石,像子弹一样砸在掩体的观察窗上,砸的噼啪作响!

整个大地都在剧烈的颤抖!

那声音哪里是火箭点火?

分明是一头被囚禁了千年的远古巨龙,在发出苏醒后的第一声咆哮!

测试台架上传感器指针疯狂的摆动着,直接爆了表!

负责记录数据的技术员看着那根已经弯曲变形的指针,结结巴巴的发出了一声惊呼:“推……推力……爆表了!”

“咱们的**,怕不是能直接打到月亮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