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第233章 未来战士报道

摩托车队在残破的街道上疾驰,每隔百米就能遇到一处临时路障。

沙袋垒成的掩体后,士兵们紧张地举着枪,直到看清许参谋长的脸才稍稍放松。

“口令!”

“山河不改!”许参谋长勒住摩托车,“回令!”

“血战到底!”哨兵放下**,惊讶地打量着这支奇怪的队伍,“许参谋长?您这是……”

“紧急军务。”许参谋长亮出证件,目光扫过哨兵干裂的嘴唇,“弟兄们辛苦了。”

哨兵们回礼,但视线的余光却是直勾勾盯着特战队员们的装备,泛着哑光的现代化头盔、带着奇怪镜片的夜视仪、还有那些造型精悍从未见过的**。

更让他们好奇的是那些摩托车,没有嘈杂的轰鸣,只有低沉的嗡鸣,轮胎宽得能在瓦砾上如履平地。

“乖乖,这得是德国最新货吧?”一个年轻哨兵忍不住嘀咕,肚子却不合时宜地“咕噜”叫起来。

他尴尬地摸向腰间的水壶,晃了晃,里面只剩浅浅一层底。

江叶突然举手示意停车。

在所有人疑惑的目光中,他抬手一挥。

“哐当!”

一箩筐冒着热气的白面馒头突兀地出现在路中央,旁边还摞着整箱的矿泉水。面粉的甜香和塑料瓶的晶莹,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哨兵们目瞪口呆,有个士兵甚至揉了揉眼睛。

“吃点东西。”江叶拿起一个馒头递过去,“垫垫肚子。”

哨兵们僵在原地,眼神在馒头和江叶之间来回移动,仿佛在看什么神仙显灵。

许参谋长开口提醒,“吃吧,这是友军的心意。”

江叶见众人仍不敢动,便自己先咬了口馒头,又拧开瓶水喝下。雪白的面粉沾在他唇边,在满脸油彩中格外显眼。

终于,那个肚子叫的哨兵犹豫着伸出手。

当温热柔软的触感传来时,他猛地咬了一大口,咀嚼两下后突然瞪大眼睛,“香!真香!”

其他哨兵顿时围了上来,却仍保持着纪律,每人只拿一个馒头一瓶水。

有个小战士吃着吃着突然蹲下去,肩膀微微发抖。

他上次吃白面,还是半年前离家时娘塞的干粮。

“慢点吃,别噎着。”星跳下车,默默把水分给更年轻的士兵们。

江叶沉默地看着那些珍惜地捧着馒头、连掉落的渣都要捡起来的士兵,又兑换五十人份的单兵口粮。

当车队重新发动时,每个哨位都多了一堆罐头和压缩饼干。

哨兵们举着吃剩的半个馒头敬礼,月光照亮他们油光光的嘴角和发亮的眼睛。

师指挥部

地下掩体深处,昏黄的汽灯将人影投在斑驳的混凝土墙上。

发报机的滴答声与远处沉闷的炮击声交织,空气里弥漫着铁锈、汗水和劣质烟草的混合气味。

孙师长闭目靠在太师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铺满军事地图的桌面。

一旁的谢副团长焦躁地踱步,时不时看向墙上的挂钟。

“按德邻电话里说的,应该到了。”王参谋长放下茶杯,陶瓷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别是路上……”

“现在哪条路安全?”谢副团长打断他,眉头紧锁,“鬼子飞机大炮盯着每一条通道。”

几位高级军官沉默下来,目光不约而同投向闭目养神的孙师座。

这位黄埔一期的将领依旧保持着雕塑般的坐姿,只有微微颤动的眼皮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一小时前那通离奇的电话犹在耳边。

“师座!我部获赠未来军火!未来中国军人正前往师部。”

无论是“未来军火”,还是‘未来军人’都太过荒诞,让整个指挥部都怀疑李团长是不是被连日血战逼疯了。

但对方反复强调的“全自动火器”“反坦克利器”,又让所有人抓心挠肝地想要验证真伪。

“报告!”传令兵突然冲进来,“许参谋长带人到了,说是李团长派来的。”

所有军官猛地起身,连孙师长都睁开了眼睛。

指挥部外,江叶一行人沉默地站在阴影中。

许参谋长正与守卫交涉,而哨兵们的目光时不时打量着这群造型奇特的士兵身上。

他们的作战服沾满硝烟,但材质明显不同于粗布军装,那些带着复杂导轨的**,更是彻底颠覆了对**的认知。

“师座有请!”

沉重的防爆门缓缓开启,露出灯火通明的指挥室。

当江叶一行人跨过门槛时,明显感觉到十余道灼热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们身上。

孙师长缓缓站起身,锐利的视线扫过众人。

他的军装领口一丝不苟,即便在深夜激战中依旧保持着军人仪态。

当看到特战队员们背着的奇特武器时,这位见多识广的师长瞳孔微微收缩。

指挥室里落针可闻,所有军官都屏住了呼吸。

以江叶和苍龙为首,五十名特战队员身形挺得笔直如松,右臂齐刷刷抬起,五指并拢指尖抵紧太阳穴,带属于那个时代的气息,跨越时空,同致以崇敬的军礼。

“2025年,中国军人前来报到!”

低沉铿锵的报号声在掩体内回荡,震得汽灯的火苗都晃了晃。

孙师长瞳孔骤然收缩,所有将领都用惊疑不定的目光,打量着这群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军人。

他们身上的装备、气质,乃至眼神里的锋芒,都透着令人震撼的陌生感。

三秒死寂。

孙师长突然深吸一口气,苍老的手掌猛地抬起还礼。

紧接着,指挥部里响起一片衣袂摩擦声,所有军官同时挺胸敬礼,每双眼睛都燃着灼人的光。

两个时代的军礼在昏黄的灯光下交汇,汽灯将他们的影子投在挂满作战地图的墙上,恍惚间仿佛有无数先烈的英魂正在黑暗中凝视。

礼毕时,孙师长的手微微发抖。

这位见惯生死的将军,第一次觉得喉头发紧。

-

【注】:这里的将领无论什么姓,都不要对号入座。执笔所写的,是那场战役所有为中华大地付出、牺牲的英雄们的缩影,浓缩在一起。不要与现实对号入座。

至于,遭遇肉弹,一晚上遭遇七次夜袭等等情节,都是真实改编,只是执笔将他们浓缩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