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沉迷造反,却有四个忠臣崽崽 第三十八章 热诚的张家

她上前去。

看着母亲两鬓又添了几根白发,眼中不自觉的就盈了泪。

张老夫人笑还挂在脸上呢,忽然看到她这般,还以为女儿是不是又在谢家受委屈了。

蹙眉轻轻拍了拍她的背,而后就低声问道。

“怎么了?别瞒我。”

“没什么,就是有些想您了。”

张闻音语气中不自觉的撒娇起来。

听到这话,张家父母才松了口气,而后调侃了一句。

“这孩子,都做娘了还这般性情,仔细被你女儿笑话啊!”

“我可不敢笑话阿娘,”谢云岫上前就补充了一句。

“孙女见过外祖父,见过外祖母。”

她行礼后,又对着张闻卿和牛氏福了福身子,笑得十分明媚。

“舅舅,舅母好。”

牛氏只有两个儿子,所以对这唯一的外甥女格外疼惜。

上前一步拉着她的手,左右打量后就感慨道。

“当真是人靠衣裳,岫丫头这般愈发清丽秀美了呢。”

说罢,就指了指她的耳环,调皮一笑。

“这耳环也很配你今日的衣裳。”

“还得是舅母眼光好啊,我很喜欢这副耳环。”谢云岫回答。

这是牛氏送她的生辰礼。

故而听到她的答话,牛氏爽朗一笑,酒家女儿的性情尽显。

站在她旁边的两个小子,正是张伯达和张仲达。

一个十二,一个十一。

年长些的神似牛氏秀气机灵,年小些的更像张闻卿宽厚不失热诚。

他们与谢云岫虽然见面的机会不多,但表姐弟三人关系一直很好,见此笑着就打招呼道。

“姑姑,姑父,表姐好。”

顺便还不忘对着谢四娘行礼,表情明媚又热情。

“四姑姑也好。”

“我当你们俩小子忘记我了呢!”

谢四娘略显傲娇,她一直都很喜欢逗张家的两个侄儿玩。

所以她说这话的时候,张家人也都笑开了。

张老夫人生的慈祥,模样看上去没有谢老夫人那般年轻。

但岁月不败美人,即便是纹路爬上了眼角,额头,也看得出她年轻的时候定是个绝色佳人。

她眉眼弯弯,此刻对着谢四娘就开了口。

“听闻四小姐过些日子就要嫁去宣州,我们略备些薄礼,到时候让闻音送到你屋里就是。”

她客气的说着。

“让伯母费心了,你准备的一定都是好东西,不用看我都喜欢!”

谢四**嘴甜让张老夫人颇感欣慰。

她们当初错嫁女儿的懊悔,也因谢三娘和谢四**存在,少了那么一点点。

至于其他的谢家人,从开始到现在帘子都未曾掀开,更别提打招呼了。

而对于这样的态度,张家早就见怪不怪。

从前还会往心里去,现在,关起门来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就是。

在乎这些?!没必要。

只要女儿和外孙女都好好的,就成。

谢谨言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们这一家人热闹又亲密的样子,不免想起了些往事。

他在起兵造反前,也曾拥有过如这般和睦的家人。

但可惜,他们都死在那场无妄的大火之中……

若非如此,他恐怕还不会那般毫无顾忌的就揭竿而起!

眼神中闪过片刻的凝重,但很快就消失了。

等再抬头看向张家众人时,表情已经恢复如常。

坐在马车里的谢老夫人翟氏,面有不爽。

对于张家当街团聚的做派实在瞧不上,但又自诩清贵门庭,所以不好出言讥讽。

于是咳嗽两声就说道。

“大郎,天热,咱们还是快些去崔家吧,省得迟了。”

一番话里,对张家毫无尊敬。

谢四娘面色有些尴尬。

她深知母亲做的过分,可是她作为晚辈也不好评判。

只能默默的站在原地,看着嫂嫂张闻音露出些抱歉的表情。

张闻音拍拍她,表示自己并未放在心里。

反正也就这几天的事情了,等女儿的前程确定下来,她就会尽早离了这烂泥一般的谢家。

何苦在这儿与他们触霉头!

表情中满是不甚在意,随后她对着旁边的谢谨言就说了句。

“大爷快些去吧,我与爹娘随后就到。”

见此,谢家赶车的奴仆一扬鞭,谢拙和翟氏乘坐的那马车就往前走,二房的马车同样跟着去了。

只有张闻音她们刚刚乘的那一辆还等在原地。

“守璞,你跟他们一起去,我陪岳父母走着来便是。”

说罢,谢谨言就把马鞭扔给了旁边的守璞,但他此番表现,却让张家人愈发不明白了。

他往日里不是也清高又自傲的很吗?

今儿是怎么了?

“大哥说的是,我也陪伯父伯母们一起。”

谢四娘补充了一句。

张闻音门清。

在她看来,四娘与她们家关系好,陪着也正常,但大爷不一样。

之所以愿意“屈尊降贵”的陪他们一程,无非就是为了李家人。

居心当然叵测!

但李家满门皆忠义,所以她也不好多说什么。

略叹一声就走到张母面前,一如既往的孝顺。

“女儿扶着您。”

“孙女也扶着外祖母。”

张老夫人去年摔断过腿,因为年纪大了恢复的并不算利落,这事她们母女二人都清楚。

因此才这般说。

“好好好,就让你们扶着。”

张老夫人心有安慰。

随后一家人不疾不徐的就奔着崔家去,倒是也不算远,没一会儿便到了。

但等他们到的时候,门口早就没了谢家人的影子。

想也知道定是早早进了崔家去,为此,张家人也不恼,仍旧说说笑笑的,只当没这回事儿。

崔女官的这座家宅乃是太后御赐的,因此规格甚高。

门前两尊石麒麟打的活灵活现,仿佛下一刻就要喷火而起的护着这一方平安。

府门正中的“崔宅”二字更是太后的御笔亲题。

单就这份荣耀,便让她成为睦州最亮眼的所在。

“岫丫头,是个有福的。”张父感慨。

“谁说不是呢?”

张老夫人看着自家外孙女出落的愈发好,心有慰藉的同时,也添了些操心。

选秀之事,他们家帮不了任何忙。

但若是搭上了崔女官这条线,就不一样了。

因此今**们可不能给外孙女拖后腿,想到这里,即便腿上还有些隐隐作痛,但脸上挂着的皆是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