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十九章 被赶出府
唐氏腾的一下站起来。
“你说什么?”
吴嬷嬷连忙上前扶住唐氏微微发颤的身子:“夫人别急,世子已经无事了。”
听到这话,唐氏已经提起了的心这才慢慢放了下来。
“究竟是怎么回事?”
吴嬷嬷端着一杯茶水上前,缓声道:“表姑娘对世子爷根本就没有死心,昨夜世子是打算歇在前院的,姜夫人买通了周妈妈,在世子喝的茶水里下了药。”
“表姑娘趁着世子爷药效发作之后只身进去。”
唐氏听着,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她一个尚在闺阁中的姑娘家,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吴嬷嬷低头:“表姑娘会这么做,大抵是受了姜夫人的撺掇。”
“阿容她……”
唐氏出声,轻叹了口气:“她太让我失望了。”
话落,又继续问道:“桉儿怎么样了?我记得没错的话,昨天是沈氏的小日子,肯定是不能伺候的,给桉儿安排的是哪个丫头?”
“如果是个家世清白的,就先放在桉儿屋里做个通房丫头,等裳绾生下嫡子或者嫡女,再把她抬做姨娘。”
吴嬷嬷没说话,有些欲言又止的看着唐氏。
见她这副神情,唐氏自然察觉出不对劲。
“裳绾将那丫头打发走了?”
唐氏这般问着,心里却有些犯嘀咕。
以她对沈裳绾的了解,她不像是一个连丫头都容不下的人。
对上她的视线,吴嬷嬷低声道:“不关世子夫人的事,是世子不愿意让丫头伺候。”
“那他体内的药……”
“让崔大夫用银针逼出来的。”
“这孩子,怎么就这么死心眼呢。”
唐氏说着,再也坐不住,神色焦急的去了扶风院。
彼时,薛时桉已经醒了过来。
脸色瞧着虽然不是很好,但也恢复了些血色。
“桉儿。”
唐氏人未至声先到,看到比平时精神差了许多的儿子,心疼的险些掉落。
薛时桉从床上坐起来,出声宽慰道:“母亲,儿子无事,你不必担心。”
“怎么可能没事?”
唐氏说罢,忽的转身,冲着沈裳绾的脸就一巴掌扇了过去了。
“你这个夫人是怎么当的?桉儿不愿意让丫头伺候,你难道就不能在一旁劝着点吗?”
“那样的药,若是没有熬过去,是会影响到子嗣的!”
她动作太快,沈裳绾一点防备都没有,硬生生挨了这一巴掌。
顾不得脸上火辣辣的痛,沈裳绾双膝跪下,对着唐氏道:“母亲,此事是裳绾之过,任凭母亲责罚。”
“母亲。”
薛时桉下床,和沈裳绾跪在一处:“此事和裳绾无关,是儿子自己有洁癖,不愿意让那些丫头伺候。”
“洁癖?”
薛时桉:“母亲,你若是要罚,就连儿子一起罚吧,裳绾她是无辜的。”
唐氏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脸上的神色到底还是缓和了许多:“起来吧。”
见两人还是不动,唐氏只得亲自把沈裳绾给扶了起来。
“我一时情急才动了手,你莫要和母亲计较。”
沈裳绾垂眸:“儿媳无碍,此事确实是儿媳没有考虑周全,母亲责罚也是应该的。”
那厢,薛时桉冷着声音开口:“母亲,儿子不想再看到姜明姝。”
唐氏点了点错了:“母亲知道你的意思,放心,这一次我不会再留情面。”
从扶风院出来,唐氏径直去了姜明姝的院子。
崔大夫正在给姜明姝把脉。
唐瑛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见到唐氏进来,就差直接扑过去。
“姐姐,你说明姝这丫头怎么就这么傻呢?就因为不能留在国公府,不能日日看见桉哥儿,竟然寻了死路。”
唐氏瞧了一眼床上的人,很快就收回目光,淡声道:“真要是一心寻死,你这会就该是抱着她的尸体哭了。”
唐氏的哭声噎住。
停也不是,继续也不是,面上满是尴尬。
不想再看这对母女做戏,唐氏?直接冷声道:“你们今日就出府,离不离京你们自己做决定,总之,不要留在国公府。”
看着唐氏不似开玩笑的神色,唐瑛容这下是彻底慌了。
躺在床上的姜明姝身形微颤。
回过神来的唐瑛容想要抓唐氏的手,被她偏着身子躲开。
“姐姐,你是真的不管我和姝儿了吗?”
唐氏冷眼看过去:“我一直在给你们机会,是你们太过贪心。”
“多的话我不想再多说,你们好自为之。”
撂下这句话,唐氏直接离开。
而她前脚刚走,管家后脚就走了进来。
“姜夫人,姜姑娘,夫人有命,让你们即刻出府。”
唐瑛容煞白着脸,母女俩就这样被灰溜溜的赶出了国公府。
*
边关。
傅砚修再次回镇上已经是深冬。
因为剿匪有功,又提出了诸多良策,他如今是百户长,手下管着一百个兵。
他这次回来,是有军务在身。
段将军收到密报,待在封地的宁王起兵造反,他们需带兵前去支援。
傅砚修踏雪进来时,沈裳梨正在窗边整理药材,抬头的瞬间,看到院外修长的身影。
怔了一瞬后,沈裳梨忙起身跑了出去。
“你怎么回来了?”
傅砚修从怀里拿出锦囊给她:“这是我攒下来的一些银子,你收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我有钱。”
嘴上这般说着,沈裳梨还是将钱袋子给接了过来。
傅砚修沉声道:“我有军务在身,看过你就得走了。”
沈裳梨:“这个时候,怎会还有军务?”
傅砚修将宁王造反之事简单说了下。
“这一次,我们是跟着段将军一起出去,所以归期未定,有可能过年前都赶不回来,你和嫂子若是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就去找楚掌柜,他会帮你们。”
沈裳梨冲他扬了扬唇:“放心吧,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
傅砚修揽过沈裳梨的身子,在她额头上亲了亲:“阿梨,等我回来。”
说完,傅砚修又揉了揉她的发丝,随即离开。
直至他的身影消失,沈裳梨才转身入内。
同时,脑海里回忆着原书的剧情。
宁王造反……
她好像没有看到这个剧情。
难道因为他是个炮灰,所以作者只是一笔带过?
如果是这样,那傅砚修此行,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这般想着,沈裳梨心下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