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的内景通万界! 第81章 被薅羊毛

();

此时,那李道士也是神色凝重地补充道:“初唐之时,此地作为龙兴之地,地脉得国朝愿力,又久受天地之炁滋养,渐渐生出灵智,化为精灵。”

“这本是好事,奈何……唉!”

“奈何地脉有灵,却无德!”

老樵夫冷哼一声,接过话头:“那五条龙脉精灵先是擅离职守,嬉笑玩闹,走失原地,使得龙兴之地的气运破败,才有了武周一朝,牝鸡司晨,近乎丧失大唐一半国土。”

“当时三教高人联手,才将它们重新封镇于此,遂有开元之治,只是时间日久,五龙竟然渐渐生出戾气。”

“又因这五龙又与大唐国运牵连,反噬之下,使得开元盛世由盛转衰。”

“不得已,释家以田志超所遗法蜕塑做包骨真身佛像,镇压此间,以祥和空性化渡精灵凶性戾气,且多有高僧大德效仿,历代加护。”

“而我道家也不断派遣高人驻守此地,施以手段,或文或武,调伏五龙凶性,并用玄门正法调理地脉。”

“儒家亦是在此建立书院,用文脉浩然之炁镇压,劝其向善。”

“李唐尊老子为先祖,故而在李唐覆灭后,残余支脉受我等道家邀请,来此地担任大罗宫宫主之位,并以太宗皇帝所留的兵家之道,同时镇压五龙。”

“尔来,已有千百年了!”

韩云一边听,一边为五条精灵默哀,好家伙,三教一家啊,这是多大的阵仗,犯了天条吗?

不过也差不多了,毕竟大唐年间的武周代唐,安史之乱等,虽然不能把全部的罪过都归结于五条精灵身上。

但天机变化,炁机流转,或多或少也会牵连一些因果。

韩云思索片刻,问道:“既然三教一家联手镇压千年,为何至今仍未化解五龙的凶性与戾气?一劳永逸可否?”

老樵夫叹了口气,眼神复杂地望向远处绵延的山脉:“地脉成灵,太过难得,直接斩杀,必生天灾地难,有损福德,于天地实无益处。”

“镇压千年,不过是消磨其戾气,使其不再祸乱人间罢了。再加上近代地脉不断被破坏,浊炁上升,于五龙而言如同剔鳞刮骨,使其凶性更盛。”

韩云算是听明白了,不是杀不死,而是不能杀,因果太大,谁都不愿意背,这就像是个烫手的山芋。

这时,老樵夫看了一眼韩云,道:“可巧你来了,就让李小子领着你去压龙洞吧!”

韩云不敢置信的指了指自己:“我吗?前辈,我一个外人进去那等险要之地,恐怕不好吧?”

老樵夫解释道:“如果老道我没看错的话,和现在的祖炁内炼、凝虚为丹的内丹道不同,你的根基应该是古时正统的丹道修法吧?虽不知是哪一派的,但应该有丹火伴生。”

“借你那丹火,将五龙身上的浊孽之炁烧上一烧,戾气自然也能消减几分。”

所以,他这是被薅羊毛了?

韩云闻言,心中一动:“原来如此。可这丹火之术,晚辈也只是初窥门径,不知能否胜任。”

李道士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无妨,你只需尽力而为,不必勉强。况且有压龙洞有五位师爷在旁护持,自可保你无虞。”

而且就算是韩云想捣乱也没有那个可能,毕竟有五位祖师看着呢。

老樵夫也点头道:“正是此理,五龙虽凶,但千年镇压之下,早已不复当年之威。你只需以丹火煅烧其体表浊气,剩下的自有五位师叔师伯料理。”

韩云深吸一口气,郑重道:“既然如此,晚辈愿尽绵薄之力。”

李道士满意地捋了捋胡须:“善!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动身。”

说罢,他袖袍一挥,将拂尘往空中一抛,那拂尘迎风便长,转眼间已有丈余长短,悬浮于地三尺之上。

“韩小友,请上拂尘。”李道士做了个“请”的手势。

这拂尘触之如棉,却又稳如磐石,未成想却是一件法器。

韩云却摇了摇头,只见他催动但丹田中的丹云之炁,在脚下化作一道金色祥云,将他托举而起。

李道士目光愕然,报以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随后跃上拂尘,在前方带路。

山风猎猎,韩云脚下云雾缭绕,群山尽收眼底。不多时,两人便降落在了一处幽深的山洞前。

洞口约有三丈高,两侧石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符文,有佛家的梵文真言,有道家的云篆雷纹,还有儒家的浩然正气歌。

洞口上方悬着一面青铜古镜,镜面晦暗无光,却隐隐有威压透出,应该是某种镇物,或者说是压胜之物。

类似于封神演义中的照妖镜。

李道士收起拂尘,神色肃穆:“此处便是压龙洞。韩小友,进去之后务必紧跟我,切莫触碰洞内任何事物。”

韩云点头称是。

二人刚踏入洞中,便听得一声低沉的龙吟自深处传来,震得洞壁落灰。那声音中夹杂着痛苦与暴戾,令人心神俱颤。

洞内曲折幽深,越往里走,空气越发灼热。岩壁上不时可见焦黑痕迹,似火烧雷击,又有兵戈利剑形影。

行至一处开阔的洞窟,眼前景象令韩云倒吸一口凉气。

五条巨大的龙形虚影被无数金色锁链缠绕,锁链上刻满经文符箓。龙影通体漆黑,唯有双眼赤红如血,正疯狂地扭动着身躯,试图挣脱束缚。

每一条龙影的鳞片上都附着着黏稠的黑气,那黑气如有生命般蠕动,散发出令人作呕的腥臭。

只见有五位道袍老者盘坐于五方石台之上。

或周身雷弧缠绕,手发降宫雷霆;或以炁化作湛蓝火焰,烧炼龙灵;或凝兵家百战之炁为罡,分做凛凛刀山;或手持宝扇,扇风助火;或诵念灵咒,道音煌煌。

而龙型虚影上方和下方,又分别有浩然之炁和佛家真意化作囚牢,隐隐现出大儒、高僧虚影,持续不断有诵读之声,真个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见到两人进来,五位老者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道睁开双眼,眸中似有电光闪过:“李家小子,他是谁?”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