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沉迷造反,却有四个忠臣崽崽 第三十一章 功劳归她娘

收做孙女?!

这话显然连周老夫人都有些被惊讶到,更别说是张闻音了。

不过崔女官的人品秉性,她皆是发自内心的佩服,如今能得她的认可。

女儿的路,必定会越走越宽。

想到这,她内心松了一大口气!

“您老看得上这丫头,是这丫头的福气!何来唐突一说?这事说到底还是我们家沾光了呢。”

她话说得漂亮。

崔女官刚刚听过谢云岫的解释,心里也对张闻音印象颇好。

再加上张家人要去南州运米粮回来之事,三三俩俩的叠加在一起,她对于素未谋面的张家人,皆很感兴趣。

干脆就说了句。

“后日我在家设宴,将认亲的礼数做足,谢张两家都能到场否?”

话落,张闻音愣住了。

张家虽然已是官籍,但却从未入过主流之席面。

在他们这些靠走科举路亦或者是荫封做官的人家面前,捐资得来的官身是最不起眼的。

所以便是谢家设宴。

她的娘家人也没去过几回,更何况是崔女官的家宴!

“女官盛邀,我等自当从命,只是我娘家人到场,会不会……”

话没说透,但意思大家都明白。

崔女官挥挥手,一脸的从容不迫。

“我瞧云岫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想来你与张家定是出力不少,怎么这种时候反而迂腐起来了?我若无心邀请,便是朝中的一品大员也进不得我崔文秀的家门!”

听到这,张闻音释怀了。

崔女官果然非同一般,见此,立刻点头应下就道。

“谢女官相邀,我等必定会早到就是。”

“这才对。”

周老夫人还是头一次见崔女官对陌生人这样热忱呢,于是笑着就打趣起来。

“老姐姐怪会挑的,选了个最好的丫头做孙女,你这般倒是让我都眼馋了呢。”

“去去去,你两个儿媳呢,还愁没机会抱孙女?我就这么一个,谁也别来与我争抢。”

一句话,众人就都笑开了。

谢家两姐妹是真心的盼着侄女好,所以对于崔女官认亲一事当然乐见其成。

风声和煦,一派温馨。

谢谨言和周二郎走过来的时候正巧就看见这一幕。

各花入各眼,周二郎看着难得一笑的夫人就不由的感慨了一句。

“我家娘子已经许久没有这般笑得开心了,她日日念叨在娘家时就常去大嫂处闲聚,今天定也是这缘故。”

谢谨言只淡淡的“嗯”了一声,随后眼神看向人群中的张闻音。

即便周围有气质更为出众的周大夫人,有容貌更为绝色的谢三娘,有年轻又活泼的谢四娘。

但在他这里。

觉得仅有张闻音一人,于春日里熠熠生辉。

尤其是她莞尔一笑的样子,谢谨言也不免跟着有些生了波澜…

周二郎跨步过去,谢谨言紧随其后。

等到了几人面前,那周二郎笑着便朗声问了一句,“母亲,说什么呢,这么开心?”

他一出声,大家伙就都看了过来。

谢三娘瞧见是自家夫君来了,眉眼间有藏不住的雀跃。

周二郎也走到她身边,一副夫妻和顺的样子。

见此,周老夫人的笑还挂在脸上呢,但眼神中的欢喜却散了不少。

“你崔姨母认下了云岫这丫头做孙女,后日还要在家中设宴办酒,我们是为她俩高兴呢,你呢,前院的宾客都送走了?”

“母亲放心,自然是送完了我才过来的。”

话落,对着崔女官就抱拳贺喜道。

“我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见崔姨母主动与人结善呢,看样子,娘子的这位小侄女是有过人之处啊!竟能得您老的青睐,大哥大嫂出门当心些,等消息传开了怕是门槛都要被踏坏了呢!”

“胡闹!谢家已经收了东宫选秀的帖子,不日就要启程去上都,你在这里说什么混话呢!”

周老夫人佯装严肃的呵斥了一句。

但崔女官却注意到。

在提及上都之时,周二郎的脸上露出了些不着痕迹的轻蔑。

这小子!

怕是又憋了什么坏水吧…

正想着呢,就见着旁边并未出声的谢谨言。

她在朝中多年,什么样的人物没见过,但不知道为何面对此人时心里却紧了紧。

明明他一声都没说,但却让人忽视不了他的存在。

这,可不是什么好征兆。

“这位是?”

“正是您认下的孙女之亲父,谢家大哥。”周二郎答。

云岫的父亲?

崔女官挑了挑眉。

定睛细看,果然父女二人的眉目间还是有那么点神似的。

忽而想起去岁周老夫人同自己私下抱怨了两句,说谢家有意攀附,让他家大郎捐资去了国子监的话。

彼时她以为这谢家大郎是个只会躲在家人羽翼下受庇护长大的庸碌之辈。

没成想,竟是这样的?

等再看谢谨言时,眼神中多了些复杂的探究。

而谢谨言面对她时,丝毫不惧,甚至坦然的回看之,而后也抱拳行礼的问候了一声。

“谢谨言见过女官。”

这崔女官的名声极好,是少数能得善果的贤臣之一。

她虽然是夏太后一手扶持起来的,但为人正直清明,办事干脆利落,在朝中也时常直言不讳,即便是得罪了权贵也无惧之。

所以谢谨言面对她的时候,并无丝毫怠慢。

二人眼神交汇时,崔女官感受到了对方的尊重之意。

故而收起探究,又恢复到刚刚一脸和善的样子。

“原来是岫丫头的父亲,我说呢谢家能养出她这样的孩子,果然父母皆是不俗的。”

这话,说的谢家两姐妹有些汗颜。

外人不明所以,她们却是清楚的,自从侄女出生以来,大哥就没怎么陪过。

连个笑脸都未曾给过,何谈养育?

但是这种时候总不能拆自家人的台,于是跟着讪笑了两声。

反观张闻音,朗朗大方,并未将这话放在心上。

谁知一向惜字如金的谢谨言却开口把这功劳还给了她。

“女官谬赞,但我这父亲做得不甚用心,从小到大都是她母亲悉心照顾的,她如今能得女官赏识,也皆是她们母女的机缘,我不好擅领这份功绩就是。”

他这话说的,一时惊起四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