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葛孔明,关云长,你们在哪?”
范统一路焦急的疾奔回将军府,扯着嗓子四处大声呼喊,声音满是不安。
“范将军,火急火燎的所为何事?”
诸葛亮手持羽扇轻摇,神态悠然自得,步伐不紧不慢,一切皆在掌控中。
“孔明先生,关羽将军呐,如今这战况实在是糟糕透顶,咱们赤壁关大军伤亡惨重,粮草也已然断绝了,将士们明天估计连吃饭都成了大难题。”
“按照眼下这形势继续打下去,恐怕连五天都熬不住,赤壁关就得破,本将军实在是没主意,特来向二位请教一下,可有什么法子能够抵御敌军呢?”
范统急的额头上青筋暴起了,气喘吁吁的说道,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无助。
“范将军,亮早在三日前说过,若想过此劫,唯有倒戈这一条路可走。”
诸葛亮轻轻挥动羽扇,直言不讳。
“倒戈……投降……本将军……”
范统眉头紧锁,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心中好似有两个小人在不断争斗。
一边是面对背叛九千岁的恐惧,毕竟他一直效命于曹正钦,他知道这个权臣手段的残忍程度绝对不是他能抗住。
另一边则是对死亡的畏惧,不背叛九千岁曹正钦,那么就要面对四大异姓王大军进攻,眼前严峻的形势让他深知抵抗下去,到最后肯定是死路一条。
“难道,真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范将军喃喃自语,声音有些纠结。
关羽冷哼一声,严肃的劝道:“范将军,事到如今,确实再无他法了。”
“此刻若选择投降倒戈,你肯定能保住性命,说不定你还能先在四大异姓王麾下谋得一官半职,等到将来战事结束了,我们还可以保证向皇帝陛下汇报你的功绩,最后还有机会加官进爵。”
“可若是不投降倒戈,等四大异姓王破关而入,你可就性命难保了哦!”
见范统面色阴晴不定,内心仍在苦苦挣扎,诸葛亮不紧不慢地接着说道:
“范将军,你内心之中莫不是还在盼朝廷九千岁派来十万援兵和粮草?”
“你可别忘了,三日之前,我等可是打过赌,若是三日之内九千岁派人送来粮草,我和关羽两人任由你处置。”
“若三日之内未派来十万援军和粮草,你便要考虑倒戈投降以保性命。”
“如今三日已过,你和赤壁关上下八九万人可见到九千岁一兵一粮了?”
范统犹如被重锤击中,猛的攥紧双拳,脸上露出绝望与疯狂交织的神情,
嘶吼道:“你们说得对,三天已过了,本将军连一个援兵和一根粮草影子都没见着,看来我真被九千岁弃了!”
诸葛亮微笑,轻轻摇着羽扇:“范将军能想通最好,还是尽快召集将领们传达谈判之意,看看他们的想法吧。”
范统眼神逐渐坚定,重重点点头。
但紧接着,他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要命的事,急忙向诸葛亮请教起来:“对了,孔明先生,倘若我手下那些将领们都没意见,我们要如何与沧江对面的四大异姓王谈判,他们如今攻势如潮,恐怕不会相信我们是真心倒戈投降啊!”
诸葛亮轻摇羽扇,自信满满说道:
“范将军,届时派人乘船去充当使者谈判即可,人选,我和关羽,再加上你这边选派两位中郎将,四人足矣。”
范统一脸狐疑,上下打量着诸葛亮和关羽:“孔明先生,并非本将军信不过二位的本事,只是你们若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去谈判,恐怕分量不够,就算代表我们去谈判,只怕也难以成功啊!”
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摇着扇子,从容的从身上掏出圣旨,微微一笑说道:
“范将军,实不相瞒,我二人乃是陛下派往四大异姓王阵营中的大臣。”
“我们二人是专为这场战争而来。”
范统脸色瞬间变的煞白,目光死死地盯着诸葛亮手中圣旨,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倒吸凉气,结结巴巴的说道:
“原……原来……二位是皇帝派来的大人物……难怪本将军一直觉得二位气度非凡。”
“只是,你们为何不早些表明身份呢,若是早知如此,我定会以最高的礼节招待二位啊!”
范统嘴上虽这般说,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
他深知自己是九千岁曹正钦阵营之人,而眼前这两人是皇帝阵营的。
九千岁曹正钦和皇帝这两方势力向来不合。
如今这局势,自己若倒戈,便是背叛九千岁。
可不倒戈,面对四大异姓王的进攻,必死无疑。
在这生死抉择的关头,他内心的纠结如同乱麻一样。
“范将军,你方才所言非关键,我俩在你这儿,对我们也算礼遇有加,我们只想知道,你现在下定决心了吗?”
诸葛亮和关羽表面上神色平静,可内心实则有些紧张。
毕竟亮出了真实身份,却也不敢完全确定范统会倒向四大异姓王。
若范统是九千岁曹正钦的死忠,得知他们真实身份,那他们二人麻烦了。
可若不拿出圣旨证明身份,范统肯定不会答应让他们带头去谈判。
不过,依照他们对范统性格了解。
此人向来是个见风使舵、视财如命之辈,为了保命,大概率会选择倒戈。
果然,只见范统沉思良久,脸上的表情不断变幻,时而犹豫,时而决绝。
最终,他一咬牙,一跺脚,装出一副大义凛然样子说道:“孔明先生,倒不是范统贪生怕死,我是不想手下将士和几万百姓为了利益之争死在这里。”
“况且,我们赤壁关将士与四大异姓王手下将士都是一家人,本就该团结一心,不该自相残杀,我答应倒戈。”
诸葛亮和关羽闻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然而,就在此时,外边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一名军士慌慌张张跑进来:“范将军,九千岁派遣信使来了!”
九千岁曹正钦的信使?
诸葛亮和关羽心中一惊,两人脸上的笑容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
他们抬眼望去,只见一位身着华丽服饰信使,一脸趾高气昂地走了进来。
那信使神色傲慢,眼神中满是不屑,扫了一眼诸葛亮和关羽,尤其是看到诸葛亮手中的圣旨时,他的瞳孔猛地一缩,眼神中闪过了一丝警惕与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