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无限死士,暴兵横推诸天 第21章 姐弟团圆

无拘无束的日子过得飞快。

转眼四月即将过去。

回首四月,这是左京前世今生过得最痛快的一个月——

有仇的,杀!

不爽的,打!

搅风搅雨。

肆无忌惮。

俗话说:与人斗其乐无穷。

左京与人斗,还不需要自己斗,自己完全不露面,却能让仇家让恶人受到应有的惩罚,实在爽爽爽爽!

左京很爽。

有人不爽。

尤其是孟楼。

“废物!”

“全都是废物!”

彭定求又在摔东西了。

书房外。

蔡老、沈爷、红姑、花姐、黑鬼。

孟楼的这五位高层对视一眼,神色各异。

以往十余年很少看到彭定求这么暴躁这么失态,可近几天来却已有多次。

不怪彭定求修养不足。

实在是苦心经营十余年的偌大孟楼,在这半月肉眼可见的冷清下来,偏偏还让人毫无办法。

搁谁谁不气?

气也没办法。

蔡老叹道:“青竹帮一日不消停,就一日没人敢来孟楼。”

红姑苦笑:“现在已经不止是青竹帮,上阳城各路势力落井下石,看到青竹帮把准孟楼命脉,对准了常来孟楼的熟客痛下杀手,半月来,孟楼熟客死伤超过三十人,都怕了!”

来就死!

谁还敢来?

吃饭、喝酒、玩女人!

哪里不行?

非要来孟楼?

说到底,孟楼虽然高档,却并非不可替代。

在莫名其妙被群起而攻之之后,孟楼的萧条与破败已经是人人都看得见的结局,无可挽回。

大好局面。

好大产业。

就这么稀里糊涂葬送,彭定求怎能不恼火?

快气死了好嘛!

沈爷叹道:“孟楼内可以严防死守,但架不住那些人在孟楼外发起刺杀。”

他现在总算知道此前五福堂的憋屈。

按理说。

不管什么人,你跟孟楼有恩怨,那就来找孟楼的麻烦,来杀孟楼的人,甚至来刺杀彭定求,对吧?

这才合理!

这叫冤有头债有主。

可是——

“他们不够胆来杀我们,却对来往进出孟楼的那些客人大开杀戒。”

“一而再再而三。”

“谁还敢来?”

沈爷这些天人也麻了。

他负责镇守孟楼,是绝对的武力担当,可面对这不要脸的打法,真真是半点办法都没有。

层出不穷的暗杀。

防不胜防。

影响太恶劣。

去哪吃饭不是吃?

在哪玩乐不是玩?

孟楼虽好,可架不住有丧命的风险。

沈爷叹息:“这一仗输的憋屈!”

谁说不是呢!

红姑惨笑:“当初青竹帮就是用这一招搞垮五福堂,没想到如今故技重施,我孟楼也抗不过这般无赖打法。”

五人全都憋屈。

他们空有一身的力气,却找不到人去打。

每每使力,却一场空,一拳又一拳全都打到棉花上。

憋屈!

憋屈极了!

从来都是孟楼私下里不讲规矩,强势压人。

从来都是好人被恶人这么欺负,生意没法经营。

可如今换成他们被制裁。

到底谁是好人谁是恶人?

分不清。

真的分不清。

沈爷、红姑等人强势多年,第一次体会到被人欺负无力还手的苦闷。

真的!

很想报官!

可惜,报官也无用。

……

四月二十五。

左京麾下死士总数达257人,其中1级(199人),2级(2人),3级(5人),4级(7人),5级(10人),6级(13人),7级(21人)。

“上阳城被我搅的风声鹤唳,虽说大隐隐于市,但难免提心吊胆。”

“不如去下阳城。”

“一则能够跟大姐团聚,共享天伦。”

“二来可以远离上阳城,更加安心。”

左京今日刷新的21名七级死士中有一位郑八,拥有满级‘接生’技能。

大姐左蓉再过几个月就要生产,在这一世的条件下,女子生产不亚于鬼门关走一遭,左京带着郑八过去,多少也算一重保险。

“郑八接生,当随从。”

“郑十六驾车,当司机。”

“郑七射箭、郑廿相扑,当保镖。”

左京怕死,但如今有刚刚刷新的21名7级死士护送,可保万全。

想到就做。

这日一早。

左京带着腿脚没好利索的左城,直奔下阳城。

大燕共有两京十三省。

其中九江行省因境内九江穿行而得名,境内水有万程、山有万重,出远门或运送大宗货物,多走水路。

左京不走水路。

他没船,要走水路的话只能乘坐客船。

从上阳城到下阳城足有二百里,客船日行五十里,须行四天。

路程好说。

但水上一旦生变,大船倾覆,跑都没地方跑,实在不稳当。

不如走陆路。

搞一辆马车,让郑十六驾车,一路往东。

转眼。

三天过去。

四月二十八,一早。

左京左城抵达下阳城。

……

“左京!”

“左城!”

“天呐!”

“你们俩怎么来的?!”

左蓉小跑着到门口,果真看到两个弟弟俏生生站在门外,她瞪大眼睛又惊又喜,一把抱住弟弟,满脸不敢置信!

左京虽然通过附身,这些日见过大姐几次,但毕竟不能表明身份,不算真正相见。

如今被大姐抱着,才深深切切感受到姐弟情深。

左京关心道:“大姐怀着身子,小心点跑。”

左蓉打他一把:“还不是你们!你跟小城过来怎么也不说一声,我好让你们姐夫去接,两个小孩子怎么来的啊!”

左蓉忍不住哭。

一开始抱着哭。

抱着抱着。

哭着哭着。

又松开两个弟弟看个不停。

一边看又一边掉眼泪。

她嫁到下阳城,异地他乡,丈夫又长期在外,一个人实在孤独寂寞,独处时往往神伤、暗自抹泪,想念家人,想念弟弟。

但二百里路途太遥远。

无论是她回上阳城,还是两个弟弟来下阳城,都不现实。

左蓉从来只是想想。

却没想到。

老天爷冷不丁就把两个弟弟送到跟前。

左蓉惊喜。

高兴坏了。

左京拍拍大姐后背,不敢让她情绪太大起伏,转移话题道:“多亏这两位大哥带我们过来。”

左京指着斯文的‘接生婆’郑八跟敦厚的‘车把式’郑十六,给大姐介绍:“大姐还记不记得,十几年前,爹娘曾给一家流民几顿饭菜?”

“这两位就是当初那家人的两个儿子,兄长叫郑生,兄弟叫郑车,两位郑哥长成之后一直想着报答咱们家,到了上阳城打听找到我跟左城。”

十几年前的事情,左蓉只是依稀记得,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但那家流民有两个儿子吗?

记不清了。

左蓉迷糊。

左京继续胡诌:“大姐你不知道,最近上阳城乱的很,好些个帮派打来打去,脑花子都打出来,我跟左城就想着来下阳城找你,刚巧二位郑哥也要来下阳城做生意,二话不说就把我们带过来。”

左城这时也补充:“大姐,我们好得很,一路上坐的马车,舒坦着呢!”

左蓉不疑有他,赶忙冲那所谓‘郑生’、‘郑车’道谢:“实在太感谢二位!”

旋即回头看向贴身丫鬟:“小环,钱袋给我。”

左京见状,给郑八使一个眼色。

郑八忙道:“左姑娘不必客气,当初左叔左婶几顿饭救了我们全家老小性命,如今这点事情值当什么!”

郑十六在旁说道:“我们在城内城外各盘了一处院子,准备在下阳城长久做生意,城内先做一个成衣铺子,城外开一家制陶工坊,往后几位恩公但凡有招呼,我兄弟几个万死不辞!”

……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