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盘点:朱老四!你咋在上面! 第177章 大唐氏族志?黄巢灭门簿!

();

随着黄巢起义军的不断胜利,他们的势力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所到之处,百姓纷纷响应,起义军的队伍日益壮大。

最终,黄巢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兵临长安城下。

长安,作为唐朝的都城,是世家大族最为集中的地方。

这些世家大族听闻黄巢到来,顿时惊恐万分,如同惊弓之鸟。

金吾卫大将军张直方,表面上率领着百官出城投降,一副恭顺的模样。

然而,他实则心怀鬼胎,在自己的府邸中藏匿了大批唐朝重臣,其中包括宰相崔沆和豆卢瑑。

他还暗中与凤翔节度使郑畋联络,企图里应外合,活捉黄巢,以此来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

但是,他们的阴谋诡计终究没能逃过黄巢的眼睛。

当黄巢得知张直方的背叛行径后,顿时怒发冲冠。

“张直方这老匹夫,竟敢阳奉阴违,公然背叛我!我定要让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他当即下令,率领起义军迅速包围了张直方的府邸。

府邸内,众人得知起义军包围了这里,顿时吓得惊慌失措,乱成了一锅粥。

崔沆虽然心中恐惧,但仍强撑着所谓的骨气,对身边的人说道。

“我乃堂堂大唐宰相,岂能受这草寇的羞辱!”

然而,他的强硬话语并没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起义军如潮水般攻入府邸,将府内众人一网打尽。

张直方见大势已去,吓得两腿发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道。

“黄将军,饶命啊!我只是一时糊涂,鬼迷心窍,求您饶我一命!”

然而,黄巢根本不理会他的求饶,心中的怒火让他毫不犹豫地下令,将张直方及其家人全部斩杀。

对于崔沆和豆卢瑑等重臣,黄巢同样毫不留情,一一将他们处死。

经此一役,长安城中的世家大族死伤惨重,曾经的辉煌与权势瞬间化为乌有,那些延续了数百年的家族传承也在这场风暴中被彻底打破。

黄巢在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后,深知世家大族的残余势力仍在暗中蠢蠢欲动,试图卷土重来。

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他继续对那些反抗他的世家大族展开大规模的搜捕和屠杀。

但黄巢又该如何确定哪些人是世家大族中人呢?

对于这点李世民给出了答案。

李世民登基后,为了给天下氏族重新划分等级,以此来提升李唐皇族的地位,削弱旧氏族的地位,决定重修氏族志。

氏族志包含天下氏族,大大小小数不胜数。

原先是想巩固自己的统治,没想到却为后世黄巢提供了方便。

黄巢手里拎着李世民编撰的氏族志,一个个的上门提供服务,可谓是十分便捷。

【同时,他还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百姓的政策,如减轻赋税、鼓励生产等】

【这些措施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大齐政权在长安地区逐渐站稳了脚跟】

【然而,黄巢建立的大齐政权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大齐政权虽然占领了长安,但并没有完全控制全国,唐朝的残余势力仍然在各地存在,他们不甘心失败,时刻准备着反攻】

【其次,大齐政权内部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一些将领居功自傲,争权夺利,影响了起义军的团结和战斗力】

【此外,由于长期的战争,长安地区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粮食短缺,物价飞涨,百姓生活困苦】

【这些问题都严重威胁着大齐政权的生存和发展】

【面对唐朝残余势力的反攻和大齐政权内部的种种问题,黄巢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他在长安称帝后,逐渐变得骄傲自满,贪图享乐,失去了往日的进取精神】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关心百姓的疾苦,也不再积极组织起义军进行战斗,而是整天沉浸在宫廷的奢华生活之中】

【与此同时,唐朝统治者并没有放弃反攻的努力】

【他们在蜀中重新集结力量,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任命王铎为统帅,向长安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攻】

【在唐朝官军的猛烈进攻下,大齐政权的防线逐渐被突破,起义军开始陷入被动防守的局面】

【为了扭转局势,黄巢派出了多路将领进行抵抗,但由于起义军内部的矛盾和战斗力的下降,这些抵抗都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唐朝官军收复了长安周边的一些重要据点,对长安形成了包围之势】

【黄巢见形势危急,亲自率领起义军出城迎战,但在唐朝官军的优势兵力面前,起义军再次遭受重创,不得不退回长安城内】

【随着唐朝官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长安城内的局势也越来越严峻】

【粮食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百姓们饿死无数,起义军的士气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黄巢的一些部下开始动摇,甚至有人背叛了他,投降了唐朝官军】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朱温,他原本是黄巢的得力将领,但在看到大齐政权的形势不妙后,便背叛了黄巢,投降了唐朝,并被唐朝赐名朱全忠】

【朱温的叛变给黄巢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使得起义军的实力进一步削弱】

【唐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唐朝官军在沙陀族将领李克用的率领下,对长安发动了总攻】

【黄巢率领起义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撤出长安】

【起义军撤出长安后,一路向东撤退,企图寻找新的根据地】

【然而,在唐朝官军的围追堵截下,起义军的处境越来越艰难,队伍也不断地被打散】

【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黄巢率领残余部队退到了泰山狼虎谷(今山东莱芜西南)】

【此时,起义军已经陷入了绝境,前有追兵,后无退路】

【在这最后的时刻,黄巢依然没有放弃抵抗,他率领着身边的将士们与唐朝官军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

【然而,由于双方实力悬殊,起义军最终还是失败,黄巢也身死当场】