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伍被叫三爷爷?司令为我颁军功 第 148 章:军功赫赫

包厢门口突然出现的十几名军人,身姿挺拔如松,常服笔挺,肩章在灯光下泛着沉稳的金属光泽。

为首之人肩扛两杠三星,赫然是一名上校军官。

他身后的军人迅速分散,不动声色地在门口形成一道屏障,既没有打扰包厢内的秩序,又巧妙地隔开了记者们往前涌的势头。

这突如其来的阵仗让喧闹的包厢瞬间鸦雀无声,连最刁钻的记者也下意识收了声,目光齐刷刷投向门口。

上校军官大步走进来,皮鞋踩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他径直走到苏寒面前,抬手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苏少校,市武装部奉命前来协助!我是武装部部长张启明!”

苏寒回了个军礼,眉头微挑:“张部长?辛苦你们跑一趟了。”

“应该的!” 张启明放下手,语气带着明显的敬佩,“您可是咱们**的英雄,保护您的安全是我们的职责。”

他这话一出,记者们瞬间炸开了锅 —— 连武装部部长都亲自前来,还称苏寒为 “**英雄”,这足以证明他的身份和分量!

“张部长!” 粤州电视台的记者反应最快,立刻上前一步,“您刚才说可以解释苏少校的晋升原因?”

张启明看了眼苏寒,见他微微点头,便转向记者们,朗声道:“我知道大家对苏少校的晋升速度有疑问,这很正常 —— 毕竟十个月从新兵到少校,在全军范围内都极为罕见。”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但苏寒同志的晋升,完全符合部队规定,甚至可以说是‘理所应当’!”

“因为他入伍十个月以来,已经立下了两个三等功、一个二等功、一个一等功!”

“什么?!”

这话像炸雷一样在包厢里响起,所有人都惊呆了。

记者们手里的录音笔差点掉在地上,同学们更是目瞪口呆 —— 他们虽然不太懂军功的分量,但也知道 “一等功” 意味着什么!

那是拿命换来的荣誉!

陈浩瘫坐在椅子上,脸色惨白如纸。

他终于明白,自己刚才炫耀的那点成就,在苏寒的军功面前,连尘埃都算不上。

苏寒微微拉了一下张启明,小声问道:“张部长,我部队的这些事,可以说出来吗?”

张启明微笑回答道:“我来之前,已经接到**首长那边的指示了。”

“现在,你已经被推到风口浪尖,也必须要出来解释一下了。”

“而且,你这些功绩,也不是牵扯到什么大机密,公布出去,除了能给你正名之外,也可以宣传一下军人形象。”

“所以……”

苏寒苦笑:“可你们这么一说,我就真成为名人了。”

张启明道:“现在说不说,你也是名人了。而从**首长意思来看,显然,已经是打算让你当军队形象代言人了。说不定,今年的感动华夏十大人物中,你都已经被部队提上去了。”

“到时候,可不止全军通报,而是全国通报了!”

苏寒:“……”

这时,一位《粤州都市报》的记者立刻举起手,语气急切:“张部长!您刚才提到苏少校立下多个军功,能否具体说说这些功勋的由来?尤其是那二等功和一等功,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

这话瞬间勾起了所有人的兴趣。

记者们纷纷往前凑了半步,连包厢里的同学们也屏住了呼吸——

他们实在好奇,这个曾经和自己一起翻墙上网、罚扫厕所的老同学,到底在部队经历了什么。

张启明看向苏寒,见他没有反对的意思,便清了清嗓子,沉声道:“苏寒同志的第两个三等功,是因为他在新兵连及下连后的各项训练中成绩全优。”

“尤其是射击和格斗科目,打破了咱们**多项纪录,这是对他基础训练成果的肯定,具体细节属于部队日常训练范畴,就不赘述了。”

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凝重:“至于那个二等功,想必在座的很多本地人都有印象。”

“一个多月前,本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市的绑架案——林氏集团的千金被一伙武装匪徒绑架,藏匿在隔壁市偏僻渔村的废弃工厂,匪徒持有改装**,还扬言要引爆炸弹,当时情况万分危急。”

“林氏绑架案?!”有记者立刻惊呼,“我记得那案子!当时警方封锁了整个郊区,最后说是成功解救人质,但匪徒伤亡惨重,一直没公布具体细节!”

“没错。”张启明点头,目光转向苏寒,带着明显的敬佩,“当时负责解救人质的是市特警支队,但警方一直找不到线索,是苏寒同志恰好休假知道了这个事,主动向现场指挥官请缨,要求参与解救行动。”

“他一个人?”粤州电视台的记者追问,满脸难以置信,“面对十几个持械匪徒?”

“是一个人。”张启明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苏寒同志利用工厂地形,从通风管道潜入,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孤身闯入匪窝,干掉大部分武装匪徒,成功救出林氏千金!”

他顿了顿,声音洪亮,“最终,人质毫发无伤,十三名匪徒中十人被当场击毙,三人被后续赶到的特警抓获,而苏寒同志,毫发无损。”

包厢里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惊呆了。

林氏绑架案在本地轰动一时,当时大家都以为是特警的功劳,没想到真正解救人质的,竟然是眼前这个看似年轻的少校!

“当时我一个同行朋友就在现场外围!”一位摄影记者突然开口,语气激动,“他说晚上突然听到一阵密集的枪声,然后特警就冲进去了!原来里面还有这样的内幕!”

“难怪后来警方一直没公布细节,原来是有军人参与!”

“一个人对抗十三名持械匪徒?这简直比电影还惊险!”

记者们看向苏寒的目光彻底变了——不再是单纯的好奇或质疑,而是充满了敬畏。

陈浩瘫坐在椅子上,面如死灰。

他终于明白,自己和苏寒之间的差距,根本不是财富或地位的差距,而是云泥之别。

人家在拿命保护别人的时候,他还在为了健身房的业绩沾沾自喜。

林若雪看着苏寒,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她想起初中时那个为了保护她而被混混打的少年,原来有些东西,从来都没有变过。

“那……一等功呢?”粤州晚报的记者声音有些发颤,她已经不敢想象这个一等功背后会是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张启明道:“一等功,并非是实战任务!而是在今年的全军军事大比武上,苏寒同志,在大比武中的二十几个军事科目中,一人独揽八个科目冠军!”

“并且,还拿到了最具价值的对抗演习赛冠军!”

“成为华夏部队史上史无前例的九冠王!”

“这样的功绩,授予一等功,完全不为过!”

“九冠王?!”

张启明的话音刚落,粤州晚报记者手中的录音笔“啪嗒”一声掉在地上,滚出半米远。

她却浑然不觉,只是瞪大了眼睛,喃喃道:“全军军事大比武……九冠……这怎么可能?”

他们虽然不知道具体怎么比,不知道这些科目的难度。

但既然是全军几百万部队的比武,规格和难度,肯定不会低!

平常的军运会,那是部队运动员拿到一个冠军,都是二等功了!

何况,这是全军的军事科目大比武!

就算他们没接触过,但类似的军事电影电视剧,他们也都看过不少啊!

张启明继续道:“全军军事大比武,是华夏军队规格最高、竞争最激烈的综合性赛事,涵盖射击、格斗、野外生存、战术推演等数二十几个科目,能在单一科目拿冠军已属凤毛麟角,更何况是“九冠”?”

包厢内死寂了足足三秒,随即爆发出比刚才记者涌入时更猛烈的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