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十七章 说和做
李玉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赵康将削好的细长木签穿过羊肉片。
炭火很快烧得通红,赵康将羊肉串架在上面,随手抓起一把粗盐撒了上去。
“滋啦!”
一股香味从上面飘散,李玉儿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赵康手腕翻飞,待羊肉烤至七八分熟。
他抓起一把孜然粉,均匀地洒在肉串上。
“好了!尝尝!”
赵康将一串烤得外焦里嫩的羊肉串递到李玉儿面前。
李玉儿有些犹豫。
虽然宫里的人都不让他乱吃,可这味道实在太勾人了。
在赵康催促的目光下,她张开小嘴,咬了一小口。
下一秒,她的眼睛猛地瞪圆了!
这是什么神仙味道,比御膳房所有菜肴加起来,还要好吃!
她再也顾不上什么公主仪态。
三两口就将一串羊肉吃得干干净净,然后眼巴巴地看着赵康。
赵康哈哈大笑,又递给她一串。
“慢点吃,管够!”
这一刻,李玉儿看着赵康的眼神,彻底变了。
如果说之前只是好奇,现在那双纯净的眸子里,已经带上了真真切切的佩服。
与此同时,李乾刚刚回到自己的书房,还没有等他坐下。
一个内侍就匆匆跑了进来。
“太子殿下,不好了,公主,公主去赵康那边了。”
李乾顿时有些发蒙,玉儿不是回去了吗?
他刚刚明明看到玉儿跟赵康说了几句,而后就离开了,怎么转眼就又跟着赵康回小院了。
“你说什么?”
内侍也不敢隐瞒,连忙开口说道:“玉儿去了赵康的偏殿,现在还没出来?”
听到这话的李乾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自己妹妹什么样,他清楚的很,万一被那赵康三言两语哄骗了……
“快!快带我过去!”
说罢,他起身向着外面走去。
李乾这里距离赵康那边也不过百米的距离,一分钟的就能走到。
可刚到绕过回廊,拐进了院子的瞬间。
他就看到,院中一个造型古怪的黑铁炉子正冒着青烟。
而赵康此刻正懒散地坐在炉前,手里翻动着几根木签。
李玉儿则毫无仪态地蹲在地上,小手托着腮。
赵康听到动静,抬头看了过来,“哟,太子殿下!”
“再不来,可就真没得吃了,快过来!”
李乾的眉头拧成一个疙瘩。
随着赵康的动作,一股更浓烈的焦香混杂着辛辣的气息扑面而来。
李乾喉头滚动,竟不争气地咽了下口水。
“皇兄!”
李玉儿终于发现了他,惊喜地站起来,嘴边还沾着一圈油光。
她献宝似的举起手里啃了一半的肉串。
“你快来尝尝!这个叫烤羊肉串,是赵康做的,比御膳房好吃一百倍!”
李乾看着自己妹妹那张毫无心机的笑脸。
一肚子准备好的训斥,硬生生卡在了喉咙里。
赵康又烤好一串,这次他没递给李玉儿,反而直接起身,走到了李乾面前。
“太子殿下日理万机,想必没尝过我们这些民间的玩意儿吧?”
他把那串滋滋冒油的羊肉串递了过去。
签子上穿着的羊肉烤得外皮微焦,内里却还透着嫩红。
他身为太子,什么山珍海味没见过?
可眼前这东西,仅仅是闻着味道,就让他感觉腹中空空,馋虫大动。
再看看自家妹妹那副没出息的样子,他心里又好气又好笑。
“皇兄,真的,你尝尝!”李玉儿举着肉串,满眼都是期待。
赵康也跟着说道:“就是,快尝尝吧,难道我还能往里面放毒不成?”
说着,他直接拿过一串新的吃了起来。
李乾紧绷的嘴角,终于松动了一丝。
他接过那串滋滋冒油的烤肉,迟疑地凑到嘴边。
只是一小口。
“咔嚓”一声,微焦的表皮碎裂,滚烫的肉汁瞬间在舌尖爆开。
李乾的眼睛也瞪圆了,动作停滞了一瞬。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又咬了一大口。
这玩意跟他过去二十年吃过的所有精雕细琢的御膳,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东西。
半个时辰后。
院子里多了个小马扎。
李乾毫无形象地跟李玉儿并排坐着,手里还拿着最后一串,吃得满嘴流油。
炭火渐渐熄灭,只剩下点点红星。
李乾打了个饱嗝,他侧过头,目光落在正收拾东西的赵康身上。
通过刚才边吃边聊的几句话。
李乾发现,赵康的谈吐见识,远非外界传言那般不堪。
甚至比他东宫里某些饱读诗书的幕僚,看问题还要透彻几分。
“赵康,”
李乾擦了擦嘴,语气里带着几分探寻:“孤发现,你和传闻中……不太一样。”
赵康闻言,停下手里的活,笑了。
他直起身子,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走到李乾面前。
“太子殿下,这就片面了。”
“哦?”李乾挑了挑眉,来了兴趣。
“要看清一个人,千万别光听他怎么说,也别信别人怎么说。”
赵康的眼神很亮,“要看他,到底做了什么。”
“说句不好听的,外面都说我赵康是个混账纨绔,这点我不否认,我确实没干什么光宗耀祖的大事。”
“可我,至少实打实地救济过灾民,忠嗣堂也都是一砖一石垒起来的。”
李乾瞳孔微微一缩。
这些事,他略有耳闻,但都是从不甚重要的渠道。
只当是齐国公帮助赵康博取名声的手段。
可现在从赵康嘴里说出来,分量截然不同。
他点了点头,没有反驳,示意赵康继续。
赵康嘴角扯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可您再看看朝堂上某些人。”
“满口仁义道德,忧国忧民,吃着朝廷的俸禄,享受着万民的供养。”
“结果呢?”
“旱灾来了,他们嘴上喊着要赈灾,可粮食呢?银子呢?到了灾民手里还剩几成?”
“边关急报,他们一个个义愤填膺,高呼着犯我大周者,虽远必诛,可扭头就为了谁当主帅,谁当监军,争得头破血流。”
“他们做得最漂亮的事,永远是在嘴上。”
李乾听到这话,陷入了沉默。
他不是不知道这些事,可他从未从这个角度,如此剖析。
说和做。
对啊,他一直以来,是不是太看重那些臣子们华丽的辞藻和忠君爱国的表态,却忽略了他们实际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