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的内景通万界! 第95章 大道如青天

();

韩云挥手将狐毛和食谱收下,八十枚白玉小钱和一枚赤玉小钱叮叮当当地落入九月掌心。

小狐狸眼睛瞬间亮成星星,捧着钱袋欢呼雀跃:“发财啦!”

待到九月走后,韩云也离开了内景空间。

旅行还是要继续的,越对一人之下世界深入了解,韩云越是发现一人之下世界的不简单之处。

别忘了,古时候的一人之下世界是切切实实发生过阐截之战的,有人教、阐教和截教三个异人大派。

能号称道德天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的人物,无论是哪方世界,即便世界等级不够强大,也绝对不简单。

其法门、传承的威力,可能会受到世界等级的限制,但却不能否认其中思想的浩瀚博大。

就比如说空王佛所留下的大乘菩提心经,如果放在西游记那种世界中,你敢说人家证不了佛陀之位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世界也是一样,不能因为其弱小便放弃贬低,其中的思想精华,还有道理内涵,也是聚集了前人的智慧所凝成的。

韩云从来都不会因百家技艺中,哪个不够厉害而鄙视。他所拥有的,一直是一颗孜孜不倦的求道之心,谦之,卑之。

道无先后,达者为师。

—————

自绵山之行后,韩云找准目标,往玉皇庙而去。

路上,韩云拿出那本养炁正心篇开始观看,在普通人人眼中,那就是一本儒家经典,但在韩云眼中,却成了一本怎么养就浩然正炁的秘籍。

人生来有先天一炁,先天一炁纯正无杂,易受周围环境、个人精神意志、修炼功法等等因素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特性。

当然,大部分还是被后天浊炁掩藏,不复灵明。

所谓养炁,乃是养一口正炁,由心而发,从明理格物开始,认知什么是正,然后坚持此心。

此心是认知天地之心,也是为一方天地寻规定矩之心。

心处胸中,如火相,似腾烧,勃勃欲发,同样也纳先天一炁于胸,中丹田降宫之所在,先天一炁经过正心锤炼,自然而成浩然之炁。

浩然之炁再由口、笔等发出,沛乎塞苍冥,自然可撼动一方地域,此乃以自身精神意志调动一方地域的天地能量。

浩然之炁化形,可为刀兵枪剑,可为任意形态,再引动天地能量,如风雷水火等,造就实体。

从而达到炁-形-体三者转化之态。

如同口含天宪,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根据这养炁正心篇记载,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又分别有不同法门。

其中礼就包含吉礼祭祀、凶礼丧葬、军礼军事、宾礼外交、嘉礼日常生活五类,各有不同妙用。

吉礼沟通天地,为人增福添运;凶礼安魂定魄;军礼鼓舞士气,振奋军心;宾礼增加自身气度,使得自己言谈更易被信服;嘉礼招来鸟雀雁兽,增添氛围等等。

除了君子六艺外,后儒门传承中又添加了琴棋书画诗酒茶七门手段,用于文人墨客间高谈阔论,也是杀伐手段。

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未尝不是真正的盛唐景象!

书生笔下文字如森寒铁叶,读书时自有诸般异象,正是一颗儒心文胆显化。

就连那诸葛亮、司马懿、庞统等人,亦曾学习儒家。

尤其是在三国时期,兵家等大行其道,儒家经过汉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初步兴盛。

兵家气血,儒家文炁,蔚然成相!

卧龙、凤雏、冢虎、幼麟、虎痴、虓虎、江东猛虎、恶来………

乱世,也是异人的大世!

煌煌百家,也不知春秋战国之时,是何等的异彩纷呈,更遑论那封神之时?

再看看现今异人界最厉害之人,张之维,其所在的天师府也只不过是存在了两千多年,由张道陵所创罢了!

在看那八奇技,也只不过是紫阳真人张伯端的遗留而已,可张伯端才距今多少年?

一千年而已。

从夏朝建立算起约四千一百年,可别忘了泱泱神州还有三皇五帝。

再说那《黄帝内经》,虽然在韩云前世的世界,都说此书是托名所做,但是一人之下世界可保不齐真是黄帝写的。

如果黄帝时期就有如此成熟的理论,和对人体的认知,那异人修炼呢?

一人之下世界的水深吗?

自然深,甚至有点深不见底的意思。

眼下韩云脚下的这条路,越走下去,越是能感受到其中的厚重和不一般。他走过的从来不是单纯的道路,而是神州五千年的底蕴。

无数先人的智慧,或在浮沉中,或在泥淖里,就如道在屎溺中一样。

可能会有人说,韩云现在已经无敌了,但韩云却不这么觉得,越走下去,越是知道自己的渺小,越是应该怀揣谦卑的心态。

我见古时神圣,如蚍蜉见皓月。

说什么无敌天下,只不过是徒增笑尔罢了!

韩云现在也只不过是得了几家传承,有所累积,再加上内景空间的优势,有着超过常人的资本。

韩云对于自己的定位向来都很清晰。

韩云缓缓合上书籍,将其放进自己的背包之中,实则是放回内景空间。

他叹道:“大道如青天,悠悠且独行!”

他只是一个向道求真之人罢了!

至于说能不能一巴掌打哭张之维,谁知道呢?

或许有机会可以试试。

—————

一日后,建兴,玉皇庙。

玉皇庙以二十八星宿塑像闻名,每一尊星宿像皆神态各异,或怒目威严,或慈眉善目,衣袂飘飞间似有仙气绕。

韩云站在殿中,细细观摩,发现这些塑像的骨骼架构极为精妙,尤其是关节处的麻筋草骨,竟隐隐透出一丝灵性,仿佛真人一般。

“这位居士,可是对彩塑感兴趣?”

一道清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韩云回头,见一位中年道士手持拂尘,含笑而立。

韩云拱手道:“在下韩云,听闻玉皇庙的二十八星宿塑像乃彩塑一绝,特来瞻仰。”

“韩云……”

中年道士眼睛微微发亮,连忙问道:“可是小祖师当面?”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