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云不由得惊讶一声:“好快的速度!”
要知道这韦陀像本体乃是泥塑,怎么也有数百斤之重,没想到竟如此灵活。
不过这也难怪,韦陀本就被誉为佛教中的神行太保,以善走如飞著称。
相传释迦牟尼涅槃时,诸天和众王把佛陀火化后的舍利子分了,各自回去建塔供养。
韦驮也分得一颗佛牙,正准备回天堂。一个捷疾鬼浑水摸鱼,偷走一对佛牙舍利,撒腿就跑。
韦驮奋起直追,刹那间将捷疾鬼抓获,夺回了佛舍利,诸天和众王纷纷夸奖韦驮能驱除邪魔外道、保护佛法。
能追捷疾鬼,自然速度飞快了。
但面对那金刚杵,韩云不惊反喜,双掌间骤然浮现太极之意。
黑白色的炁劲如游鱼般流转,在金刚杵即将触及天灵的瞬间,竟将其下劈之势硬生生带偏三寸。
“轰!”
金刚杵砸在青石板上,碎石飞溅。韩云借势后跃,却见韦陀像怒目圆睁,身上迸发佛光,将其衬托得宛若真的金甲神人一般。
其手中金刚杵杵尖突然迸发刺目金光,化作一道金色匹练横扫而来。
“有点意思!”
韩云念动之间,一缕炁劲拟炁化形,摇身变作数丈之长的苍龙,鳞甲分明,口中炁旋绞杀,直接将那金色匹练咬碎,然后飞在空中,盘旋咆哮。
那韦陀像竟也一跺地面,化作一道金色流光飞至空中,颇有种韦陀降魔之相。
两者缠斗在一起,竟然发出金铁交鸣之声。
韩云叹道:“不愧是护法金刚,力道刚猛,身躯不坏,有擒龙伏虎之威。”
这韦陀像速度快,身躯坚硬,能发炁罡,还可以飞,能打能逃,即便是高手异人对上,恐怕也得陷入僵持。
也就是遇见韩云这个怪胎了。
老和尚苦笑一声:“施主有如此修为,何必还在意我佛门的护法金刚手段呢?”
韩云摊了摊手:“技多不压身,谁也不会嫌弃自己手段多不是?”
“大师,除了这韦陀像,还有其他的吗,并肩子上吧!”
老和尚疼惜的看了一眼身上金光辉屑掉落的韦陀像,然后又一招手,只见天王殿前四大金刚力士彩塑身上的灰尘簌簌而落。
这四大金刚力士宛如一人,都手持降魔杵,只是神色形态稍有不同。
随着老和尚手中念珠转动,四尊金刚竟同时睁开双目,周身泛起淡金色光晕。
“施主小心了。”
老和尚沉声道:“这四大金刚乃镇守山门之护法,合击之术非同小可。”
韩云眼中精光一闪,反而露出兴奋之色:“好!正合我意!”
话音未落,四大金刚已呈四方阵势将韩云围在中央。其中一尊金刚突然暴起,降魔杵横扫而来,带起呼啸风声。
却早有一只肌肉虬结的炁劲狮子对其扑杀而来,与此同时,三只炁劲狮子也分别攻向另外三位金刚力士。
其所用的杀伐之术,正是传承自李元醒的武狮三十六式,一举一动间,皆有降魔真意存在。
金猊趴在韩云的背包上,看得异彩连连,口中不断欢呼:“呀呀~”
好似在为四只狮子加油。
五尊神像斗了半晌,根本奈何不得韩云,而且老和尚也能看出来,对方从头到尾都没有认真过,索性收了神像。
老和尚目光深邃,直言道:“施主若真对这手段有兴趣,老衲倒可以为你讲解一二。”
韩云眼前一亮:“那便多谢大师了。”
老和尚微微一笑,在将那三个小贼处理过后,转身朝殿外走去:“请随我来。”
韩云紧随其后,二人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一间僻静的禅房。老和尚打开灯,灯光映照出墙上斑驳的佛画。
“坐。”老和尚指了指蒲团。
韩云盘膝坐下,金猊化作的猫咪玩偶从他书包上跳下来,蹲在他肩头,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老和尚瞥了金猊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善意,但并未多言。
他取出一本泛黄的经卷,缓缓道:“双林寺彩塑之术,源于唐代塑圣杨惠之。后经历代高僧改良,融入佛法愿力,方有今日之妙。”
“而想要塑造出护法金刚,需要两个重要部分,彩塑本身和后天加持。”
“彩塑本身的塑造之法,在本寺早已失传,据说是需要用到炼制过的特质的泥土还有棉絮筋草等物,还要有丹青高手为其彩绘,繁琐非常。”
“本寺只有加持之法流传。”
“加持?”韩云若有所思。
“不错。”
老和尚点头:“佛门弟子修行,以佛法度化众生,众生虔诚礼拜,便会生出愿力。这些愿力汇聚于佛像、法器之上,经年累月,再由高僧使用秘法,便成了加持之力。”
“当然,这个加持之力,其实施主可以理解为提纯过后的香火愿力,从而使得神像更容易拥有一些神通。”
韩云可谓是一点就透,这其实就相当于定向培养嘛。
老和尚紧接着又说道:“而双林寺的彩塑,因其本身就是为了承载更多的香火愿力而炼制的,加之工艺精湛,形神兼备,经过加持之力培养,两相配合,才有了这金刚护法。”
“对于那些年代久远的塑像,已经器物通灵,成为精灵的,加持之力也有所效果。”
“不过香火愿力虽好,但其中夹杂众生杂念,若不得其法,即便是精灵也容易迷失本心,最后就宛如那胎偶泥塑一样,逐渐失去自己的本真灵性。”
老和尚一边说着,一边将目光看向韩云身边的金猊。
韩云笑了笑,将金猊抱过,说道:“目前我并不打算让它吸收香火愿力,以免蒙昧本心。”
“善哉善哉!”
老和尚笑道:“这只精灵跟着施主,也算有福了,老衲可以将这秘法相赠,只不过施主得答应老衲一件事。”
“何事?”
韩云好奇道。
“施主惊才绝艳,福德深厚,或有可能遇到、习得那彩塑之法,如若施主学得,抄录一份送往双林寺中。”
老和尚叹道:“岁月侵蚀,也不知这些彩塑还能坚持多少年,总得找个出路才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