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伍被叫三爷爷?司令为我颁军功 第172章:三日盛宴,广邀天下客!赵司令来了!

祭祖大典的肃穆余韵尚未散尽,祠堂广场上的族人刚整理好衣袍,苏博文便再次走向广播台。

他手中的青铜铃铛轻轻一摇,清脆的声响让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知道,族长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夕阳的金辉洒在苏博文的暗红色锦袍上,麒麟纹样的金线泛着温暖的光泽。

他清了清嗓子,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透过喇叭传遍苏家村的每个角落,甚至飘向了村口拥堵的车流:

“各位宗亲,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

他的目光扫过广场上密密麻麻的人群,从苏家子弟到外来宾客,从扛着摄像机的记者到踮脚张望的孩童,最后落在祠堂前那面鲜红的军旗上,语气陡然提高:

“今日,我苏家双喜临门——一喜我族子孙苏寒荣立军功,为国争光;二喜军民同心,共沐荣光!”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战鹰小队的队员们更是用力鼓掌,手掌拍得通红。

苏博文抬手示意安静,继续说道:“方才祭祖,列祖列宗的教诲犹在耳畔——‘苏家子孙,当怀赤子之心,广纳四海之客’!”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豪迈:“所以,老夫以苏氏宗族族长、苏家村村长的身份宣布——”

“从今日起,连续三天三夜,苏家大摆流水席!”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在人群中激起千层浪。

靠前的群众先是愣住,随即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欢呼,后排的人更是踮着脚追问:“村长!您说的是真的?三天三夜?”

苏博文笑着点头,声音透过喇叭愈发洪亮:“千真万确!不管你是邻村的乡亲,还是远道而来的朋友;不管你是扛枪的军人,还是执笔的书生——只要踏入苏家村的地界,就是我苏家的客人!”

“桌上有酒,盘中有菜,来者不拒,管饱管够!”

“哗——”

广场上彻底沸腾了!有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有人立刻掏出手机给亲友打电话,还有人朝着村口的方向大喊:“别堵了!进来吃席啊!三天三夜!”

直播间的弹幕更是像炸开了锅,服务器再次濒临崩溃:

“三天三夜?苏家是把粮仓都搬出来了吗?”

“我刚查了苏家村的人口!加上外来的至少有上万人!这得多少食材啊?”

“作为吃货突然觉得呼吸急促……现在从邻市出发还来得及吗?”

“这才是真正的‘家有喜事,全民同庆’啊!比那些明星的世纪婚礼有意义多了!”

“注意村长最后那句话!‘只要是同胞,都是客人’!格局打开了!”

人群中,几个穿着工装的外来务工人员面面相觑,其中一个黝黑的汉子挠了挠头,不确定地问身边的苏武:“这位小哥,我们……也能去吃吗?”

他早上来给苏家祠堂修屋顶,本想干完活就走,没想到赶上了这么大的场面。

苏武拍着他的肩膀笑道:“当然能!我父亲说了,来者是客,您尽管坐下吃!不够再添!”

汉子激动得眼眶都红了,拉着工友们就往最近的桌子跑:“快!咱也沾沾苏少校的喜气!”

苏博文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对身边的苏寒道:“三叔,您觉得这样安排如何?”

苏寒望着广场上奔走相告的人群,嘴角露出真诚的笑意:“大伯考虑得周全。这宴席,吃得是热闹,聚的是人心。”

正说着,村口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喇叭声。

原来是拥堵的车辆终于开始缓缓驶入,司机们摇下车窗,探出头来打听:“听说有流水席?在哪儿啊?”

早就等在村口的苏家子弟立刻上前引导:“这边请!往前拐,祠堂广场和后山都有桌子!”

更让人惊叹的是,原本停在村外的冷链车再次忙碌起来。

穿着“粤州大酒楼”**的厨师们从车上搬下成箱的海鲜、肉类和蔬菜,连附近村镇的菜农都推着三轮车赶来,筐子里的青菜还带着露水。

“苏村长说了,所有食材都按市场价收!”一个记账的苏家子弟高声喊道,“大家尽管往这儿送,保证不亏待乡亲们!”

战鹰小队的队员们看得目瞪口呆。猴子举着手机录下成排的冷链车,咋舌道:“这排场……怕是把整个粤州的菜市场都搬空了吧?”

王援朝笑着摇头:“你不懂,这不是排场,是苏家的心意。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才敢这么大方;而他们愿意把大方给出去,说明心里装着别人。”

夕阳渐渐西沉,苏家村亮起了盏盏灯笼。

祠堂广场、村道两旁、后山空地,数百张桌子再次排开,比中午的宴席更加壮观。

厨师们在临时搭起的灶台前忙碌,蒸腾的热气混着饭菜的香气,在村子上空弥漫。

小不点捧着一个刚出锅的肉包子,跑到苏寒身边,举着包子献宝:“太爷爷!你看!这个包子比我的脸还大!”

黑豹在她脚边打转,小不点便掰了一半丢给它,看着它狼吞虎咽的样子咯咯直笑。

苏小暖拿着相机四处拍照,镜头里有举杯欢庆的族人,有埋头吃饭的外来务工人员,有互相敬酒的战鹰小队队员,还有举着手机直播的记者……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没有身份的隔阂,没有地域的距离。

“三爷爷,您看那边!”苏武指着村口的方向,那里有一群背着书包的学生,大概是附近中学的,正被苏家子弟热情地往桌前拉。

“他们说刚考完试,刷到直播就骑车过来了。”苏博文笑道,“还带了自己做的贺卡,说要送给您。”

苏寒看着那些青涩的面孔,忽然想起自己前世刚入伍的时候。

他接过一张画着战机和军旗的贺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苏少校,我们也要像您一样,做对国家有用的人!”

他的心里涌上一股暖流,对着那群学生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学生们愣了一下,随即激动地回礼,动作虽然稚嫩,却无比认真。

直播镜头记录下这一幕,弹幕里满是感动:

“这才是最好的教育啊……不是课本上的道理,是亲眼看到的榜样。”

“我儿子刚问我,明天能不能请假去苏家村,他想给苏少校敬个礼。”

“突然觉得,这三天三夜的宴席,吃得不只是饭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情谊——军民情,同胞情,家国情。”

夜色渐浓,苏家村的宴席却愈发热闹。

灯笼的光晕映在每个人的笑脸上,远处传来孩童的嬉闹声和战鹰小队队员们的歌声,黑豹偶尔的“汪”叫声也成了这热闹乐章的一部分。

苏寒端着一杯米酒,站在祠堂门口,望着眼前这片欢腾的景象。

忽然觉得,好像……在前世死了,也不错……哇哈哈哈……

一直到深夜,苏家村这边,这才归于平静。

苏寒也被灌得半醉。

就在他有些迷糊的时候,李万疆却是带着一个身穿便装的六十多岁却双目如鹰般锐利的老者,缓缓走了进来。

后面还有王援朝、战鹰小队等人,恭恭敬敬、还有些紧张和忌惮的一步步跟着。

“臭小子,这么多好酒好菜,也不知道请我?”老者缓缓开口,语气带着一抹调侃和不悦。

苏寒使劲戳戳眼睛,这才确定自己不是喝酒看迷糊了,赶紧立正站好,敬礼大声喊道:“赵司令好!”

…………

通宵写出来了。

今日建军节,祝所有现役的、退役的军人节日快乐!感谢你们的付出!祝祖国国防坚如堡垒!感谢所有革命先辈英雄舍身奉献,华夏盛世,如您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