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漱石斋,秦川刚进去,一个穿着杂役衣服的年轻人就迎上来。
“是太子殿下吗?方大人在顶楼等着您呢。”
秦川一听,心里警觉起来。
年轻人赶紧解释:“殿下别担心,这茶楼是赵大人自己的产业,安全得很。”
秦川有些惊讶。
原来方同这么有能耐,在城里热闹的地方还有这么个产业。
跟着年轻人上了楼,进了顶楼的雅间,就看见西厂的方同公公,还有昨天晚上救他的小太监都在等着。
方同起身行礼:“老奴给殿下请安!”
“方公公别客气,没想到这茶楼是您的,真让人意外。”秦川打量着四周。
方同笑道:“让殿下见笑了,平时在宫里久了难免憋闷,出来喝喝茶,就当放松放松。”
秦川看向方同身后的小太监,问:“这位是?”
方同介绍道:“这是老奴的徒弟,叫刘瑾。”
秦川一听“刘瑾”这个名字,吓得差点跳起来。
他一下子就想起明朝那个特别有权势的大太监刘瑾,六岁被收养进宫,后来靠讨好太子当上大官,权倾一时。
不仅被称为“八虎”之首,更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十大太监之一。
从昨晚这小太监一出手就击退了宇化田能看出来,他身手不简单,现在连名字都这么出名,啧啧啧……
“殿下为何如此失态?”小太监刘瑾不明白。
秦川敛去眼底惊涛,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什么,只是惊叹你小小年纪就得方公公真传,武艺超群,来日必在宫中大放异彩!”
“殿下谬赞了!”小太监刘瑾拱手谦逊道。
方同却直入主题:“不知殿下派人来邀,有何要事?”
啪的一声!
秦川将霄练剑拍在案几上,惊得后面的刘瑾双手一颤。
“殿下这是何意?”方同跟在晟渊帝身边多年,自然认得这把帝剑。
“方公公,西厂与东厂素来不和,而方公公麾下高手如云。今日相邀,便是想借西厂之力打压东厂!”秦川单刀直入。
此言一出,方同眉头紧皱:“殿下是要老奴将陛下随身佩剑暗中置于东厂,坐实其谋反罪名?”
“方公公果然是聪明人!”
秦川冷下脸,控诉道:“前段时间的江南之行,宇化田率众截杀,昨夜归京途中,又遭其伏击。若非刘瑾公公仗义出手,我怕是早已命丧黄泉!”
秦川周身戾气翻涌:“作为东宫储君三番五次险遭毒手,这等奇耻大辱,我誓要讨个公道!方公公,西厂与东厂水火不容,何不趁势与我联手?”
“老奴先前应允协助监视东厂,已是逾越本分,若再栽赃构陷,只怕东厂狗急跳墙,临死反扑。殿下,您还是另寻高明吧!”方同连连摆手推脱。
“来人!”
秦川也不意外,只一声令下,十来名壮汉鱼贯而入,抬着十个朱漆木箱依次排开。
**!
随着箱盖掀开,满目皆是白花花的银锭,泛着**的光泽。
“方公公,区区一百万两薄礼,不成敬意。”秦川手指轻叩箱沿,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
“殿下说笑了。老奴既已应允监视东厂,便不会食言。至于其他……”方同不为所动,但眼中却闪过一丝意动。
秦川明白了,再次击掌。
又是一队壮汉抬着十个箱子进来,整整齐齐码放在厅中。
“两百万两,还望方公公成全!”秦川态度放的非常板正。
“两百万两?!”方同喉结滚动,呼吸明显急促起来。
这笔数目足以让任何人为之动心,方同也不例外。
“殿下实在是太客气了,老奴盛情难却,便也再帮殿下的最后一次!”
“最后一次?”
**!
又是一阵箱盖开启的声音,第三批十个箱子整齐排列,与前两批在一起对人的视觉冲击格外大。
“这里共计三百万两。”秦川一本正经的直视方同,“还望方公公日后多多提携。”
“三百万两?!”
饶是沉稳如方同,此时也坐不住了。
他猛地拍案而起,胸膛剧烈起伏:“殿下放心!从今往后,您的事就是老奴的事!说实在的,这东厂早看老奴不顺眼了!”
他咬牙切齿道:“办他!必须往死里办!!!”
看着方同的前后反差,秦川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句经典电影台词:“所谓忠诚,不过是背叛的筹码不够高。”
此情此景,恰如其分地诠释了这句话的深意。
秦川心中明镜似的,只要筹码足够**,方同定会毫不犹豫地率领西厂倒戈。
但西厂名义上只对晟渊帝俯首称臣,若他贸然招揽,无疑是在挑战父皇的权威。
况且,如今锦衣卫已被他收入麾下,留着西厂正好用来制衡东厂,何必急于一时?
不就是钱吗?只要能收买下方同,他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
“方公公果然爽快!此事便仰仗您了。”秦川把霄练剑推了过去。
方同顺势接过,收入怀中:“殿下尽管放心!今晚老奴亲自出马,别说是把霄练剑藏进东厂,就算是塞进魏中贤的被窝里,也是易如反掌!”
“有您这句话就足够了!”秦川笑意盈盈,对方同的盘算他心知肚明。
不过有李崇和在背后为他出谋划策,他能少走不少弯路。
待秦川离开后,小太监刘瑾忍不住问:“师父,咱们真要掺和这事?”
方同啧啧两声:“傻徒儿,太子殿下的杀心都快溢出来了,你还看不明白?东厂屡次对太子下狠手,就算咱们不接这活儿,他也会找别人。而且,三百万两白银啊,为师实在难以拒绝!”
刘瑾目光扫过面前那几十个箱子,倒吸一口冷气。
是啊,这笔巨款,放谁身上能忍得住?
“可是师父,东厂也不是不好惹的,太子这么做,要是让陛下知道了……”
刘瑾能想到的事情,方同又何尝想不到。
“哼!那又如何?”
方同眼神一凛,“陛下早就对东厂暗中支持四皇子一事心怀不满。当年苏志国跟着先帝南征北战,可是有从龙之功的老臣了,最后却命丧东厂之手,这笔血债,陛下可一直都记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