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息!立正!”
周海涛的口令在训练场上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站在队列前方,目光如炬,扫过面前这二十多个“新兵”,最终定格在第四位的苏寒身上。
摄像机的镜头悄悄拉近,捕捉着他脸上细微的表情——严肃中带着点刻意的紧绷,显然还在适应“新兵连长老兵”的角色。
“现在开始队列训练!”周海涛的声音陡然拔高,“第一项,齐步走!都给我记住了,齐步走要做到‘脚抬平、臂摆直、步幅准’,谁要是出了错,全班陪他一起加练!”
他顿了顿,补充道:“特别是你,苏寒!”
苏寒心里了然——这是周海涛在找机会“公报私仇”呢。
他故意挺了挺胸,眼神却“怯生生”地避开周海涛的目光,一副紧张的样子。
“齐步——走!”
随着口令,队列缓缓移动起来。
王浩和赵小虎憋足了劲,走得一丝不苟,连摆臂的角度都精确到厘米——
毕竟是上央视的镜头,谁也不想出糗。刘勇作为“班长”,更是以身作则,步伐稳健,像个真正的标杆。
只有苏寒,走得“磕磕绊绊”。
他的步幅忽大忽小,摆臂时左手高右手低,偶尔还会差点踩到前面赵小虎的脚跟,活脱脱一个刚入伍、连队列都走不明白的新兵蛋子。
“停!”
周海涛突然喊停,快步走到队列前,目光像刀子一样剜向苏寒:“苏寒!你怎么走的?!脚抬不起来是怕踩坏了地面?还是觉得这队列训练配不上你?”
苏寒立刻出列,低着头小声说:“报告连长,我……我紧张。”
“紧张?”周海涛冷笑一声,声音大得能让旁边的摄像机都清晰收录,“紧张就能走顺拐?紧张就能同手同脚?我看你是没把训练当回事!”
他转向全班,厉声喝道:“都看到了?这就是你们的‘榜样’!一个连齐步走都走不明白的新兵!全班都有,围着训练场,齐步走三圈!”
“苏寒,你出列,单独给我走十圈!什么时候走标准了,什么时候归队!”
“是!”全班齐声应答,强忍着笑意开始转圈。
王浩路过苏寒身边时,偷偷给他使了个眼色,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他算是看出来了,连长这是把三个月来憋的气,全撒在这场“演戏”里了。
苏寒无奈地摇摇头,只能硬着头皮,开始围着训练场单独“罚走”。
他故意走得更差了,时而顺拐,时而卡顿,甚至有一次差点撞到场边的障碍桩,看得旁边的新兵们都忍不住偷偷发笑。
“笑什么笑?!”周海涛回头瞪了一眼,“都给我认真走!谁要是敢学他,就一起罚!”
新兵们立刻收敛起笑容,步伐也标准了不少。
李军导演坐在监视器前,看得连连点头:“好!这情绪到位了!周连长这训斥的劲儿,有那味儿了!苏寒同志这‘笨拙’的样子,也很真实!”
旁边的副导演笑着说:“我看周连长这可不是演的,怕是真有点‘私人恩怨’吧?”
李军哈哈一笑:“这才好!有真实情绪在里面,拍出来才更打动人!继续拍,别停!”
十圈罚走下来,苏寒额头上已经布满了汗珠——倒不是累的,主要是憋着笑太费劲。
他走到周海涛面前,立正站好:“报告连长,我……我走不动了。”
周海涛看着他这副“狼狈”的样子,心里那点憋了许久的气终于顺了些,但脸上依旧板着:
“走不动?在部队里,没有走不动这三个字!给我做五十个俯卧撑,做完继续走!”
“是……”苏寒有气无力地趴在地上,开始做俯卧撑。
他故意做得很慢,手臂还时不时“颤抖”一下,仿佛真的没力气了。
王浩和赵小虎在旁边看得直着急——寒哥这演技也太逼真了,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他被连长训傻了呢!
刘勇倒是看得明白,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想当年,苏寒刚下连时,虽然没这么夸张,但也确实是个“刺头”,周连长没少为他头疼。
现在这么一演,倒像是把当年的场景复刻了一遍。
五十个俯卧撑做完,苏寒“气喘吁吁”地站起来,刚想继续走队列,周海涛却突然喊停:“行了!归队吧!”
他顿了顿,声音缓和了些,却依旧带着威严:“记住了,在部队里,不管你以前多厉害,到了这里,就得从最基础的学起!”
“队列训练练的不是动作,是纪律,是集体意识!连队列都走不明白,还想当好兵?做梦!”
这话虽然是对着“新兵苏寒”说的,却像一把锤子,敲在旁边那些真正的新兵心上。
不少人下意识地挺了挺腰板——
他们中也有不少人觉得队列训练枯燥,此刻听着周连长的话,再看看“苏寒”这“反面教材”,突然明白了这训练背后的意义。
苏寒归队时,王浩偷偷凑过来:“寒哥,连长这波操作,够狠啊。”
苏寒低声笑了笑:“狠点好,至少让这些新兵知道,部队不是想来就来,想混就混的地方。”
摄像机依旧在运转,记录下这充满“火药味”却又格外真实的训练场景。
李军导演看着监视器里的画面,满意地笑了——
他要的就是这种感觉,有冲突,有成长,有军人的铁血,也有藏在严厉背后的深意。
而这场“刻意犯错”的戏码,或许会成为整个纪录片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片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