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第239章 家书(为读者老爷们加更)

江叶也卷起袖子,帮忙递送器械,协助按住因剧痛而挣扎的伤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走到角落一名重伤员身边。

这名战士腹部受了重伤,气息微弱,脸色惨白如纸,显然已到了最后时刻。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江叶胸前挂着的相机上时,浑浊的眼睛里忽然亮起一丝微弱的光彩。

他嘴唇翕动,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长、长官。那、那是照相机吗?”

江叶俯下身,凑近他:“是的。”

战士眼中流露出渴望,用尽力气断断续续地说:“俺、俺一辈子,还没照过相哩。能、能给俺照一张不?想、想看看自个儿是啥样……”

江叶鼻尖一酸,毫不犹豫地点头:“好!”

听到肯定的回答,战士灰败的脸上仿佛注入了一丝生气。

他极其艰难地、微微动了动头,似乎想整理一下自己散乱的头发和破烂的衣领,但实在没有力气。

最终,他只是努力地依靠在身后冰冷的砖墙上,扯动嘴角,对着江叶的镜头,露出了一个无比虚弱却又异常纯粹、满足的笑容。

那笑容里,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只有一丝终于能留下点痕迹的欣慰。

江叶强忍着心中的酸楚,上前替他整理了仪容,随后将胸前的普通相机换成了一台拍立得。

他调整好角度,轻轻按下了快门。

“咔嚓”一声轻响后,相机缓缓吐出一张相纸。

那名战士努力聚焦,看着江叶递到他眼前的彩色照片,手指颤抖地**着影像中自己的脸,喃喃道:“真好啊。要是、要是能捎给俺娘,捎给俺媳妇看看,就好了。以后、以后娃儿长大了,也能知道他爹,是啥模样……”

江叶问道:“前辈,你家的地址是哪里?告诉我,我保证,一定把照片和你的家书送到你家人手里。”

战士闻言,眼中爆发出惊人的亮光,但随即又黯淡下去,歉然地摇摇头:“长官,俺、俺不识字,不会写家书。”

“没关系!”江叶立刻从包里拿出纸笔,“你说,我帮你写。”

战士的眼睛再次亮了起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连呼吸都似乎顺畅了一些。

他开心地反复地说:“好、好、真好。这下、这下俺就是死了,也、也不怕了。”

他努力地,一字一顿地开始口述,那不仅仅是一封家书,更是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在生命尽头,对家人最后的,全部的牵挂。

江叶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字都重逾千斤。

角落里,一个看起来只有十六七岁、左腿缠着肮脏绷带的少年兵,怯生生地、带着无比的羡慕看着这一切。

他腼腆地鼓起勇气,小声问道:“长官,能、能不能也给俺照一张?俺也想给俺娘捎一张。”

江叶转过头,看着少年因失血而苍白的脸,心中酸涩难当,用力点头:“好!当然可以!”

这一声“好”,仿佛打开了某个闸门。

“长官!俺也要!”

“给俺也照一张吧!”

“俺不会写字,长官能帮俺写几个字给屋里头不?”

请求声从病床的各个角落响起,虚弱却急切。

很快,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出了医疗所,传遍了整个简陋的营地。

那些尚且能动的,只是轻伤的,甚至只是在休息的士兵们,都纷纷涌了过来,小心翼翼地将江叶围在中间,眼神里充满了同样的渴望。

他们不在乎江叶奇特的装扮,不在乎他神奇的手段,他们只在乎一件事。

这个长官,能帮他们把最后的念想送回家。

江叶来者不拒。

他从系统那儿买来一沓纸笔,坐在一个破旧的弹药箱上,身前排起了长长的、安静的队伍。

“长官,俺叫李二牛,河南信阳李家沟的,跟俺娘说,儿子没给她丢人,让她别哭,下辈子还给她当儿……”

“俺是王铁柱,俺娃刚满月。告诉俺媳妇,找个好人嫁了,把娃拉扯大,让娃读书……”

“跟俺爹说,地里的租子要是实在交不上……就算了……俺不孝了……”

“俺没啥说的,就把照片捎回去就行。让俺爹娘看看俺穿军装的样子。”

每一个声音都平静,甚至带着一点不好意思的憨厚,仿佛不是在交代遗言,只是在唠家常。

但每一句话背后,都藏着怎样的不舍与决绝。

相机一次次举起,咔嚓声不断响起。

拍立得相纸一张张吐出,显影出一个个年轻或不再年轻的面容。

他们有的努力挺直胸膛,有的整理着根本整理不好的破旧军装,有的露出羞涩的笑容,有的眼神坚毅地望着镜头。

每一个拿到照片和写好家书的战士,都会小心翼翼地、反复地看上好一会儿,用手指轻轻摩挲着照片上自己的脸,仿佛要将这一刻永远记住。

他们的眼里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对死亡的释然,有对家人的眷恋,但更多的,是一种奇异的、心满意足的笑意。

仿佛这一张薄薄的照片,一封短短的家书,就成了他们在世上存在过的证明,成了他们生命的延续。

即便下一刻就倒在战场上,血肉融入这片焦土,他们也不怕了。

因为有一个承诺,会将他们的模样,他们的心意,带回他们日夜思念的故乡。

他们在这人世间,终究是留下了一点属于自己的痕迹。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悲壮与深深的伤感。

没有哭泣,没有嚎啕,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相机快门的轻响,和战士们低低的,带着乡音的思念。

江叶机械地写着、拍着,感觉手中的笔和相机有千钧重。

每一封信,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条鲜活生命的重量。

他看着这些明知赴死却坦然从容的战士,终于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这个民族的脊梁。

阳光透过破窗,洒满这间充满伤痛与温情的屋子,将每一个人的身影都拉得很长,很长。

执笔找资料的时候,看到这么一封家书。

-

这章为所有的读-者老爷们加更!奇怪,感觉读-者老爷们不点催更了~

明天大概就结束了,回归现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