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伍被叫三爷爷?司令为我颁军功 第159章:花厅采访,辈分惊全场

东边花厅早已布置妥当。

八仙桌铺上了簇新的红布,墙角摆着两盆盛开的兰花,原本古朴的厅堂被临时架起的摄像机和录音设备环绕,透着几分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奇妙感。

苏寒刚走进花厅,闪光灯便瞬间亮起。

十家媒体的记者立刻围了上来,话筒几乎要递到他嘴边——

有扛着摄像机的电视台团队,有拿着录音笔的纸媒记者,还有举着手机直播的新媒体主播,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期待。

“苏少校,久等了!”粤州电视台的记者率先开口,语气恭敬,“感谢您愿意抽出时间接受采访,我们会严格遵守约定,每家三个问题,绝不超时。”

苏寒在主位坐下,身后站着苏武和周默——前者负责维持秩序,后者则是王援朝特意派来“旁听”,防止记者问出涉及机密的问题。

苏小暖抱着小不点坐在侧面的椅子上,俩人情不自禁地往前凑了凑,像两只好奇的小松鼠。

“开始吧。”苏寒抬手示意,神色平静。

《粤州日报》的记者第一个发问,目光落在他肩上的少校肩章上:“苏少校,明天就要正式接受军功牌匾了,此刻您的心情如何?两次一等功、一次二等功,这在和平年代极为罕见,您觉得这些荣誉对您而言意味着什么?”

这个问题温和却直击核心,瞬间勾起了所有人的兴趣。

直播弹幕里,观众们早已刷起了屏:

“终于问到重点了!我超好奇兵王拿奖是什么心情!”

“估计会说‘荣誉属于集体’吧?军人都这风格哈哈哈”

“但看苏寒之前的采访,他说话挺实在的,应该不会打官腔”

苏寒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沉吟片刻后开口:“说实话,有点复杂。”

他抬眼看向镜头,语气坦诚:“拿到军功时当然高兴,这是对我付出的肯定;但看到‘一等功’这三个字,我总会想起那些没能回来的战友——他们中的很多人,比我更配得上这份荣誉。”

“所以对我而言,这些军功不是终点,是责任。”他顿了顿,声音沉稳,“就像苏家祠堂里那块‘忠勇传家’的匾额,提醒我不能停下脚步。”

记者们面面相觑,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答案。

没有豪言壮语,却比任何口号都更有力量。

直播弹幕瞬间刷屏:

“破防了!‘没能回来的战友’这句话太戳心了”

“这才是真正的军人吧?把荣誉当责任,而不是炫耀的资本”

“突然理解他为什么能十个月升少校了,格局不一样”

《国防报》的记者紧接着提问,目光锐利:“苏少校,您在采访中多次提到苏家‘忠勇传家’的家训。据我们了解,苏氏宗族不仅是习武世家,历代还有多人从军报国,甚至有三十多位烈士。这种家族传承对您的军旅生涯有什么影响?”

这个问题将个人经历与家族传承结合,显然是做足了功课。

苏寒看向窗外祠堂的方向,语气带着怀念:“我小时候最不爱听族老们讲古,总觉得那些‘先祖抗倭’‘爷爷打鬼子’的故事太老套。直到穿上军装,在训练场上累到爬不起来,在任务中面临生死抉择时,才突然明白——”

“那些故事不是老套,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他微微一笑,“就像我练苏家拳时总偷懒,但真到了格斗场上,身体会本能地做出最标准的格挡姿势。传承这东西,比你想象中更顽固。”

苏小暖在一旁悄悄拽了拽他的衣角,小声说:“哥,你上次还说族老讲古像念经呢!”

众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拆台”逗笑,气氛顿时轻松不少。

某门户网站的记者趁机提问,语气带着好奇:“苏少校,网友们对您的辈分特别感兴趣——小不点喊您太爷爷,苏小暖是您的亲妹妹,却要喊小不点‘外甥女’,这辈分是怎么排的?苏氏宗族的辈分传承有什么特殊讲究吗?”

这个问题一出,全场瞬间安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苏小暖怀里的小不点身上——

小家伙正叼着棒棒糖,听到自己的名字,立刻从苏小暖怀里探出头,对着镜头挥了挥小手,奶声奶气地喊:“我是太爷爷的重孙女!太姑奶奶是太爷爷的妹妹,所以要喊我外甥女!”

她生怕大家听不懂,掰着小胖手解释:“就像太爷爷是苏家最大的长辈,我爸爸要喊他‘三爷爷’,我爷爷要喊他‘三叔’,所以我喊‘太爷爷’是规矩!”

记者们目瞪口呆。

按这逻辑,苏小暖作为苏寒的亲妹妹,辈分竟比自己的亲侄子(苏武)还低一辈?

直播弹幕直接炸了:

“救命!这辈分我算晕了!小不点爸爸喊苏寒‘三爷爷’,小不点喊‘太爷爷’,苏小暖喊小不点‘侄女’?”

“苏家是按什么排的辈分啊?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宗族规矩?”

“突然理解陈浩为什么输得那么惨了,不光是实力,连辈分都被碾压哈哈哈”

“重点是小不点一本正经解释的样子!太可爱了!求单独开直播!”

苏寒无奈地揉了揉眉心,对记者们解释:“苏家辈分是按‘德、明、文、武、忠’五字排的,我这一辈正好是‘忠’字辈,而且是族里现存辈分最高的,所以晚辈们按规矩称呼。”

“但我和小暖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是在我大伯,也就是我们村村长苏博文家长大的。也可以说是他们抚养我们长大的。他们要叫我三叔、三爷爷等尊称没错,因为这是宗族规矩。但毕竟我年纪比他们小不少,又受他们养育之恩,出于基本的礼仪,我也该以晚辈的身份去称呼他们。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我叫我的,你叫你的意思吧。”

他看向小不点,眼神带着宠溺:“这小家伙从小在族里长大,规矩比我还清楚。”

众人闻言,这才恍然,对这种叫法也表示了认可。

既保存了长幼尊卑的规矩,又体现了人情社会的基本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