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晏清 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开

();

在确定晏清已经平安离开,阿颜和阿绿两个人也不在和墨菊继续缠斗。

两人相继跳了船,在夜幕遮掩之下,沿着不同的方向逃走。

墨菊眼见着船已经快要烧毁了,船体正在快速的沉没,她只能跳水离开。

沿最近的河岸上了陆,墨菊手中紧握长鞭,眼中怒火滔天。

被烧毁的船体残骸已经入了水,只剩下一侧的河面上星光点点,那是船上的人逃离的方向。

墨菊望着残骸入水的地方,咒骂不已。

身体被气得不住的颤抖,墨菊发梢滴下的水落到眼中,她的视线却一直停留在河面上。

后船上醉花楼的人也纷纷上了岸,几乎个个都是狼狈不堪。

河面上风向突然转变,被风吹散的火星飘落到他们的船上,连带着他们的船也起了火势。

幸亏船上的人发现的及时,在他们上岸的时候已经扑灭了火。

河中央孤零零的剩下他们那一艘行船,宛若失去方向的孤鸟。

破庙里的少年和醉花楼的的人一起在船上,他从一旁走来,站在墨菊面前。

“属下等办事不利,请求将功补过!”

十三岁的少年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话语中带着莫名的气势。

身后众人纷纷如他一般,跪在墨菊面前。

墨菊眼神从众人身上扫过,最后将视线定格在他身上,冷眼看他。

“目标又跟丢了,你怎么将功补过?”

墨菊声调平和的话语中,隐藏者愤怒。可那少年低头,不卑不亢说道。

“属下刚才上那艘船时,望见陛下是独自离开,那两人又是后面离开。”

“夜色漆黑,辨不清方向,我们追不上陛下,她们自然也追不上。”

墨菊思索片刻,又说道。

“即便如此,你又能如何?”

“陛下逃走驾驶的船窄小,自雄州而下,会有三条河流汇入这江中,这条河流便会越来越宽广,前方河水便会越来越湍急。”

“若是那艘小船继续往前行驶,便会淹没在河水之中。所以只要陛下一直往前走,河流湍急之下,不久就会停靠岸边。”

“我们就可以顺着河流而下,找到陛下!”

少年信誓旦旦的分析完,话音落下,周遭一片安静。

他的分析不无道理。

雄州之下,江河入流,这条河的曹运也自此处开始兴旺。

墨菊略微思索,点点头道。

“展羽,醉花楼你的追踪之术最为精通。”

“那便由你先行一步,沿河而下,务必尽快找到陛下!”

站在最前面的那少年,听闻她的话,立马点头。

如鬼魅般的身影在河岸边快速消失,只留下一地的人站在一边。

墨菊眼见他离开,正准备带着醉花楼的所有人跟在身后一起去找晏清。

陡然间,马蹄阵阵,自后方而来,声势中带着撼动人心的铁骑声响。

墨菊本以为是骑兵营的人追了上来,可她一见到马背上的人瞳孔一缩。

来人竟然是京中守备营的一位将军,姓王,自萧凌元带着九千的精兵离开京城,他便一直随侍左右。

墨菊上前抱拳行礼。

“王将军!”

正准备说出口的询问还没来得及说,那位将军立马冲她摆手。

“大将军得知你消息,让我前来助你,你可找到陛下?”

军营中的将领都是用大将军来称呼萧凌,以示尊敬。

若是换做两个时辰前,这位将军就来了,墨菊就不会现在这般为难了。

说是找到了,可她行动失败又让人逃走了。

无奈,墨菊只得将刚才所有的事情全盘托出。

然而,马背上的人只是略微的点头,并没有任何的表示。

“大将军早已猜到,有那两名宫女在,陛下不会轻易被抓到。”

“那两名宫女?”

墨菊听完他的话脸上凛然。

她之所以不等萧凌元回信便提前行动,便是以为那两个宫女不过是会些武功,略微难缠罢了。

可当她真与她们交手,这两名宫女的身手竟让她也有些难以招架。

王将军点头,随后解释道。

“那两人来头不小,先帝在位时,培养了一批独属于皇帝的杀手,平时只听先帝的调遣。

自先帝驾崩,那批杀手便被将军处理干净。”

“只有这两人,被先帝**手中提出来,悄悄安排到了宁贵妃宫中,做了两名普通的宫女。”

墨菊心中震惊不已。

“难怪她们身手如此了得,竟然是杀手出身。”

王将军颔首,看了看墨菊说道。

“大将军在北疆的事顺利进行,等稳定北疆大局之后,将军便会回来。”

“闻太傅传信给大将军,京中有北面的流民作祟,便传我回来。我自北疆绕过西面,大将军便让我顺道来这里查看情况。”

“我留下五百军士给你继续查找陛下下落,其他人随我回去稳定京中流民。”

“是,多谢王将军!”

马背上的人听到他的话,看了墨菊一眼。

“墨楼主,大将军有话托给你。”

“下次,醉花楼的人找到陛下,按兵不动,等待大将军自北疆回来,亲自来找陛下!”

墨菊喉头一紧,一股难以言说的烦躁自心间而起,又被她生生压下。

“属下谨遵将军命令!”

接二连三的任务失败,墨菊怎会看不出萧凌元对醉花楼的耐心告罄。

索性信封都不回,直接让王将军对她一番敲打。

王将军见她低着头,便没再说任何。

带着剩下的军士,沿江北上回京城解决流民问题。

而墨菊,则是先去和骑兵营的人汇合,带着庞大的队伍,自江边而起。逐步扩大搜索的范围。

“一树一叶都别不放过,给我仔仔细细的查找!”

墨菊下了死命令,剩下的人无不胆战心惊。

河流下游,水流最后一段平缓将要结束,晏清不得不跟着船上的其他人靠岸下船。

“真是倒了血霉 ,怎么就碰上了起火?”

一个商人的脸被火熏得漆黑,自上岸起喋喋不休的咒骂。

旁边的人无不唉声叹气,感叹自己这一趟都不幸。

更有甚者,在江边跪着大哭不止。

有些商人是借了钱款,带着货物往南,准备卖个好价钱。

哪里知道一把火将船上所有的物资烧的一干二净,甚至差点没命活下来。

愤怒哀伤的氛围让所有人都萎靡下来,个个垂头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