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恶女命里缺德,创死全家! 第69章 这一招叫引君入瓮

();

沈千秋轻蔑的扫视全场,沈定远怒不可遏,田氏垂首隐忍,沈婉晴敢怒不敢言。

一家子贪财慕势的东西,他们也配!

懒得跟他们废话,沈千秋带着陛下的赏赐回了听兰居。

她刚踏出前厅,沈定远就砸碎了一尊茶盏,紧接着就是他愤怒的叫骂声,以及田氏柔声安慰他的声音。

沈千秋权当没听到,回到听兰居,悠闲自得的喝着茶。

青兰一边收拾陛下赏赐下来的金银珠宝,一边忿忿不平的为她家姑娘叫屈:“侯爷真是太过分了,姑娘好歹是他的女儿,他怎么能那样骂您?”

沈千秋不甚在意:“无妨,我又不会少块肉。”

“可他凭什么骂您?姑娘救了长公主立下大功,陛下都送来了赏赐,侯爷非但没有夸赞一句,还对您恶语相向,奴婢实在看不下去了!”

青兰的话让沈千秋陷入沉思,沈定远的反应的确有些古怪。

沈定远看她不顺眼那是肯定的,得知她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怀疑她有可能故意隐藏实力,因此心虚质问她也很正常。

但是陛下送来赏赐,就算沈定远对她有意见,表面功夫总要做一做,可他非但没有,好像还更加愤怒了,这是为何?

沈千秋突然回想到镇北王府前来下聘的那一日,镇北王宣读完圣旨,沈定远的脸色好像也是不太好。

按理说她母亲被追封为一品诰命,沈定远也跟着沾光,他该高兴才是。

不对劲,的确很不对劲。

“姑娘?”

沈千秋眉头紧皱,突然听到了青兰的声音,她才从思绪中回过神来。

“怎么了?”

“奴婢看您心事重重的样子,有些担心。”

沈千秋淡笑着安抚:“我只是在想一些事情,你不用担心。”

青兰点了点头,自责的叹了口气:“要是拂柳姐姐在就好了,她那么聪明,一定能为姑娘排忧解难,不像奴婢,非但没有帮上忙,还给姑娘惹了麻烦,害得姑娘不得不暴露身手,为奴婢开脱。”

沈千秋摇头失笑:“青兰,莫要妄自菲薄,上次在竹林,若不是你及时出手,我恐怕早就没命了。”

“姑娘莫要安慰奴婢了,以姑**身手,就算没有奴婢,那些刺客也伤不了您。”

“可是你知道,为了报仇,我不会轻易暴露自己。”

青兰听了这话,心中更加自责,姑娘韬光养晦整整七年,好不容易回京,千叮万嘱不能轻易显露身手,可她还是让姑娘失望了。

“姑娘……”青兰声色哽咽,愧疚到说不出话来。

沈千秋皱了皱眉:“不许再胡思乱想了,青兰,我教过你的,不用懊悔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解决问题。”

青兰红着眼眶:“可是奴婢愚钝,奴婢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我不是已经解决了吗?”

青兰吸了吸鼻子:“姑娘指的是让世子殿下帮忙吗?”

“你要相信你家未来姑爷的能力。”

沈千秋的话明显带着玩笑的意思,青兰知道她家姑娘是在逗她开心。

她眨了眨眼睛,好奇的问:“姑娘,您是不是挺满意这桩婚事的?”

沈千秋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满意,我当然满意,他可是镇北王唯一的子嗣,哪怕他不能人道,但镇北王府的权势和财富都是真的,和他成婚,于我而言只有好处。”

青兰不解:“那您为什么还要和……”说到这里,她脸色一红,不知道该如何把后面的话说出口。

沈千秋挑眉轻笑:“你是想问我,为什么还要和凌云阁阁主牵扯不清?”

青兰红着脸点了点头,每次那个戴着面具的男人来找她家姑娘,她都会在门外守着,屋子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她自然知晓。

沈千秋托着下巴,笑盈盈的看向青兰:“你不觉得让凌云阁阁主给你家姑娘做外室,是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情吗?”

青兰听了她家姑**话,脸色更加红润。

外室?她家姑娘在说什么虎狼之词啊!

沈千秋并没有把她真正的用意告诉青兰,利用战北的事情,她不确定会有什么后果,青兰知道的越少越好。

“姑娘您放心,奴婢一定会保守秘密,绝不让任何人发现您和战阁主的……感情!”

沈千秋看她一本正经的模样,不由觉得好笑。

青兰在心中暗暗发誓,以后她一定会对战阁主客客气气,毕竟他都甘愿做她家姑**外室了,也算是委屈了他。

“青兰,给我换药。”

距离箭术比试没几天了,她手上的伤还没有愈合,须得好好用药,确保比试那日不会受到影响才好。

“是。”青兰取来药膏,一边为她家姑娘上药,一边忧心忡忡的问:“姑娘受了伤,最近都不能练骑**,这可如何是好?”

“不急,我的骑术你是知道的,届时临时抱佛脚稍微练一练也就差不多了。”

“姑娘说得也是。”青兰显然对她们家姑**骑术非常有信心,但她又想到了别的问题:“姑娘,那您为了帮奴婢开脱,故意暴露身手一事又该如何破解?”

沈千秋莞尔一笑:“好了,你就不要多想了,我本来就是故意的。”

青兰诧异:“姑娘,您是故意的?”

沈千秋颔首:“恰好长公主出了意外,我便顺势而为了,原本我是打算在箭术比试的时候,适当的展露身手。”

“姑娘,您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一招叫引君入瓮。”沈千秋淡笑着说:“我要让杨家人主动找上门来,光是在箭术比试的时候拔得头筹可不够,除了让杨家看到我的价值之外,还得让他们看到我的能力。”

当年杨家人能放弃她的母亲,并且对她多年来不闻不问,这足以证明杨家人都是唯利是图之辈,尤其是她那位外祖父!

倘若看不到她自身的能力,哪怕她嫁入镇北王府,又得到陛下的赏识,于她那位外祖父而言有什么大不了的?

他身居高位,想要培养一位能得陛下几句赞赏的小辈还不容易吗?

她想查明母亲的死因,以及过去种种,必须得到杨家人的认可,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因此,她绝不容许有任何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