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丞相当然不知道,他的同僚为什么反应如此激烈。
甚至有一些直接不顾颜面的嘲讽奚落他。
要知道,在南朝国,因为要休养生息的缘故,其实是有些重文轻武的现象。
因此各自交往的时候,哪怕面和心不和,表面上也是恭恭敬敬,和和气气,能过得去。
最起码,李丞相就很少遇到直接指着他鼻子说话的人。
尤其是,朝堂上这些和他同样是文臣的人。
大家总是端着文人架子的,即便是互相瞧不上,也只**阳怪气。
但这次抨击他的最多的,居然都是文臣。
甚至有几个人,都直接骂上他眼盲心瞎了,两个眼珠子不如扣下去喂狗了!
李丞相茫然又愤怒,这和他想的根本不一样!
然而秦淮晟在前,他又不敢随便发作。
只能把自己的头低得更低,仿佛一个被人深深伤害的受害者一般。
而见他这样的同僚们,非但没有可怜他,或者反思忏悔,反而更生气了。
之前逼宫事情发生的时候,李丞相并不在,所以并不知道,当时是李团子带着秦时冕救了他们。
而当时大部分在那里的,都是文臣和文臣家属。
即便事后,国师去掉了他们关于李团子用了“撒豆成兵”的记忆,但他们也还是记得是李团子带人救了他们。
只是借阴魂的事,改成了带兵救人,但之前冒死拖延时间等事,还是没忘。
在他们心里,李团子就是救了他们的恩人。
而且李团子在事情出来时,所表现的镇定和胆魄,以及选择,让他都觉得李团子的品行极佳。
而如今,突然来了个张口污蔑的,让他们怎么能不气?
“瞎眼,真是瞎眼,如今还这样说明朝郡主。”
“李丞相,你真是老糊涂了,不可理喻!”
朝臣中,一个平日里顽固,却不怎么管事的三朝元老,见此气急败坏。
也一撩衣摆,跪了下去:“陛下,臣等皆知郡主品行,请陛下勿被李丞相蒙蔽啊!”
在秦淮晟被逼宫的那日,这元老就在被挟持的人之一。
且他们一家四代,从他的发妻到他的曾孙都被带来了。
当场就差点来了一个全家殉国。
要不是李团子及时赶来,即便最后是陛下赢了,那他们家也不可能全须全尾的回家。
他们一家对李团子都感激不尽,后面几次找李团子表达感谢的时候,更是对她产生了回护之情。
——这三朝元老,家里几乎一脉相传,全是孙子。
他早就想要个曾孙女了。
要不是陛下先动手,他一定会把李团子认到他们家去。
他这样喜欢李团子的一个人,见有人当众侮辱李团子,怎么能不急不气?
元老气得当众跪下,其他被李团子所救的人也一一跪下。
“请陛下明察!”
齐齐的震天响声,从众人嘴里喊出,直接就吓了李丞相一跳。
他一回头,就惊了。
他敢保证,当官这几十年里,他就没见到过众大臣那么心齐的时候。
居然……
还是为了他这个孽女!
李丞相不知道到底发生过什么,但见此,心已经凉了一半。
可他还是保留一丝希望,希望“陛下”能明鉴。
毕竟,他们家那么多人都在朝堂上举足轻重。
而且他家还有天生凤命的孩子。
最重要的是,他觉得,陛下肯定是不知道明朝就是李团子。
不然,陛下怎么可能收那么没用且没规矩的孩子为义女?!
即便很多事,李丞相都知道,是冤枉了李团子。
但两项抉择中,他当然选择从小看着长大,一派大家闺秀作风的李清婉。
至于李团子,不知道从哪个山窝窝回来的,他自然是嫌弃的。
尤其……
李丞相觉得,他权衡利弊之后,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更何况,高高在上,掀掉那么多阴谋,最后稳坐皇位的秦淮晟呢?
可,他一边想着,手却一边出汗。
颤抖的身躯,已经掩饰不了他真实的想法。
左右脑护搏,让他心里觉得没问题,身上却像是如坠冰窟。
“小团团,过来吧。”终于,半晌,主位的秦淮晟喊了一声,招呼她过去。
而这个称呼,让李丞相终于知道了判决,身子一歪,差点软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