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人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李白遭人谗言陷害,他上书自辩却被拒绝】
【这突如其来的挫折并未使他气馁,反而激发了他前往**中心长安,寻求机会证明自己的决心】
【初到长安,李白拜访了宰相张说,并结识了张说的儿子张垍,随后寄居在终南山玉真公主的别馆】
【他满怀期待地谒见其他王公大臣,渴望得到赏识与引荐,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他的满腔热情并未得到回应】
【在长安的日子里,李白虽四处奔走,却始终未能得到权贵们的青睐】
【失望之下,他于下山时写下《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离开长安后,李白继续他的漫游生活】
【他往来于洛阳、襄汉和安陆之间,期间结识了道士元丹丘等人,与他们谈道论仙,寻求心灵的慰藉】
【在这一时期,他创作了《题元丹丘颍阳山居并序》《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等作品】
【同时,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思考也让他的诗歌增添了更多的深度与广度】
【如《江上吟》中“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便表达了他对世俗功名的质疑与不屑】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三十五岁的李白为了谋求仕进,写下《与韩荆州书》,以“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表达自己对韩朝宗的敬仰与渴望得到举荐的心情】
【同年,唐玄宗西游狩猎,李白又献上《大猎赋》,在赋中他盛赞唐朝幅员辽阔、国力强盛,期望能借此博得玄宗的赏识】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他,这些努力依旧未能让他如愿以偿】
【不过,这一年李白结识了贺知章,他向贺知章呈送《蜀道难》《乌栖曲》等诗作】
【贺知章读罢,惊叹不已,称李白为“谪仙人”,这一赞誉虽未能直接改变李白的仕途命运,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他的知名度,让他在文坛的声誉愈发响亮】
【此后几年,李白辗转于安陆、嵩山、任城、巴陵等地,在“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中,他写下多首思念友人的诗作,如对王昌龄、孟浩然的牵挂之情,皆在诗中娓娓道来】
【直到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命运终于出现了转机】
【经朋友道士吴筠的推荐,唐玄宗下诏征李白入京供奉翰林】
【得知这个消息时,李白欣喜若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他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奔赴长安,以为终于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实现“安社稷”“济苍生”的理想】
【初入长安,李白受到了唐玄宗的隆重礼遇,“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
【他的任务主要是为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
【每当玄宗有宴请或郊游,李白必侍从左右,凭借其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
【在这期间,他留下了许多应景之作,如《官中行乐词》《清平调》等。】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暮春时节,沉香亭畔牡丹盛放,唐玄宗与杨贵妃相携漫步其间,沉醉于这无边春色。
一旁的李龟年带领着乐师们,早已准备好演奏助兴。
李龟年手捧檀板,恭敬地问道。
“陛下,可要奏响旧曲,为这良辰美景添些雅趣?”
唐玄宗轻轻摇头,目光温柔地看向杨贵妃,笑着说。
“今日赏名花,对爱妃,旧乐词怕是配不上这般盛景,去,速召李白进宫,为朕作新乐章!”
彼时,李白正在长安城中的酒楼与友人畅饮,早已醉意醺醺。
李龟年匆忙赶到,见此情景,焦急地喊道。
“李学士,陛下有旨,宣您即刻进宫作新乐章!”
李白醉眼朦胧,嘟囔着。
“作甚新乐章,我正喝得畅快……”
说罢,又要端起酒杯。
李龟年无奈,只好让随从强行将李白扶上了马,一路疾驰回宫。
到了宫门前,几人连拖带拽,将李白带到唐玄宗面前。
唐玄宗看着醉态可掬的李白,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觉得有趣,吩咐道。
“快,扶李学士到玉床休息,再端醒酒汤来。”
杨贵妃也关切地让人用冷水为李白喷面解酒。
李白躺在玉床上,伸了伸腿,对着高力士含糊不清地说。
“高公公,帮我脱靴。”
此言一出,高力士脸色顿时一沉,心中满是恼怒。
自己可是陛下身边的红人,贴身服侍陛下的,今日竟要帮你这么个酒鬼脱靴。
但皇命在此,高力士只能强忍着不悦,蹲下身为李白脱靴。
一番折腾后,李白渐渐清醒。
唐玄宗笑着说。
“李卿,今日牡丹盛开,爱妃相伴,朕想让你作几首新乐章,为这美景增色,不知李卿可有兴致?”
李白起身,拱手行礼,嘴角上扬,自信地说。
“陛下有命,臣定当竭尽全力。只是美酒未足,灵感稍欠……”
唐玄宗哈哈大笑,立刻命人摆上美酒。
李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而后拿起笔,略一思索,笔锋游走,不到一炷香的工夫,《清平调》词三首已然写成。
李龟年接过词,轻声吟诵起来。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
唐玄宗听完,龙颜大悦,拍手称赞。
“妙,妙啊!李卿果然才思敏捷,这词将名花与爱妃之美描绘得淋漓尽致,真乃佳作!”
杨贵妃也笑意盈盈,眼中满是欣赏。
“李学士好才情,这词仿佛将我带入了仙境,多谢李学士。”
李白再次拱手,谦逊地说。
“陛下与娘娘谬赞,臣不过是有感而发,能博陛下与娘娘一笑,臣不胜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