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开局古神夺舍,我反手炼化 第435章 长江巫峡,清溪镇

();

将六阴女尸收起,高策将蛇女活尸挪了一下位置。

将阵法改成单阵眼,将其置于阵眼之位。

并且,将整个阵法覆盖的范围,再次扩大了,方圆千里,整个草原以及周边,所有的浊煞之气,都在阵法的牵引下,顺着地脉,流入到阵法之中。

现在,整个阵法,又只供养她一个,效率提升了数倍。

就连这片区域的生态,也收到了不小的影响,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姿态。

她体内的那一点儿灵魂气息,在渐渐的壮大着。

所谓物极必反。

浊煞之气与清灵之气,就是两个相反的极端。

浊煞之极,反而生出了那一丝清灵,使得蛇女活尸的灵魂气息,被它滋养了起来。

按照这个速度,快的话,十几年时间,就可以恢复完整,苏醒意识了。

“不错,希望将来能给我一点惊喜吧!”

随后,高策便一路朝南飞去。

越过了几字拐弯的黄河,穿过中原大地,来到了长江中段的巫峡区域。

长江三峡,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全长193千米,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

其中巫峡,位于山城与鄂省交界之处。

一段在山城的巫山县,一段在鄂省的巴东县。

大名鼎鼎的神农架,就在东北方五十多公里的位置。

非常的近了。

不过,高策现在可不会去那里。

毕竟, 那阴峪海地下的极渊中,古神熵就在里面苟着呢。

相比于其他半死不活的古神,熵算是最完好的一个了!

还是先挑软柿子捏,提升了修为,再去面对祂比较好!

高策回忆原著剧情。

那乌羊王墓,以及地仙村,都在北岸的峻岭之中。

其位置,刚好也就在两省交界的位置附近。

巫峡景色幽深秀丽,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两岸共有十二座山峰,为巫山十二峰,被称为景中景,奇中奇!

北岸由西向东依次为登龙、圣泉、朝云、神女、松峦、集仙六峰。

南岸则为飞凤、翠屏、聚鹤三峰,以及不临江的净坛、起云、上升三峰。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神女峰。

观山封氏的老巢,就在神女峰后的清溪镇。

曾经是当地的望族!

在明朝时,发展到了巅峰,在封师钴的领导下,甚至门人弟子都起了造反称王的心思。

封师钴自称地仙,属下聚集了数万的信众,只不过,他志在长生,否则,以明末的糜烂局势,说不定,还真有可能成事。

那清溪镇,现在还依旧保存着呢。

里面还有不少人生活在里面。

高策的身形,从天际划过,落在神女峰顶上,俯瞰着脚下的巫峡山水。

景色幽深秀丽,观之使人心旷神怡,心胸都变得开阔了起来。

而就在东南面山下的一处位置,清溪镇,就建在那里。

清溪镇与外界的连通,是通过一条建在山腰上的木栈道进行的。

这条木栈道,历史已经很久了。

不过非常不好走。

和蜀道难有的一拼了。

走在那悬空栈道上,要是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摔死。

栈道下,是幽深的密林和深邃的江水。

这个高度掉下去,砸在水面上和砸在水泥地面上,没有什么区别了。

清溪镇的人,想要进来和出去,都只能走这一条路。

此时的清溪镇,已经没落了。

整个镇子里,也没有多少人。

大约就只有几千口人了。

许多人都搬出去了,不再回来。

封氏,也早已经没落了。

空有一座大宅,基业都已经没了。

只剩下封偲北和他的两个儿子,老大封学纹,老二封学倵。

兄弟俩之间,还差着七八岁呢。

高策放开神识,扫过整个清溪镇。

封家大宅,已经荒废了,里面空无一人,落满了灰尘。

显然已经荒废了至少好几年了。

“荒废了,看来,那封偲北已经去青城山出家了啊!”

青城山虽然就在隔壁的川省,可是这距离,却是不近。

足足有六百多公里呢,一千二百里。

“这么看来,封学纹和封学倵两人也都不在这里了!”

“就是不知道,封偲北现在怎么样了!”

这地仙村,没有封家血裔后人,恐怕也没那么容易进去。

至少要多费些功夫。

不过,这对高策来说,问题并不大。

封师钴作为几百年前的明末时期的人,修为也强不了。

他做的布置,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不好突破,但对高策这样的法相大能来说,就太简单了。

不过,这盘古脉,堪称世上独一无二的神仙地势了,应该有些神异,封师钴借助盘古脉做的布置,可能会棘手一点。

或许防御不咋样,但是隐藏的话,可能有一手。

但这都无所谓,线索,顺藤摸瓜就行了!

高策加大神念的扫描力度。穿透土石,深入地下千米,扫射周围方圆几十里的区域。

很快,一幅地下立体的路线图,就浮现在高策的脑海中。

封家大宅后院有密道,通往深山之中。

不用想都知道,这是封师钴带人修出来的。

而且,其中还少不了使用法术的力量。

修的地道宽阔又平整,空间不小。

马车都能在里面奔跑起来。

封师钴一族,掌握天书异器,习得上古巫术,有纸人傀儡之术。

用这些傀儡,就能代替人工进行各种危险作业,超级方便。

这地仙村的修建,想必十分倚仗此法吧。

地道中,还有数道暗门连通这不同方向的密道,通往各处。

其中一条,深入群山,一直通到了长江沿岸的一条山壁之中。

随后,沿着山壁上的古老鸟道前进,来到一段峡谷中。

峡谷的峭壁上,摆放着大量悬棺,组成一个模糊人形。

人形的手,指向一个方向,那里有一条山洞,穿山而过,通往另一面的大峡谷。

峡谷对面,大量鸟道纵横交错,形成 一道迷宫,普通人,若是没有正确的路线指引,几乎找不到正确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